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5.健脾除湿方 党参10-30份,黄芪10-30份,白术5_25份,茯苓5_25份,杏仁5_25份,法半夏5_25份,陈皮1-20份, 百部5-25份,砂仁5-25份,枳壳5_25份,黄芩5_25份,甘草1-20份。 党参可以补中益气、健脾补肺,并且党参能增强免疫功能、动物学习记忆能力、抑制血栓形成、 抗缺氧、改善微循环、抗溃疡、抗胃粘膜损伤等。 黄芪可以补气固表、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利尿,并且黄芪能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能保护肺肝肾、抗疲劳、增强造血功能等。 白术可以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并且白术能调整胃肠运动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 能、保肝、抗溃疡、抗应激、利尿等。 茯苓可以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并且茯苓能保肝、抗溃疡、强心、利尿、镇静等。 杏仁可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并且杏仁能镇咳、平喘,抗炎、镇痛,润肠通便,抗肿瘤等。 法半夏有显著镇咳、祛痰、镇吐、缓解咽痛的作用,减轻患者的咳症,并且法半夏毒性低,化痰 作用强。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效,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症。 可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并且半夏能镇咳、祛痰、镇吐、抑制应激性溃疡、抗肿瘤等。 陈皮可以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并且陈皮能调节胃肠和胆囊,祛痰、镇咳、平喘,抑制实验性胃 溃疡,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抗过敏、抗炎,抑制真菌,止血,扩张冠状动脉,升高血糖等。 百部可以润肺下气止咳,杀虫,并且百部能镇咳、祛痰,抗多种病原微生物,杀虫,松弛支气管 平滑肌痉挛等,有一定的抗人型结核杆菌作用。 肺结核病人在采用西药治疗时,临床上常见表现为咳嗽、困倦、肌肉消瘦、食欲不振、舌苔厚 腻、脉弱等症状。中医则认为正气虚弱和痨虫传染是肺痨(西医称肺结核)的两大病因。党参、白术、茯 苓、半夏、陈皮、百部可以治疗脾胃虚弱,面黄体瘦,或久患疟痢,不思乳食,或呕吐泄泻,饮食不 化,或时患饮食停滞的症状。结合黄芪的保护肺肝肾、抗疲劳、增强造血功能,以缓解西医治疗为病人 所带来的不适症状,并且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健脾除湿的中药, 党参15-25份,黄芪15-25份,白术10-20份,茯苓10-20份,杏仁10-20份,法半夏10-20份,陈皮5-15 份,百部10-20份,砂仁10-20份,枳壳10-20份,黄芩10-20份,甘草5-15份。 用药方法:每日3次温服,饭前或者饭后半小时服用,并且必须和西药间隔半小时以上服用。 病例1:任桂玉,男,25岁。因“咳嗽、咳痰20+天”于2013年2月21日在门诊就诊。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 加用健脾除湿汤,2周后患者症状消失。 病例2:刘建国,男,58岁。因“咳嗽、发热5天”于2015年8月13日入院。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加用健 ,I周后患者咳嗽症状明显好转,无发热,2周后患者症状消失。 病例3:张纯云,男,51岁。因“咳嗽、咳痰、发热7+年,再发伴咯血1+月”于2015年9月18日入院。在 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加用健脾除湿汤,2周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 病例4:徐世福,男,57岁。因“咳嗽、咳痰、气紧10+天,发热3天”于2015年10月28日入院。在抗结核 治疗的同时加用健脾除湿汤,2周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病例5:万君,女,42岁。因“腹胀、腹痛、咳嗽2月”于2015年9月13日入院。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加 用健脾除湿汤,2周后患者咳嗽症状消失,腹胀痛好转。 病例6:王子玉,男,50岁。因“咳嗽、咳痰、间断咯血8年,再发I月”于2014年9月9日在门诊就诊。仅 用抗结核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 加水浸泡的过程具体包括:加入凉水浸泡10-15分钟,且所述凉水与所述中药的质量比为(2-3):1。10.根据权 利要求8所述的健脾除湿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煮的过程具体包括:先用大火煎煮,待 水沸腾后改用文火煮25-30分钟。 :党参10-30份,黄芪10-30份,白术5-25份,茯苓5-25份,杏仁5-25份,半夏5-25份,陈皮1-20份,百部 5-25份,砂仁5-25份,枳壳5-25份,黄芩5-25份,甘草1-20份。健脾补气,和中化湿等功效,对复治肺结核病人常见的咳嗽咯痰、困倦、肌肉消瘦、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脉弱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对服用抗结核药后的胃肠道反应也有较好缓解作用。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00.实用中医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