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就犯困,你以为是吃多了,这可能是病!千万别忽视了,今天我告诉你怎么回事,如何有效调理。 不知道你是否吃饱了感觉脑袋闷闷的,全身无力,困意渐渐地就来了,伸个懒腰,打个盹,别提有多舒服。 ![]() 可是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这是脾气弱不胜食气。脾虚,气血生化不足,刚吃完饭血液要集中力量来消化,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液不够,特别是脑袋最高,气血供应不足就会头晕,躺着趴着才舒服。其次脾虚湿困,固乏力气短,肢体困重。第三,脾虚运化无力,饭后饱胀感强烈。 ![]() 怎么办?健脾祛湿。用什么?六君子汤。由党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 半夏组成。我们来分析背后的道理。 ![]() 党参党参健脾补气,用于脾肺气虚,气短心悸,四肢乏力。党参脾气温和,没有刚燥之弊,比人参更适合大众。
白术白术性温燥,入脾,最能除脾湿。具有健脾气,燥湿之功。用于脾胃气弱,倦怠少气,虚胀。
茯苓健脾似乎也离不开茯苓,用量不大,作用还不小。为什么健脾祛湿一定要茯苓呢?你看它的功效:利水渗湿,健脾。茯苓味甘淡,最能疏导水液下行,药性平和,健脾而不燥,多了一份随和,少了白术的烈性。
炙甘草甘草蜜制后,由凉变温,温则能补。补脾和胃,益气,温中补气的同时,又能防止白术燥性太过而伤胃。 半夏 陈皮半夏陈皮被称为二陈,放置三五年的半夏陈皮的陈年老药更适合入药。这一对著名的药对,能够横扫体内寒痰。这是因为,二陈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痰由湿聚而成,痰湿的形成和脾虚有关,在健脾的同时,需要茯苓来利水之功,也需要二陈理气之力。 ![]() 我们来做个总结:六个药,健脾,补气,化痰湿。痰湿除,脾气升,气血生化有源,自然饭后就不会老想葛优躺,身体没有湿气,身体轻盈,工作生活有劲。该方健脾祛湿有比较好的作用,安全性也比较高。因此早已被制成非处方中成药,也就是我们的六君子丸,有适应症的可以在药师指导下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