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思邈有个千古名方,专清体内各种的湿气、痰浊,越用身体越干净随着年纪的增长,你有

 玄术之门 2024-05-10 发布于江西

孙思邈有个千古名方,专清体内各种的湿气、痰浊,越用身体越干净

随着年纪的增长,你有没有感觉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痰湿的胖与丑:

容易发胖,特别是小肚子突出,肉还松松垮垮的

头发爱出油,有些人油多还脱发

脸上晦暗也油油的,甚至长痘痘,有眼袋,黑眼圈

老是觉得很累,身子不爽利,还有痰

大便不成形,容易黏马桶

舌头伸出来很腻,苔滑腻、厚、舌边常有齿痕

这些痰湿怎么来的?

体内的水湿太多,无法运化,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浓稠物质,就是痰湿。痰与湿互结,是体内一个阻碍。这种痰,可以是有形之痰,也可以是无形之痰。

主要形成是由脾胃失常导致的,有内因也有外因。

内因:现在人喜欢胡吃海塞,喜欢吃肉(肥甘厚味),或喜欢吃生冷瓜果,奶茶冰饮咕咚咕咚喝,或思虑过度、劳累过度等,这些都会损伤脾胃功能。

外因:生活居住在湿气重的环境,外感湿邪;常出汗后洗澡,让身体受到了风寒湿邪的侵袭,湿易困脾。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一伤,清者不升,浊者不降,水液不能正常运化输布,就会停而为湿,聚而为饮,凝而为痰。

痰湿有多可怕?

中医上有「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

痰随气行,无处不到,无孔不入,痰湿在身体里积聚可阻塞任何脏腑、部位:

1.痰阻于肺,可见咳嗽、痰多、胸闷,甚至容易肺结节;2.痰蒙于心,可见心悸、眩晕、神志不安、发狂、失眠;3.痰蕴于脾胃,四肢倦怠乏力,头脑昏蒙,恶心呕吐、消化不良;4.痰停经络,关节痛、四肢麻木、痛风、风湿;5.痰湿泛于肌肤,让你身材臃肿虚胖,结节、息肉;等等

所以,千万不要小瞧「痰湿」。

一个流传千年的名方帮你赶走痰湿这股「废水」

这痰湿可不好去掉,很多朋友问我:「试过很多产品,怎么感觉湿气来来去去,总也去不完呢?」

这是因为很多湿气重的朋友,脾胃功能也已经很弱了,湿困脾胃,通过吃的方法,脾胃吸收转化药效的能力有限,这时候不如换个思路,用药汤来泡脚。

泡脚的话,用什么方子好?有一个流行千年的经典古方——「温胆汤」,想必很多中医爱好者们,都有听说过。

温胆汤是古今中医常用代表方剂之一。温胆汤治痰湿,却叫「温胆」,这是为何呢?

早在一千多年前,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有记载温胆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之方。」

半夏 竹茹 枳实(各二两) 橘皮(三两) 甘草(一两) 生姜(四两)

这一版温胆汤,是没有茯苓的,主治胆寒胆虚。

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称:「虚则寒」,这里说的胆寒,有胆虚的含义。胆属少阳,以阳气为用,若胆阳不足,阳气无力调控胆汁藏泄,则胆汁郁积,则凝为痰。因此温胆汤的核心靶点:一为虚,二为痰。

「温胆汤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或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不难看出心悸、烦躁、失眠、多梦、坐立不安、自汗、四肢浮肿等症皆为温胆汤所主。

后来到了宋代,有个医家叫陈无择,他对孙思邈温胆汤的方子进行改良,把大剂量的生姜,改成4小片,然后加了茯苓进去,增强健脾利湿之力,这就是现代常用的「温胆汤」版本。

这是一首以脾胃为中心的经典祛痰名方,不但可以解决身体湿气重的问题,还能梳理人体肝胆脾胃的气机,无论是普通痰湿、还是湿热、寒湿、气郁的人都适合。

温胆汤泡脚,几乎把湿气的所有情况都考虑到了:

针对寒湿,可以「燥湿」:寒湿的朋友,本身是湿+寒的状态,很需要「燥」的过程,在驱散体内寒气的同时,还可以将湿气慢慢蒸发掉。

针对湿热,可以「利水」:湿热的朋友,本身需要清热,所以通过利水,把热气、湿气变成小便排泄出体外。

针对痰湿,可以「化痰」:痰是湿气的升级版,是比较黏腻的成型状态,就像冰块一些,需要将痰饮慢慢地「化开」,才能更好地调理。

痰湿之人可以用温胆汤来泡脚。

温胆汤流传至今还在调治咳嗽、痰多、失眠等各种乱七八糟的病症。温胆汤的神奇,只有亲身体验后才懂!

考虑到普通泡脚方,药材熬煮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很多朋友都不太能坚持使用,我们特地为大家找到这款【温旦足浴凝珠】。

它升级了传统泡脚的慢方式,将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等8味原材煎制后,浓缩成药液,在更好地析出药效的同时,也节省了自己熬煮的时间

▐ 古方改良

方子虽然只有8味药,但搭配巧妙,使得它们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并且还能互补。

半夏,「除湿化痰涎,大和脾胃」(《雷公炮制药性解》),「下冲逆而除咳嗽,降浊阴而止呕吐,排决水饮」(《长沙药解》)。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块冰要融化,可以撒一些盐。半夏就是这个作用,能把黏在体内的陈年老痰慢慢消散掉。

枳实,擅长破气,「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本草经集注》)。有痰湿的人,体内是淤堵的状态,气机没有办法正常流动。稍微吃点东西,很容易上火。

枳实就像战场上冲在前方的士兵,冲开脾胃淤堵的气机,开出一条道路。 

茯苓,渗湿,「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善安悸动」(《长沙药解》)。渗,就是往下走,能把体内的湿和不好的水液,转化为尿液给排泄出去。

竹茹,性微凉,能「清热化痰」(《中药学》)。

半夏,有燥湿的作用,偏温性,竹茹刚好可以平衡药性,让方子变得平和,搭配茯苓帮助热和湿从小便排出去。

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中药学》),和枳实搭配,把调理气机的作用提高一个等级。

生姜,《药性类明》亦说:「生姜去湿,只是温中益脾胃,脾胃之气温和健运,则湿气自去矣。」生姜就是温煦我们的脾胃、让脾胃变得更强健的。

大枣,更是在调理脾胃时,常与生姜搭配使用的。

甘草,「解百毒,和诸药,甘能缓急,尊称国老」(《雷公炮制药性解》)。甘草又称「和事佬」,可以调和各个药材的性味。

综合全方,半夏、陈皮偏温(痰饮是水湿而凝聚,属于阴邪,非温不化),竹茹、枳实偏凉,温凉兼进,令全方不寒不燥,以胃气和降则胆郁得舒,痰浊得去则胆无邪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