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孟頫:历史文化转折时期的一代宗师(下)

 海涛书屋 2024-05-10 发布于山东

(接上期)

——沧桑看云,透视赵孟頫的金石底蕴,他的篆刻是“印宗秦汉”的历史标识。

篆刻入元后,尤其是遇到赵孟頫后,中国印章史画上了句号。在经历了赵孟頫大刀阔斧的理论升华和实践创造后,篆刻由以前的一种辅助书法和点缀绘画的刻字技艺,质变为一门垂青篆刻史河的博大学问,中国篆刻史的分水岭由此形成,中国篆刻学的新起点从此诞生。综观赵孟頫在中国篆刻史上的卓越建树,他的三大功绩卓尔不群。

图片

(元)赵孟頫圆朱文印《赵》

功绩之一:赵孟頫率先从理论上奠基,为中国篆刻学搭建四梁八柱。赵孟頫十分重视对元以前历代印章艺术发展轨迹、精品案例、代表人物的研究总结,在对其系统梳理后,依据古印印谱《宝章集古》等历史文献,于1287年编写了《印史》二卷。虽然这部篆刻学的开山之作主体已失传,但从赵孟頫在《印史序》中所阐明的观点,可以推断出这部《印史》的核心要义是:对秦汉魏晋时期的印章艺术给予高度评价,对宋以来近世士大夫的流俗之巧和当时印坛刻意追求的形式主义之弊进行批评,对当下篆刻艺术如何“印宗秦汉”、从汉魏之印中取法“典型质朴之意”阐明观点。

图片

(元)赵孟頫圆朱文印《赵孟頫印》

功绩之二:赵孟頫第一个以“玉箸”(小篆)入印,创立“圆朱文”印。“圆朱文”印是篆刻艺苑的瑰宝,是篆刻艺术继古玺、汉印之后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第三种印种。其印文内容均由赵孟頫所想所篆所刻,其特点是细笔圆转、工整圆润、姿态柔美、布白均匀,其格调与他的绘画和书法中弥漫的“古意”一脉相承;其学术意义在于,完美体现篆书艺术的婉转流畅、幽远遒丽之神采,线条运动的圆润柔软、顾盼流连之风姿,视角感受上的静穆庄严、苍辣朴拙之雅韵。他的印“松雪斋、赵氏子昂、大雅、水精宫道人”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篆刻神品。

图片

(元)赵孟頫圆朱文印《赵子昂氏》

功绩之三:赵孟頫第一个高举“印宗秦汉”的旗帜,为篆刻学树立新路标。他从改造当时印章艺术表现手法苍白、表现形式单一、意境意蕴不足等弊端切入,从自治篆刻作品中集结汉印的古法古意,在篆刻艺术的形式美学和表现美学上蓄积美感效应;他汲取唐宋印章线条表现的优点,强化线条动感、质感和沧桑感的高度集成,宗汉印的风格和气息,承汉印的古雅和质朴,在篆刻艺术的内涵美与格调美上固化审美气息;他放眼文学艺术的百花园,把篆刻的视角放在大文化的范畴中去布局,用汉印的审美观对接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在篆刻艺术的外延美和知照美上凸显文化基因。赵孟頫的篆刻学三部曲,不仅确立了元代印学“汉印审美观”的主流思想,更是为元以后中国篆刻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图片

(元)赵孟頫圆朱文印《水精宫道人》

——余音袅袅,环视赵孟頫的音乐理论,他的律吕是“古意同构”的演绎标尺。

律吕入元后,中国古典音乐已经演奏了三大乐章:上古先人利用音乐呼唤天人感应时的天籁之音,于太虚之间梦想人神共鸣;儒家利用音乐营造从于封建道德的“和”的理想境界,于伦理纲常之间寻求“仁”的思想内核;道家利用音乐的“大希之音”(老子语)链接道与人的内在一统,于无为之间探访师法自然的幽深哲理。和着三大乐章,成于西汉的中国最早音乐经典论著《乐记》,对音乐的本源、特点、音律理论等作了精妙阐释;以古琴系列曲目为代表的古典音乐精品饱蘸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之美、隽永之美、浪漫之美、中和之美。

图片

赵孟頫《万寿曲》

作为被中国音乐史严重忽视、被中国古典音乐研究者一直漠视的音乐家赵孟頫,应该暂时淡忘其身上闪烁的书画艺术大师的灿烂光芒,还原其作为著名音乐家理论家的熠熠星辉。赵孟頫所处的元初,中原音乐的和善之声正与蒙古音乐的铿锵之符同台竞技,以赵孟頫在元庭的强大影响力,如何实现音乐思想、理念、技法等方面的统一,是赵孟頫作为艺术总指挥必须拿好的大合唱指挥棒。面对元朝高亢粗犷的金戈铁马之声,感怀大漠孤烟绵远空灵的苍茫旋律,赵孟頫用《乐原》和《琴原》两部论著以及众多的专题文章给出答案,完成了音乐理论和演奏实践在元朝的再启程,并在三个段落余音绕梁。

图片

赵孟頫《万寿曲》

第一段:从中国古典哲学的视野,解析阴阳学、象数易学、传统律学乐学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元王朝继续弘扬儒家思想、理学观念、继续施行“礼乐并举”制度校准校正主基调;第二段,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原野,重申《乐记》《礼记》等传统乐音经典的极端重要性,以恢复“古意”为目标追求,以符合古代律学乐学琴学的制度规定为论述重点,针对“四清混于七音”的现状,提出“五音六律十二旋相为宫”这一著名论断,统筹音乐的和乐之美、秩序之美与礼教功能同频共振;第三段,从中国代表乐器表现美学的田野,解析古琴的起源、演奏的律制、衰微的根源,强调古琴演奏要同律度量衡、律历合一、复八清、坚持琴五调调旋法,以演绎形式的同构之美,与朱熹、姜夔的理学音乐思想形成和声。赵孟頫的这些音乐思想,扬起了恢复律吕优秀传统的大旗,稀释了元王朝乐于善于征服的雄性个性,找到了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同台齐奏、和和与共的音节音符。

——好风相似,巡视赵孟頫的文学足迹,他的诗文是“松雪道人”的闪亮标记。

诗文入元后,唐诗的大气与豪放,宋词的婉约与清丽,连同改朝换代的山河一同远去。在元初南北诗风对流互渗的序曲阶段,文坛上三股力量粉墨登场:元朝开国功臣、契丹族代表诗人耶律楚材紧随成吉思汗的铁蹄征驰万里,他诗中吟咏的北国风光、西域风情,奇瑰壮丽,气象万千,最能体现元太祖和元王朝的雄风霸气,他释放的“我爱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菲”的禅意憧憬,成为元朝本土诗人的翘楚;被誉为“北方文雄”的大文学家元好问,尊杜甫和苏轼、辛弃疾为法师,诗文不离国事民情,以豪放清雅、质朴率真、刚健慷慨的艺术格调,凭借“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浪漫情怀,成为以金入元文人的魁首;著名理学家、诗人刘因,一生视南宋为故园,他的诗文思想深邃、主题深远、气势磅礴,不仅开理学家诗文之先河,更以“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的唯美意境,成为以宋入元雅士的俊彦。此时,在仕途和书画篆刻等领域一枝独秀的赵孟頫,迎着三股浪潮的澎湃气息,加入了元初文坛的四重奏,留下了《松雪斋文集》这部诗文典籍。

图片

《松雪斋文集》

《松雪斋文集》辑录了赵孟頫一生最重要的诗文。元初文章大家戴表元在《松雪斋集序》曾不吝美词:“子昂古赋,凌厉顿迅,在楚、汉之间;古诗沉涵鲍、谢;自馀诸,犹傲睨高适、李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认为赵孟頫“风流文采,冠绝当时”,诗文成就与赵的后辈文人“元四家”相当。搁置古人的赞誉,走进《松雪斋文集》,四个方面的绵绵文脉启迪着后世:在创作理念的遵循上,以尊古尊六经尊魏晋尊唐诗为要,与其书画篆艺术所持宗旨相衔接,倡导“文不苟作,字不苟置,意深而气直”,“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木落五湖秋”(《渔父词》句)的高邈空濛,或许最能体现这种理念的升华;在体裁风格的流布上,诗词赋兼工、序跋记皆擅,魏晋古诗的脱俗风骨、唐七律的潇洒风韵、宋词体散文的清丽妩媚、序跋记诸文的飞扬文采,尽在字里行间穿梭,“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东城》句)的隽秀,“尽在长空,淡淡鸟飞中”(《虞美人》句)的高远,或许最能释放这些体裁的光焰;在美感效应的蕴藉上,人生阅历是寻美的轴线,心灵隐逸是品美的空间,艺术评点是释美的象限,民生国是是唤美的原点,或许“春风曾见昔人游”(《浪淘沙》句)、“一朵芙蓉满扇秋”(《南乡子》句)最能寄托这种美感的清邃与温厚。

图片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局部

来往千载:彪炳史册的文化坐标

长风寥寥,吹走的是万千浮华;黄沙渺渺,陶冶的是纯正足金。公元1322年7月,赵孟頫融入了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赵孟頫逝世后,不仅以庙堂之尊,而被朝廷追授崇高地位,更是作为元朝文学艺术的一代宗师,鹤立中华民族的文化峰巅。面对这位宗师,后人给赵孟頫最通用的定论是:通经济,善诗文,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这六句话、十八个字,高度概括了赵孟頫的为官履历和艺术人生,集中彰显了赵孟頫的思想轨迹和卓越贡献,详尽诠释了赵孟頫的涉猎之广和从艺之精。

图片

(元)赵孟頫圆朱文印《松雪斋》

就为官而言,在宋元历史文化的转折时期,在社会伦理纲常的过度时段,赵孟頫怀着“经济天下”的宏伟抱负,他所擎起的重任是非凡的,他所面对的环境是严苛的,他所放眼的领域是多元的;然而,选择之路并非理想所能致,一腔热血并非抱负可顺达,这其中的跌宕起伏、筚路蓝缕是数不胜数的。尤其是他涉猎元朝仕途的初期,他的每一步前行,历经冰火围堵;他的每一份努力,常致排挤打压。就是在这样的艰难时刻,赵孟頫始终没有放弃,他坚信:官场上“经济天下”走不通的道路,或许在文学艺术的道上有着别样的风景;同时他也明白:一个人只要心底光明,他看到的到处都是阳光;一个人如果心里阴暗,他看到的满眼皆是雾霾。赵孟頫虽历挫折和沉浮,但痴心不改、宏图不移、使命不渝,最后走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顶峰,这份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一心为国、忠诚为民的入仕情怀,值得每一个为官者对照反思。

图片

赵孟頫《诸葛亮像》

就构成一代宗师的核心要件而言,赵孟頫按照自己的选择,走出了一条真正属于他的历史之路,他的绚丽人生和文艺才华永远定格在元朝的磅礴书页之中。他的书法“赵体立世”后,影响和左右了中国书坛七百多年,而且直到现在仍是被追捧仿效的大网红书家;他的绘画“元人冠冕”后,直接被家人门生、画坛“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和后学者奉为师尊,文人画的最高峰耸入云端后依然高原四起、峰峦不断;他的篆刻“印宗秦汉”后,一直是中国篆刻发展的主流,后世的篆刻大家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和篆刻组织“西泠印社”等无不受其影响;他的律吕“古意同构”后,虽然远没有书画的巨大号召力,但其史诗性音乐的内在价值是不可否认的,这座音乐学的巨大富矿有待进一步开发;他的诗文“别宋入元”后,其深邃的思想、广博的题材、飞扬的文采、唯美的表达,时时被后世文人所尊崇,诗文“元四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或许是继承其衣钵的最忠实的代表。一言以蔽之,面对这位宗师,正如有评论家所言:乱世孕育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英雄,刀光剑影以及万千生命最终成就的是枭雄;乱世也同样会造就匡扶传统、艺以载道的大士,诗书画印以及洪钟大吕最后归一的是文宗。

图片

赵孟頫《重江叠嶂图》纸本水墨画

没有格局,看不清远山;没有理想,看不到彼岸。立足新时代的文化高原回望一代宗师赵孟頫,是为了更好地看清看准他曾经闪耀的文艺光华。现在,属于赵孟頫的时代早已远去,但源自赵孟頫的影响却丝毫不曾褪色。在走向文化自信自强自立的历史之路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并在新时代重新迸发灿烂华彩,这是民族复兴的呼唤,也是时代音符的浸染。

胡正良/文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书法美术评论家,康德哲学研究学者,研究员。

图源互联网,侵删

图片
END
图片

编辑:张睿恬

审核:管云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