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班主任管理“五要”“五不要”

 王达礼 2024-05-09 发布于云南

浅谈班主任管理“五要”“五不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清楚教育为什么而服务。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就一定要与人民紧紧相连。

   在教育前辈们的引领指导下,我逐渐形成并秉持“不比起点比努力,不比高度比进步,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位学生”的教育理念,坚持爱心献给学生,诚心送给家长,最终自己收获信心。在学校,班主任作为学校与学生、家长沟通的纽带,落实过程中,我深知,要与学生处好关系、与家长沟通无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四届高考带班经验,我总结了一点班主任管理拙见,概括为班主任管理“五要”“五不要”。

   一、要“严”,“严”就是严格,严格遵守或执行相关规定时要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做到严厉、平、公正,所以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严而无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关键是规矩是否符合班级实际,是否利于操作和完善,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很多时候,班主任会认为,学生不遵守纪律,不服从管理,故而对学生没辙。究其原因,要么班级没有规定,要么只有“仅供欣赏”的规定,要么实行规定的时候不公正,最突出的是班主任对成绩好的和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处理不一,所以即使有规定,处理一次两次也就推行不下去了。有一个实例:班级一名调皮学生,有一次在宿舍抽烟,被学校管理人员检查到,当时就要学生认错,双方僵持不下,便发生

了口角,管理人员认为学生顶撞了他,一定要严肃处理,后来便每天重点“关注”该名学生,直到...... 所以,这里的“严”,就要严而有度,即有规定,有恰当的处理方式,公平公正的施行“严”。

   二、要“爱”,要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本真,失去了爱,就失去了教育的本真和动力,爱是用一颗心去感一颗心,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但爱要有度,不要溺爱、偏爱。莎士比亚曾说:“人生如花,而爱便是花的蜜。”对学生来说,“花”开的好不好,主要看“蜜”是否给的恰到好处。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心中有爱,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和兄弟姐妹,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用爱心、耐心来引领学生改进和成长,这是才是真正的“爱”学生。切记不能一味地纵容和溺爱。 有这样一个实例:一名年轻班主任,带班劲头十足,白天被一群群学生包围着,下晚自习经常买东西去宿舍与学生一起吃,一开始与学生关系很好,后来班级管理渐渐失控,班主任也成了学生口中两面三刀的“不良人”。究其原因,是由于对学生的关爱没有原则,缺乏必要的教育意义。一味地溺爱,只会滋长学生的缺点,达不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所以,爱得有度,爱而不溺,方可行。

   三、要“理”,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不要简单粗暴。新时期的青少年,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汲取的知识也就更广,如果单一的用“老套”“权威”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不但取不到相应的效果,还会产生误会,让师生关系变僵硬,甚至决裂。有这样一个事:有名女生,在老师发试卷的时候,因为成绩不理想,从教师手中接过试卷时便撕毁了,老师见状,很生气,本要大发雷霆的他,冷静三分钟后对女学生说:“我知道你考差了心情不好,但你要知道,现在是你在求学,课是你听的,试卷是你做的,答题卡也是你填涂的,一次考试只是检测你某个阶段的学习成果,事实证明,并未取得想要的结果,如果连承认自己一次失误的勇气都没有,又何谈下一次的进步和以后长期的进步呢?鲁迅先生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不相信你连正视自己答题卡的勇气都没有,所以好好总结经验,争取下次的进步才是王道,好不好?”学生斩钉截铁的回答:“好!”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懂得了教师的苦心,还能有更大进步,何乐而不为呢?试想,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教师不求甚解,一味地归咎为学生素质和家庭教育问题,又会产生什么不可控的矛盾呢?所以,教师要学会“理”,即理性、理智和道理。

   四、要“行”,要用行动引领人,做学生的表率,带领学生思考、践行、体会、感悟、总结、再实践,不要说不做,只规定不践行。行,即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班主任一定要将思想付诸行动,不少班主任认为学生好多事情做不好,是不听话。换个角度,如果这些事让我们老师自己去做,就一定比学生做得好吗?有这样一个实例:有位班主任,什么都交给学生去做,自己从来不亲自动手,学生做不好只是一味地责怪。有一天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该班清洁区有不少碎垃圾,学校通知班主任处理,第一次学生去了,没扫干净。随后班主任收到学校的第二次通知,班主任去了,还是没动手。这时学校领导亲自动手示范,该班主任才开始动手。

由此可见,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多么重要!!

   五、要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的关系,不要认为“没关系”。第一,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班主任要让学生信任、喜欢、尊重自己,愿意与自己一同探讨、研究知识。第二,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在教育孩子上,教师与家长身份一致,目标一致,但平时双方都很忙,互相联系最多的一般是家长微信群,电话联系最多的应该是孩子犯错需要共同教育的时候,这时双方需要记住一句话:不忙时多互动,忙碌时多体谅。第三,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教师在与同事交流中,需要团结奋进,明礼崇德。

教育是“滴水穿石”的过程,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发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扬家长的主要作用,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合格青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