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龙八部大历史

 新用户86028838 2024-05-09 发布于内蒙古
优雅风铃iip
优雅风铃iip
2024-04-13 23:12

如今是架空和玄幻小说的天下,《庆余年》中范闲一开始的职位协律郎(正史虽无协律郎这个职位,但协律在史书上是有明确记载的)、《琅琊榜之风起长林》里的东湖羽林,《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赵宗全的影射(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也是小宗入继宋仁宗)等能反映出这些作者有一定的历史沉淀。

再来说金庸的小说,能反映出深厚的历史和文学功底。虽然人物也都戏剧化了,但是穿丝引线,很多人物、事件、制度、文化都是真实存在过的。

天龙八部大历史

辽宋西夏大理形势图

为什么要从《天龙八部》开始说呢?《天龙八部》包罗万象,波澜壮阔的画面展开所依靠的画轴是辽、宋、金、西夏、吐蕃诸部、大理国等诸国并立的历史时期。

1.“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佛教术语,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天龙八部大历史

佛经中的天龙八部

《西游记》中,师徒取经功德圆满时,小白龙被加升中职正果,被赐封为“八部天龙马”,属于天龙八部众之一。

小说叫这个名字,大概意思是里面人物包罗万象,如八部一般有善恶美丑、贪痴嗔欲,国家、门派也是各色各样。

2.雁门关。江湖恩怨的最大故事线的缘起就是雁门关外乔峰的亲生父母被带头大哥伏击。

雁门关名称源于战国赵武灵王设立雁门郡,作为正式设立的关隘是唐代。五代后晋儿皇帝石敬瑭为了求援,把幽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国(辽国),从此没有了燕山屏障,留给了北宋一个门户洞开的烂摊子。原本防御草原民族的云州、大同、蓟州都成了辽国土地。雁门关作为大同盆地(辽)和忻定盆地(宋)的分界线,处在了宋朝防御辽国的最前线,作用凸显。最有名的就是杨家将杨继业在雁门关抵御辽军。明朝以后再度修复雁门关,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还在这里伏击了日军。

天龙八部大历史

雁门关地形图

3.打草谷。《天龙八部》里萧峰当上南院大王后发现手下军士打草谷,隧下令取消。《资治通鉴》载:“赵延寿请给上国兵廪食。契丹主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谷’”。打草谷的意思就是纵兵抢劫,满足军需。

《辽史·兵卫制》:“其打草谷家丁,备衣甲持兵,旋团为队,必先斫伐园林,然后驱掠老幼,运土木填壕堑;攻城之际,必使先登,矢石擂木并下,止伤老幼。”与蒙古军驱赶俘虏当炮灰冲锋相似。

当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灭亡后晋,入主开封,就是频繁打草谷,辽军抢杀中原百姓,不得民心,才被刘知远赶出了中原。

天龙八部大历史

打草谷是专门的事-打草谷骑

4. 慕容复与兴复大燕。

慕容复要兴复的大燕国,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慕容鲜卑建立的国家。最早为慕容皝建立的前燕,主要在辽东半岛、河北、山东一代及河南、安徽、山西一部分。前燕被前秦所灭,皇帝慕容暐被俘。

天龙八部大历史

前燕形势图

趁着前秦苻坚在淝水之战中战败,中原大乱,前燕末帝被杀,他的弟弟慕容泓带领被迁徙到关中想回燕赵大地的鲜卑人占领了山西,本来名正言顺。与此同时皇叔慕容垂(前燕末帝的亲叔叔,不是刘皇叔出了五服)也复国,称后燕。但是西燕慕容泓被杀,皇帝来回换,没了正统,最后被后秦和后燕瓜分。

老战神莫容垂还是比较有本事的,打出一片天。但是太子慕容宝是个妈宝男,不堪大用,率大军8万惨败于拓跋鲜卑刚刚建立的北魏。北魏坑杀数万燕军于参合陂(内蒙古岱海),一战灭了后燕军队中坚力量。之后慕容垂亲自出马,也打赢了北魏。路过参合陂看到尸骸如山,于是祭奠死难者,军士们都放声恸哭,哭声震撼山谷。慕容垂羞愤不已,吐血得病,不就在回军途中病逝。可以说,参合陂就是慕容鲜卑的滑铁卢,这也是姑苏慕容家传的参合指命名的缘由吧。

天龙八部大历史

四燕地图

慕容宝即位,后燕内讧,被北魏击破,都城中山陷落,后燕被拦腰截断,慕容宝跑回了辽东龙城,后被杀,演化出北燕,被北魏所灭。慕容垂的弟弟慕容德在滑台立国,后来统治山东半岛大部,史称南燕,后来被东晋刘裕所灭。

至此,五燕(其中西燕不属于十六国之内)皆灭。

天龙八部大历史

吐谷浑迁移图

说了这么多,再来看正史中的慕容复,却是唐朝时候吐谷浑末代可汗。吐谷浑原本是慕容鲜卑首领的庶长子,后来跟当上首领的弟弟发生矛盾,带领部众远去,在今青海安顿下来,国称吐谷浑。唐太宗时候攻破吐谷浑,以吐谷浑为属国,可惜过了二十多年,吐蕃又彻底灭亡了吐谷浑。吐谷浑可汗带领部分部众投靠唐朝,被安置在凉州。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慕容复受唐封为长乐州都督、青海国王,袭乌地野拔勤豆可汗号。其死后,停止世袭。

5. 鸠摩智。

842年,吐蕃的灭佛赞普朗达玛被吐蕃国密宗禅师贝吉多杰射杀,从此青藏高原四分五裂直到被元朝纳入版图。《天龙八部》的时代主要在宋哲宗年间。这时候不存在什么吐蕃国一说。所以鸠摩智是某个青藏政权(唃厮啰、阿里等)的国师倒是勉强说得过去。

天龙八部大历史

吐蕃诸部

鸠摩智正史上查无此人。比较有意思的是他的法号集合了鸠摩罗什和金刚智两位高僧。鸠摩罗什姓鸠摩,父亲是印度人,母亲是龟兹人,他是西域高僧。后来前秦的吕光西征带回了鸠摩罗什,辗转又到了后秦长安,皇帝姚兴尊他为国师。金刚智则是唐朝时南天竺摩赖耶王子,出家后于开元初年到中国译经传法,中国密宗的创始人之一。

天龙八部大历史

鸠摩罗什像

6.延庆太子与大理皇族。

大理国是个神秘的国度。帝系传承也没有绝对,加上权臣的影响,时而传弟时而传子时而传侄。

天龙八部大历史

苍山洱海大理国,疆土不限于云南

从第三位皇帝到第十位皇帝,帝位在开国皇帝的弟弟段思良一系传承。第十一代皇帝为孝德帝段思廉,帝系又传回开国皇帝段思平一系。段延庆原型正是第十二代上德帝的太子。他与段正明都是十一代孝德帝的孙子。

天龙八部大历史

大理国帝系传承表

权臣杨义侦废了上德帝,并篡位,上德帝的太子情况不详。而后权臣高升泰击败杨义侦,重新扶持段正明当了皇帝,是为第十四代保定帝。高升泰(《天龙八部》里的一个武功高强的大理国忠臣)后来干脆逼迫保定帝段正明禅位给他,自己当了两年“大中国皇帝”。临死之前,高升泰觉得还是当权臣比较保险,就告诉儿子还政给段氏。于是又找到段正淳,是为第十五代文安帝,文安帝后来又禅位给自己的儿子宣仁皇帝段正严(段和誉,就是段誉)。段正严在位40年,勤于政事,是大理国最有作为的君主,对外臣服北宋,遣使来朝,拜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节度使,封上柱国,大理国王。

7.辽国重元之乱。

就是萧峰帮助耶律洪基平定的叛乱。原本,辽圣宗驾崩,耶律宗真即位(辽兴宗),萧耨斤以皇帝生母身份自立为皇太后摄政,密谋册立自己的小儿子耶律重元为皇帝(实际上辽兴宗是萧耨斤长子,但从小被仁德皇后萧菩萨哥抱养),原本胜算很大。但是,耶律重元把老妈出卖了,自己去告诉了哥哥。辽兴宗感念弟弟,立重元为皇太弟,说是要以后传位给他。耶律重元眼巴巴的等着,结果哥哥驾崩时候传位给了亲儿子耶律洪基(辽道宗)。为了安抚重元,辽道宗封叔叔为皇太叔,皇太叔的儿子为楚王、楚国王。也许重元觉得自己活不过大侄子,就发动了叛乱,刺杀未成兵败身死。这就是重元之乱。胡军版的里面体现了皇太叔和楚王,还算嫁接的比较好。

天龙八部大历史

擒贼先擒王

8.完颜阿骨打。这个不必多说,小说里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萧峰的好兄弟。女真受辽国压迫是真,后来崛起灭辽灭宋。也许萧峰泉下有知,早知道就不帮完颜阿骨打了。

天龙八部大历史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9.南院大王。辽国实行南北官制度,南面官系主要对有云地区的汉民和渤海国遗民,北面官系则是管理契丹人。需要说明的是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同属北面官系。南院大王是官职而不是王爵,萧峰的爵位是楚王。南院大王主要管理契丹部落。南北院大王名义上不算是最高的官职,主要有管理契丹部族的实权及军权。

天龙八部大历史

南北面官制度,辽国版的“一国两制”

10.五京制。小说里南院大王萧峰坐镇南京(今北京),是不太准确的。不过倒是凸显出辽国的五京制:上京临潢府(赤峰市林东镇)、东京辽阳府(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中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县)、西京大同府(山西省大同市)。辽国皇帝则来回巡游祭拜打猎,叫四时捺钵。是不是跟战国齐国五都制有渊源无可考证,不过应该参考过渤海国五京制。

天龙八部大历史

辽国五京

《天龙八部》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金庸老先生深厚的历史和文学积淀。人物事迹虽然故事化和戏剧化了,但是许多有名的人物都不是凭空捏造,有历史原型。许多历史事件、背景、文化命名等。包括很多细节我还没深挖,比如凌波微步来源于曹植《洛神赋》,降龙十八掌的亢龙有悔、飞龙在天等来源于《道德经》。请多多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