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学生早操、课间操的组织方法及意义

 王达礼 2024-05-09 发布于云南

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

达·芬奇说:“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歌德说:“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

根据人体锻炼需要和心理学分析,早操、课间操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运动项目。

从心理学上说,趋于标准的早操、课间操不仅能强身健体,口号的呼喊还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从队列队形上看,学生不仅能延续军训时的精神,还能学到军人基本的出操形态和意志。

而对于大部分没有相关经验的班主任来说,除了依靠体育教师的带领外,还需要自学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整理技巧,根据我日常训练班级早操、课间操的情况,浅谈一下最直接、有效的组织方法。

早操、课间操组织管理中,教师占主导,而体育委员则占主要作用。

我将之分为跑操前、跑操中、跑操后三阶段。

跑操前,我用班级个人操行激励学生提高集队速度,其次教体育委员整理队列:

常规口号:稍息、立正(提醒学生整理队列开始),向右看齐(全班向最右边学生看齐,左右间隔10厘米),向前看(前后距离以右手手臂长度为基准,全班在向右看齐的基础上对齐前面),这样一来,全班前后左右对齐。最后,提醒整理着装(拉衣服拉链,系鞋带),准备跑操。

跑操中,主要由2名体育委员全程管理。

第一,督促与前面班级的距离(一般3-5米),适时调整。

第二,随时提醒全班同学“向右看齐,向前看”,适时下口令“一二一”。

第三,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大声齐喊学校口号。

跑操后,体育委员及时督促学生集队前保持队列队形,集队完毕后,常规口令(基本与跑操前一致),调整好队列队形,有序解散。

组织好早操、课间操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其中没有特殊情况坚决不能请假要作为一个班级的出操准则,要深深印在每一个学生心里,以此为起点,不断地磨炼学生战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进而获得积极生活的勇气和毅力,奋然前行!!

(文/王达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