分享

血虚别只盯着补血!一个中成药——健脾丸,健脾生血,益气养阴,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两虚!

 空谷幽兰80 2024-05-09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我是三甲医院大内科主任刘友章

许多人在面对血虚问题时,往往急于寻求补血的方法,却忽视了脾胃的调养。

脾胃与气血的关系

脾胃被称为“生化之源”,是气血生产的基地。脾主运化,有吸收食物精华、转化为气血的功能。当脾功能强健时,食物能有效转化为必要的能量和养分,进而生成充足的气血;反之,脾虚则会导致食物精华无法转化为气血,出现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血虚症状

图片

脾虚与气血不足

脾虚是指脾脏功能减弱,常见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腹胀、大便溏泄等。长期脾虚不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表现为疲劳、头晕、面色萎黄等问题。

因此,治疗血虚不应仅仅局限于补血,更应着重于增强脾胃的功能。

推荐中成药:健脾丸

针对脾虚及其导致的气血不足问题,我推荐使用“健脾丸”。这是一款经典的中成药,可以有效地健脾益气,主要成分包括:

  • 人参:大力补元气,增强机体活力。

  • 白术:健脾燥湿,助于消化吸收。

  • 茯苓:健脾利湿,安神。

  • 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 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 山药:健脾补肾,益气养阴。

这些成分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提升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增强食物转化为气血的能力,帮助恢复体力和改善血色

↑ 点击上方图片可以预约刘友章教授问诊

健脾丸的作用机理在于:

  • 人参和山药:共同作用于脾胃,增强其消化吸收功能,为气血生成提供充足的原料。

  • 白术和茯苓:利湿健脾,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湿气,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利于气血的生成。

  • 甘草和陈皮:调和药性,理气调中,帮助改善脾胃气滞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

经验分享

李女士,42岁,因长期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逐渐出现面色苍白、食少体倦、腹胀便溏等症状。后来经过亲戚介绍找到我,辩证诊断后,确认为脾胃虚弱,气血两虚

给李女士用人参、山药、炒白术、茯苓、陈皮、甘草、陈皮、炒山楂和炒麦芽作为健脾基础中药方,再根据她的具体情况加减配伍其他中药,并配合饮食调整和情志管理。

经过3个月的调理,李女士的面色开始变得红润,食欲增加,体力也明显好转

↑ 点击可预约刘友章教授问诊

结语

对于那些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单纯依赖补血药物往往不能达到最佳吸收和效果通过健脾丸等中成药来增强脾胃功能,不仅可以改善消化吸收问题,还能从根本上促进气血生成,逐步改善并恢复身体健康

记住,保护好您的脾胃,就是在维护您的生命之源!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具体的治疗方法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有类似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大家的耐心看到这里,如果有地方不太明白,不妨多尝试阅读几次。同时,也别忘了分享给亲朋好友,让更多的人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