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故事丨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一)

 言丝qltvrw50c5 2024-05-10 发布于美国

图片

据古代的传说,汝南(今河南上蔡、汝南、平舆一带)人桓景,跟随有法术的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忽然对桓说:”今年九月九日你家中有大灾,你马上回去,叫家中一人做一个红布袋,袋中盛满茱萸(指食茱萸,落叶乔木,叶及果实有香气,可入药)系在臂上,然后登高饮菊花酒,这样才可以免祸。桓景立即回家照着他的话做了,带领全家登山,晚上回来一看,家中的鸡、犬、羊、牛全都死了。桓景告诉费长房,费说:”它们代替你家人受灾祸了”。从此以后,人们在阴历九月九日登高饮酒,成为习俗。由于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两个九相逢,故称重阳。

重阳节正是我国秋高气爽的时候,又值菊花开放,与春季相比,别是一番风味。我们可以看一下唐代诗人唐彦谦和王昌龄所描写的唐代重阳节景色。

金陵九日

唐彦谦

野菊西风满路香,雨花台上集壶觞。

九重天近瞻钟阜,五色云中望建章。

绿酒莫辞今日醉,黄金难买少年狂。

清歌惊起南飞雁,散作秋声送夕阳。

这是诗人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市)过重阳节时,携酒登上雨花台,饮酒赏秋的记述。诗的意思是:秋日的西风,吹得满路都是野菊花的芳香,雨花台上,聚集了那么多携壶酒登高的人们。你看那高峻的钟山,离九重天多么接近。眺望远方,长安的建章宫(汉代皇宫名,此处借指唐皇宫)在五色祥云中隐约可见。对着这绿色的酒浆,今天一定要喝它个大醉。用黄金也难买到少年时代的狂放啊!边饮边唱,歌声惊动了南飞的大雁,满布在秋空的歌声和雁鸣声,送着夕阳归去。

高平九日

唐彦谦

云净南山紫翠浮,凭陵绝顶望悠悠。

偶逢佳节牵诗兴,漫把芳尊遣客愁。

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

乌纱频岸西风里,笑插黄花满鬓秋。

这是诗人在高平(今宁夏固原)度重阳时所写。高平比金陵冷得多,所以在重阳节时,辖区内的泾水中已有流冰。诗的意思是:云雾消尽了的南山,飘浮在紫烟苍翠之中,我登上山顶向远处眺望。由于遇到了重阳佳节而偶然动了诗兴,用坛中散发着芳香的美酒,排遣客居在外的忧愁。秋霜染红的枫叶在阳光照耀下好似醉脸,夹着冰块东流的泾水,带来阵阵寒意。戴着乌纱帽的我站在西风里,头上插满黄色的菊花,人们笑我满鬓都是秋意。

九日登高

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这是诗人王昌龄在首都长安过重阳节时所写的诗篇。诗的意思是:在这雨后天晴的重阳登上北楼,远近的青山如带,环绕着长安城。雨停了大地上的菊花一片湿润。皇家宫苑中降下了寒霜,秋梨变得金黄。鬓上插着茱萸喝菊花酒,人人都愿长寿,发钗上饰着翡翠鸟羽的舞伎跳着消愁的舞蹈。别羡慕陶潜赏菊饮酒醉倒在东篱下的逍遥自在,他哪里见过现在这些乐事呢?

上诗的第七句,指晋代人陶潜(字渊明)的故事。陶潜曾写有诗《饮酒十二首》,其中一首有句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据《晋书·陶潜传》的记载:陶弃官回家后,刺史王弘很钦佩他,亲自去拜访,陶装病不见。后来王弘打听到陶要去庐山,就叫人在半路摆下酒。陶见酒就喝,喝得忘了去庐山,这时王弘便出来和他相见。以后,王弘想见陶潜时,便在山村水边陶潜将经过的地方摆下酒等候。又《宋书·陶潜传》记载:陶潜在九月九日久久地坐在住宅边的菊花丛中,满手把菊,正好王弘送酒来,他拿起就喝,喝醉后才回去。

唐代那位刻薄成性、贪财如命的德宗皇帝李适,在一年的重阳节里,乘舟游禁苑的昆明湖。他高兴之余,也写了一首七绝《九日》。

九日

李适

禁苑秋来爽气多,昆明风动起沧波。

中流箫鼓诚堪赏,讵假横汾发棹歌。

此诗的意思是:秋天里的禁苑,天空明彻景色宜人。秋风吹过,昆明湖中泛起微微的波浪。箫鼓声中乘船游览真是赏心悦目,何必还要在湖里唱船歌助兴呢!

初唐诗人王勃,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在沛王府中供职,当时诸王孙斗鸡取乐,王勃一时高兴,写了一篇游戏文字《檄英王鸡》,被皇帝唐高宗看见,认为不务正业,下令将王勃除名,并赶出王府。此后王勃对官场生涯有些灰心,转而向往在山野中的隐居生活。因此,他根据晋代陶潜的故事,写了一首五绝:

九日

王勃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此诗的意思是:九月九日重阳佳节,一开门就有菊花。正在没酒喝无可奈何时,来了一位送酒的人,问说哪里是陶潜的家?

长江下游天气比较温暖,重阳节时尚未下霜,这时橘子还是绿的,酸而难吃。诗人韦应物在任苏州刺史时,有朋友在重阳节向他要橘子,他写了一首七绝作答。

故人重九日求橘书中戏赠

韦应物

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

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此诗的意思是:知道您因为生病卧床,想吃今年新下来的橘子。可是试摘下来的都是又绿又酸。在这封信后想写上送你三百个橘子,可是苏州洞庭山的橘子要等到寒霜满林时,才会变红成熟呢!

苏州太湖之滨洞庭山的橘子,在唐代极其著名,曾当作贡品年年进贡皇帝,想其质量必定是非常优良的。可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苏州洞庭山虽然仍旧种了很多橘树,可橘子质量却不大好,成熟后也几乎全是酸的。不知是由于原品种退化,还是新栽的品种不佳之故。

重阳节并不总是天晴日丽,秋光明净,便于人们登高游赏。在唐代的长安,秋季多雨,有时连下数十日,阴雨连绵,遍地烂泥,连门都出不了,别说其它。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1年),诗人杜甫在长安。这年秋天阴雨连绵,对庄稼造成重大灾害。杜甫的好友诗人岑参,当时也在长安。重阳节这天,仍旧细雨不止,杜甫写了一首五言古诗《九日寄岑参》,作为信件寄给岑参,说明由于阴雨所阻,不能一同饮酒赏菊,真是遗憾。

九日寄岑参

杜甫

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饭食错昏昼。

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乎苍生,稼穑不可救。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

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这首诗的意思是:雨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我只好出了门又回来。到处都是烂泥,思念您使人都瘦了。阴雨连绵昼夜不分,连吃饭的时间都错乱了。您住在离我很近的曲江头,可阴雨使得拜访您一次都困难非常。庄稼全给毁了,老天你可怜可怜百姓们吧!怎样才能把那下雨的云神杀掉,又有谁能把这漏水的天给补上呢!太阳、月亮都隐藏了它们的光辉,旷野中野兽在吼叫。达官贵人们坐的车子勉强弯弯曲曲而行。老百姓则在泥泞中难以迈步。长安南面有着高峻的终南山,真怕它也被大水漂走。可这无人玩赏的重阳节的菊花,却开得特别繁茂。岑参他的新诗很多,生性又喜欢饮美酒。这茂盛的菊花多么美,怎么能采下来塞满衣袖呢。

诗中的”醇酎”音”纯宙”,是一种美酒。据说正月造酒,八月成,名九酝,又名醇酎。

盛唐时的诗人崔国辅,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至756年)在长安任集贤直学士和礼部员外郎等官职。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杜甫在长安向玄宗皇帝献《三大礼赋》,玄宗很赏识杜甫的才学,让人考试他的文章。主考的试官之一,就是年已七十岁的崔国辅。崔是朝廷近臣,常参加皇帝举行的游乐和宴会,天宝年间的一个重阳节,唐玄宗举行宴会,当喝得酒酣耳热之际,皇帝叫大臣们写诗助兴,崔国辅写了下面这首五言应制诗:

九日侍宴应制

崔国辅

运偶千年圣,时传九日神。

尧樽列钟鼓,汉阙辟钩陈。

金箓三清降,琼筵五老巡。

始惊兰佩出,复咏柏梁新。

云雁楼前晚,霜花酒里春。

欢娱无限极,书剑太平人。

诗题中的”制”,指皇帝的命令,”应制诗”即应皇帝之命所写的诗。当然,这类诗是以歌功颂德为主,写不出多少新意。不过为了在皇帝面前显示自己的才学,诗人们写时也是很卖劲的。崔国辅此诗,用的是形式高雅的五言排律,它的音调优美,对仗工整,并且用了大量的典故,可内容却比较一般,只是直叙宴会的情况而已。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偶然遇上了千载难逢的圣明时代,正好又到了重九佳节。皇帝的宴会上罗列着钟鼓,后宫里的宫女在大殿上歌舞(尧樽原意为帝尧的宴会上的酒坛子,诗中用尧来比喻唐玄宗;钩陈为星名,古代中国天文学上说它代表后宫,诗中借指宫女们)。皇上下诏召群臣赴宴,德高望重的老臣们都来参加。刚刚为有诗人写出了像屈原一样的诗篇而惊讶,又与皇上及同僚们联句为乐(相传汉武帝和群臣在柏梁台上赋七言诗,一人一句,句句用韵,后世称这种诗为”柏梁体”)。傍晚楼前见南归的大雁从云端飞过,饮着美酒赏玩菊花好似是春天。宴会真是其乐融融啊!我们这些书生恭逢了这太平盛世。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卫伯玉任江陵尹兼御史大夫充荆南节度观察使,不久,又加检校工部尚书。次年重阳节,卫伯玉为答谢皇帝派来的使者而举行宴会,同时比赛射箭取乐。卫伯玉射技甚佳,射中靶心。中唐诗人戎昱正好在座,他写了一首五言诗纪其事:

观卫尚书九日对中使射破的

戎昱

盛宴倾黄菊,殊私降紫泥。

月营开射圃,霜旆拂晴霓。

出将三朝贵,弯弓五善奇。

腕回金镞满,的破绿弦低。

勇气干牛斗,欢声震鼓鼙。

忠臣思报国,更欲取关西。

诗题的”中使”,指皇帝从宫中派来的使者,多半用宦官充任。这首诗的意思是:佳节举行盛大宴会,畅饮菊花酒。皇帝派中使送来诏书,赐与卫尚书特殊的恩宠(诏书用紫泥封口,泥上盖印,故诗中用紫泥代表诏书)。小军营里打开了靶场,晴朗的天空中白色的旌旗飞扬。你看出来的大将卫伯玉,他在唐玄宗、肃宗和代宗三朝都是显贵,所用的弓材料极为精良(制弓用的木料、角、筋、胶、丝、漆俱良者称为”善”),回腕扣弦,拉弓如满月,飞箭中靶心,绿色的弓弦恢复平直。将军的勇气直冲云霄,官兵们的欢呼声震如雷,犹如擂起了大鼓。忠心耿耿的大臣想的是报效国家,准备收复被吐蕃侵占的关西之地。

诗的”三朝贵”指卫伯玉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因立边功而升任员外诸卫将军;肃宗时又迁右羽林大将军,转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并封河东郡公;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拜江陵尹兼御史大夫,充荆南节度观察使,加检校工部尚书,封城阳郡王,三朝都是高官,爵位愈来愈显赫。诗的末句指广德元年冬天,吐蕃攻陷唐都长安,关西之地(函谷关以西之地,即长安附近的土地)全被占领,唐代宗逃到陕州(今河南陕县)避难。故诗中既赞美卫尚书武艺娴熟,兵强马壮,更希望他用这些武装力量来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唐代还有过两重阳的习俗,即在九月十日举行宴会赏菊,又称小重阳。诗人李白,重阳节在龙山登高饮酒,九月十日又过小重阳,每次他都写了一首五绝纪其事。

九日龙山饮

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诗《九日龙山饮》中的龙山,在安徽当涂,因蜿蜒如龙得名。晋代人孟嘉在龙山被风吹落帽,可他自己不觉得,此事遂成为典故。诗的意思是:重九这天在龙山登高饮酒,多情的菊花也会笑我这个被朝廷放逐的人。醉了像孟嘉一样,看着风吹落我的帽子,醉后起舞直到月出,犹流连忘返。

《九月十日即事》诗的意思是:昨天登高饮酒才罢,今天又举起了酒杯。可太苦了菊花,它经历双重阳遭到两次采摘。



图片
END

来源:王署《新编唐诗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