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一位“懒”诗人雷震,一生只存《村晚》一首诗,却句句经典,入选小学课本

 qiangk4kzk8us4 2024-05-10 发布于云南

在宋代有一位“懒”诗人。

他一生只留下一首诗,却句句经典,被后世传颂不衰,甚至入选了小学课本,成为孩子们朗朗上口的佳作。

这位诗人,就是雷震。

雷震,一个名字或许并不如苏轼、辛弃疾那般响亮,但他的作品却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喜爱。

在宋代的诗词长河中,他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虽不耀眼,却自有其光芒。

《村晚》是雷震的传世之作,也是他唯一被后人记住的作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晚景图。

读着这首诗,就感觉我们置身于那遥远的时空,感受那份来自田园的宁静美好。

据史书记载,雷震生活在南宋末年,那是一个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年代。

然而,在雷震的笔下,我们却看不到一丝的哀怨,反而是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这或许正是他内心的写照,即便身处乱世,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开篇两句“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乡村的傍晚景色。

池塘里,青草丰茂,水波荡漾;远处的山峦,仿佛张开了怀抱,将一轮落日轻轻衔在口中。

而那落日的余晖,又倒映在池水中,泛起层层涟漪,美得如诗如画。

接下来两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将镜头转向了牧童。

夕阳西下,牧童骑着牛儿悠然归家,手中还拿着一支短笛,随意地吹奏着不成曲调的曲子。

那悠扬的笛声,仿佛与落日的余晖、池水的涟漪融为一体,营造出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读完这首诗,我被雷震的才华和智慧深深吸引。

他只用短短的28个字,就将一幅乡村晚景图展现得淋漓尽致。

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首诗,传达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乱世之中,他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宁静祥和的心,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这首《村晚》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

它不仅入选了小学课本,更成为了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

它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领悟:

生活中处处有诗,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文章看到这里,记得右下方+在看+分享,您的认可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