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阳为何流行吃鸡架:不是因为下岗工人,是沈阳养殖肉鸡供应日本

 走路once 2024-05-10 发布于辽宁
内容图片

沈阳炸鸡架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和大家聊一个话题:沈阳为什么流行吃鸡架。

事实上,沈阳流行吃鸡架并不是因为下岗工人多;当年全国各地下岗工人都多,为什么就沈阳流行吃鸡架了?

最主要原因是当时沈阳有亚洲最大的白羽鸡养殖基地,而这个养殖基地里的白羽鸡主要是出口到日本的,而日本人要求沈阳方面在出口之前,先把肉鸡进行分解处理;为此,沈阳方面从日本进口了全国第一条肉鸡分割生产线,而且日本人还不吃鸡架子,这才产生了源源不断的低价鸡架子流入沈阳消费市场。

根据沈阳当地媒体的报道,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鞍山车站前的鸡架抻面就已经天天爆满了;而沈阳当地著名的鸡架专门店“老四季”是在1993年开业的,此时还没有“下岗”。

接下来,兰台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沈阳鸡架到底为什么成了沈阳的城市美食。

内容图片

沈阳烤鸡架

01、

可以这么说,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沈阳并不流行吃鸡架;兰台查了伪满时期的资料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沈阳的饮食相关资料里都没有发现有食用鸡架的记载。

比如1984年8月发行的《人民军医》期刊里一篇名为《驻沈阳部队食品、炊食具及饮食从业人员卫生状况调查》的论文里简单介绍了当时沈阳部队的饮食情况,里面没有提到鸡架。

事实上,兰台查阅了20世纪70年代沈阳大型国有工厂的资料,发现即使是逢年过节,工厂发福利里也很少出现鸡肉。

而根据农业部的数据,1978年全国鸡肉消费总量才84.0万吨,人均鸡肉年消费量仅为0.87千克。

当然,这也和中国当时主要饲养的是以出肉比较慢著称的黄羽肉鸡有关系。

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规模引进了出肉较快的白羽肉鸡,到了21世纪初,因为白羽肉鸡的养殖场遍地开花,这才让中国老百姓鸡肉消费量蹭蹭往上涨。

所谓的白羽肉鸡,是从美国的白洛克鸡中选育出来的品系,全身羽毛为白色,具有较小的单冠。它具有生长周期短,出肉快的特点。

内容图片

白羽鸡

不过,最初,中国引进白羽肉鸡,最开始主要是为了出口,准确来说是出口日本。

日本人喜欢吃鸡,也是二战后才养成的饮食习惯。

这是因为相比牛、羊、驴这些对激素和抗生素比较敏感的大型牲畜,鸡和猪对于激素和抗生素的耐受性要好得多。

换言之,鸡和猪都可以通过激素或者抗生素,让它们快速生产;虽然白羽鸡生长周期短靠的不是激素,但是高密度工业化养殖过程中,白羽鸡肯定是少不了一口袋一口袋的抗生素。

也就是说鸡肉和猪肉的获取方式是肉制品中最廉洁的,而这些廉价的鸡肉和猪肉也能让才刚刚摆脱贫困的日本中下层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群体也能实现“吃肉自由”。

内容图片

日本的鸡肉鸡蛋盖饭,又称亲子饭

时至今日,在日本“鸡肉盖饭”和“炸猪排饭”依然是日本本土快餐里最便宜的,比吉野家的牛肉饭便宜多了。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养殖业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渐渐地,日本中低收入的群体发现他们快吃不起鸡肉饭和猪排饭了。

这个时候,日本人就把目光转向了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希望利用中国低廉的人工成本为日本养殖白羽肉鸡。

当然,日本对合作方的规模以及养殖基地的医疗卫生条件都有相当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当时还处于“作坊”状态的南方乡镇级养殖场所不具备的。

所以,日本一开始的合作对象就是山东、辽宁等大型国有企业。

时至今日,山东以及辽宁的白羽鸡出栏量依然占全国的1/2以上。

内容图片

沈阳卤鸡架

02、

我们先来看2002年农业部的一组数据:

2002年1-11月加工家禽出口量为14.25万吨,出口额为14.25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6.6%和26.6%。加工家禽的增长主要是对日本出口的增长,出口量为12.76万吨,占加工家禽出口总量的89.12%,比上年增长36.31%。

从这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辽宁白羽肉鸡的出口目的国主要是日本。

我们再来看2011年8月《辽宁日报》的一则名为《前7个月沈阳禽肉出口创汇千万美元》的报道,报道里明确提到了沈阳禽肉主要出口国就是日本:

前7个月,沈阳向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南非、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禽肉达2252吨,创汇1090万美元。

这些数据和“旧闻”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可以供应沈阳乃至辽宁的廉价鸡架是从哪里来的。

正是因为日本要求辽宁方面将白羽肉鸡屠宰分割冷冻后再出口,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廉价的鸡架出现在市场上。

也因为是工业化流水线分割,所以不会把鸡架上的肉都剔除的很干净,这也让鸡架上带着不少肉,让鸡架有了购买的价值。

内容图片

炸鸡架

所以,沈阳乃至辽宁省才会从20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出现鸡架料理,“老四季”才会在1993年开业。

如果没有上述的先天条件,就算下岗工人再多,没有那么多廉价鸡架供应,也不可能在沈阳形成今天的“鸡架饮食文化”。

另外,为什么“鸡架”作为一种食材,没有被酷爱吃鸡的广东人发明出各种做法;而是沈阳人把鸡架做出了花?

不是因为广东人不吃鸡架,而是因为广东的肉鸡养殖从一开始就和辽宁不一样。

广东的肉鸡养殖主要是供应广东本地市场以及香港市场。

著名粤菜“白切鸡”对鸡肉的口感要求比较高,屠宰分割冷冻的白羽肉鸡很难达到“白切鸡”的要求,所以,广东和香港的肉鸡消费主要是以活鸡消费为主。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天气,毕竟如果广东适合养白羽肉鸡,那么广东可以养了出口到日本啊。

可惜,广东的天气并不适合白羽肉鸡的养殖。

广东气候炎热,肉鸡养殖大多以散养为主,鸡舍简陋,对于抗病力较差、生长速度快的白羽鸡而言,环境非常不友好。在黄羽肉鸡的饲养条件下,白羽肉鸡成活率很低。

内容图片

2015年的全国白羽鸡出栏量

总而言之,沈阳之所以出现“鸡架饮食文化”,最主要的是沈阳乃至辽宁就是白羽肉鸡主要产地。

正因为辽宁省每年出栏大约10亿只(2015年数据)白羽肉鸡,才使得沈阳市场上有源源不断的廉价鸡架供应,才能形成“鸡架饮食文化”。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

参考资料:

《2002年禽肉市场形势分析》,农业部官网;

《我国肉鸡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辛翔飞、王济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简报》2014.11;

《前7个月沈阳禽肉出口创汇千万美元》,北国网2011.8.12;

《近8成白羽肉鸡来自北方5省 未来白鸡南下趋势渐显》,布瑞克农产品期货网;

《“今年再建一座现代化肉鸡加工厂”》, 崔治,《辽宁日报》2023.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