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独与教育:尼采论客观性的增强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4-05-10 发布于黑龙江

尼采在其著作《黎明》中写道:关于教育,我逐渐看清了,我们这种培养,和教育中最普遍的缺陷,没有人学习,没有人追求,没有人教导,忍受孤独。

但为什么要忍受孤独呢,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独处,可以帮助我们,成为真正的个人这一说法。

现在,让我们来考虑一个密切相关的主张,孤独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事物。

在《黎明》中,尼采写了一段话,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他的另一个观点:遥远的视角。

甲:但为什么要这样孤独呢?

乙:我与任何人都没有矛盾。但当我独处时,我似乎比与朋友们在一起时更清楚、更公平地看待他们。

当我最热爱和欣赏音乐时,我却远离音乐。我似乎需要一个遥远的视角,才能对事物有更多的思考。

在这里,我们看到独处是培养客观性的一种手段,而当我们与某事或某人密切接触时,很难找到这种客观性。

独处为我们提供了平复情绪、反思和整理思绪的时间,可以帮助我们以更加客观,和开放的心态回归。

一旦我们有了这样的经历,我们就可以在想象中重温这些经历,从而获得新的视角。

让-雅克-卢梭在他的书中解释道:鲁滨逊漂流在孤岛上,得不到同伴的帮助,没有办法进行各种艺术活动,但他找到了食物,保住了性命,并获得了一定的舒适。

这是所有年龄段的人,都会感兴趣的事情,而且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儿童。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以前,作为示例的荒岛变成现实。我承认,这不是一个社会人的状况,也很可能不是埃米尔自己的状况,但他应该把它作为,所有其他状况的比较标准。

要使他超越偏见,根据事物的真实关系作出判断,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把他放在一个孤独的人的位置上,按照这样一个人根据自身的效用来判断一切事物。

据推测,真实的或想象中的孤独,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方法。

而这种更高的客观性可以促进更高的个性。毕竟,认识自我和个性似乎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我们可以把为尼采的主张辩护的,第一个理由和第二个理由联系起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任何旨在培养更高程度,客观性的教学法都应该,以某种方式将独处纳入其中。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