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堆云洞、晋国城、宰相村游记

 灵兰小草 2024-05-10 发布于山西

  五月九日,我和老伴与80名永济旅友一起游览了堆云洞、晋国城、宰相村3个景点。

一、堆云洞

  堆云洞在山西夏县境内,是一座道观,建筑始于元代,明清两代相继增建和扩建,布局严谨,设计巧妙,亭台阁楼,因地制宜,错落有致,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抗战年间,中共河东特委在这里成立,并在此秘密活动长达十年,为晋南以及全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晋南革命的摇篮”。

  

  

  

  

  


  

  

二、晋国城

  晋国城位于山西曲沃县,占地800亩。

  春秋初,晋国内部出现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长期斗争。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缗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经过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前573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前558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 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哀公四年(前453),韩、赵、魏三家又共灭知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九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国废静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晋国灭亡。

  

  

  

  

  

  

  

  

  

三、宰相村

 宰相村在山西闻喜县裴柏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一个风水宝地。

  裴柏村是裴氏宗祠所在地,自秦汉以来,裴氏家族“豪杰俊迈,摩肩接踵,茂郁如林,代有伟人”,有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从这里走出来,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有着“天下无二裴”之说。

  《裴氏家规》共有一百零四条,其中明文规定“布衣白丁者,不得入祖坟”。

  

  

  

  


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