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藏穴~藏神定志之穴。令心神藏于肾水的要穴,安神定志。治心悸心慌。疗心境狂躁。

 流浪的半夏 2024-05-10 发布于陕西

神藏穴——足少阴肾经第25穴。

【神藏穴释义】

神,即神灵,心藏神,心主神明。

藏,有隐藏、收藏之义,

  本穴在紫宫之侧,灵墟之上,胸腔为清虚之府,故有玉堂、紫宫诸名,譬如人居清静之地。则神识为之清朗,犹神灵内守,得其安居也,故名神藏。

   本穴与任脉的紫宫相平,紫色介于黑、红之间,紫宫,皇宫也。神藏者,心经藏于内。外有肾之精气以藏神。《淮南子》云:“神者,人之守也。”又云“神者,智之渊也。”《道藏》则称:“胸廓为洞天福地。”肾主水藏肾精,精化气交于心神,在胸廓之空中,如同天空中云雾缭绕,清凉九霄之界,因此称之为神封,灵墟 ,神藏等以道家用语命名的穴位,以比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意景。

    足少阴肾经,从足走胸,在胸部有三个学以神灵名字,他们分别是平于第4肋间的神封穴,第3肋间的灵墟穴,和第2肋间的神藏穴。三穴都位于心在胸部的投影,心主神明,肾经属于少阴水,心属于少阴火,水之经气从下运行至此,与心火相交,形成水火既济,降心火,安心神。神封是指心神的封疆,灵墟是指心神的祖宗,神藏是指心神潜藏,三者配伍,潜心阳,定心志,治疗心火上逆,心悸心慌等症。

【神藏穴定位】

定位: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取法:仰卧,自乳头垂直向上推2个肋间隙,该肋间隙中,由前正中线旁开3横指处即是。

图片

【神藏穴功能】

宽胸理气,降逆平喘。

安神定志。

【神藏穴主治】

胸肺部等疾患:

咳嗽,气喘,胸痛,心烦,

呃逆呕吐,不得饮食,烦满,不嗜食,胸闷,

现代又多用神藏穴治疗: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感冒,支气管炎,膈肌痉挛,消化不良等。

【神藏穴治疗方法】

1,针刺疗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胸部。不可深刺,以防气胸。

2,艾灸疗法: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3,按摩疗法:轻轻按揉神藏穴,可治咳嗽、气喘等肺疾。

图片

【临床常见配伍】

1,配肺俞穴、定喘穴、尺泽穴治胸痛,咳嗽,气喘。

2,配天突穴、定喘穴、肺俞穴、膻中穴治咳嗽。

3,配委中穴、尺泽穴、中脘穴治呕吐。

【临证拾遗】

1,一小伙子终日打游戏,导致眼花模糊,反应迟钝,经过拍打神藏穴后,睡眠深沉,随即双眼明光,昏沉消除。

  如《内经》所云:“躁则消亡,静则神藏。”浮躁后,气血就会内耗掉,清静时,精神就会缓缓涌出。

  所以说,唯静能补

2,一位颈项强急,心胸满闷的患者。多方治疗,效果不佳。

经过点揉璇玑、神藏穴。不到一个星期,胸闷消除,颈项活动自如。

  古籍上讲胸满项强,璇玑神藏,璇玑可旋转颈项,神藏能让心烦躁扰熄灭

中华文化认为:

神要藏,欲要淡。道门无为修行。

志要高,慧要开,儒家建功理想。

  若能以

           太冲入世之干劲,为民谋福祉,

           以神藏出世之心,淡泊名利,

如此身心调和,事业有成。何乐不为。

图片

【经论感悟】

《针灸甲乙经》:胸满咳逆,喘不得呕吐,烦满不得饮食。

《针灸大成》:主呕吐,咳逆喘不得息,胸满不嗜食。

《点穴神书》:神藏,与任脉的紫宫相平,这是个安神定志的穴。凡神光外耗剧烈,神藏穴能收之。

   道家修士认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

   李白诗曰:

吾观自古贤达士,

功成不退皆损身。

   又曰:

子胥功高吴王忌,文种灭吴身首分。

可惜了淮阴命,空留下武穆名。

大公谁及徐将军,神机妙算刘伯温。

算不到,大明天子坐龙庭,文臣武将命归阴。

《道德经》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神藏,正是一个令心神藏于肾中的要穴,心肾交泰,长命过百,此穴能收敛神气,是躁病平息。

    有一位商人,身家巨大。整日睡不安心,食不知味,自以为百病缠身。主要是心燥,心神不安所导致。经过点揉神藏穴后,躁气消减,食寝无忧,身心大畅。

  凡身心透支过度者,皆需要按揉神藏穴,以养心神,

 凡急功近利者,也需要按揉神藏穴,以安神定志。

   所谓的藏神,其实就是跟神充电的穴位,神藏穴乃给心疗养的要穴

    所以强身之道,劳身而逸心, 四字而已,逸心就是神藏。

    大多数认为,锻炼身体就会好,但却不知道像打鸡血那样亢奋的锻炼,只会伤身体的,必须像《内经》那样沉密神采,如此锻炼才会收到功效,做事才有德才。

  《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重来?”

  灵墟穴,正是恬淡虚无穴。

  神藏穴,诚乃精神内守穴。

人常揉灵墟穴,神藏穴,内关守元,自然变异气质,缓解灾疾,无难也。

《道藏》:胸廓为洞天福地,意即人心神能藏,自是九霄之上,西方乐土。

正如《无相颂》云: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若是外觅神志,便是迷途盲目人。

古人讲的非常到位,那么如何使狂躁的心境静下来呢?关键还是三观的问题。对人世,人生的一种看法。把任何事情都看得淡一些。当情绪要狂躁的时候,迫使自己静下来。当然有事没事,多按揉一下灵墟穴,神藏穴。内心的境界自然会变化。多看看类似下面图片的景色,会使人心境静下来,使神有所藏。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