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影记】齐地访古迹之十七

 齐民生眼观景 2024-05-10 发布于江苏

【原创影记】齐地访古迹之姜太公祠

  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 800余年的临淄,时有“海内名都”、“东方罗马”之誉。几千年星移斗转,昔日的盛景虽已荡然无存,但那记载着齐国一度辉煌的历史古迹至今却依然存在众多。

  为掌握了解这些文物古迹现状,追探齐国历史故事,寻觅齐文化源流,本人多次踏入齐都故地,继续《齐地访古迹》之篇章,以助更多的人了解知晓齐文化之概貌。

  41.姜太公祠

  姜太公祠位于淄博市临淄城区中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山东省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一处独具齐文化特色的旅游胜地。

  最初的姜太公祠位于前太公泉东侧,今四中院内;始建于东汉永建年间,以后又经多次复修;后因多年失修损坏,只存一间山门。1993年以姜太公衣冠冢为依托重建姜太公祠,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主要由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丘穆公祠组成。

  姜太公,商朝末年人,是齐国的开国元勋,炎帝神农氏后裔;姜姓,名尚,字子牙,一名望;因其先祖被封于吕,故又称吕尚、吕望;太公是他的尊称。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谋略家,是周代齐国的第一代国君,被历代帝王尊封为“武圣”、“武成王”,民间传太公为神上神。著有《六韬》《阴符令录》《金匮》等著名兵书、被称为中国兵学之鼻祖。

  姜太公自幼喜好学道修礼,画阵比战,年长后精研推数之术,善于洞察世事,分析形势,应时权变,被称为德、法、术“三材兼有”。作为周师齐祖,姜太公开创了古齐国800年基业。

  姜太公祠是一处按照中华传统的中轴对称、殿堂庙宇建筑布局的古建筑群,分为六个院落,内有三君殿、邱祖殿、五祖殿、五贤殿、钓鱼亭、道士院等建筑,规模宏大,庄严肃穆。祠内亭台楼阁、回廊曲折;碑石林立,绿树成荫;炉鼎香烟缭绕,清新幽静。

  近些年来,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游人络绎不绝,姜太公后裔纷纷来此寻根祭祖,每年八月初三姜太公诞辰日,这里均举办祭姜大典活动。

  “天齐至尊”牌坊之内,是一处小广场。太公祠大门的门楣悬有中国宗教学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题写的“姜太公祠”四个大字,大门两侧供奉有高大威武的青龙、白虎两星君。

  太公祠主殿内正中供奉着姜太公彩绘圣像、两侧供奉有齐国的第二代国君齐丁公和第十六代国君齐桓公的圣像。殿壁上的壁画,表现了姜太公的生平事迹,主要内容有:姜氏封吕、贫困生涯、弃官避纣、著书立说、渭水垂约、孟津会盟、牧野大战、封齐就国、与莱争丘、严罚不训、周王授权、传子归周。

  姜太公祠东侧是丘穆公祠,是丘穆公100代孙、台湾丘氏宗亲会邱正吉先生1995年捐资修建的。穆公原为姜太公之三子,太公封齐建国而令穆公领镇营丘,其族人遂以丘为氏,穆公则是丘氏始祖。清朝雍正年间,为避孔丘名讳,雍正皇帝下令改为“邱”姓。后来,一部分人恢复“丘”姓,一部分人仍沿用“邱”姓。

  丘穆公祠亦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中轴对称序列,殿堂庙宇布局。主殿为丘祖殿,并有东西配殿、北厢房,东配殿内陈列着姜姓源流考和姜氏宗谱,主殿后面附有小花园整个建筑与姜太公祠建筑风格一致,显得古香古色、协调偕美。

  太公祠后面是太公衣冠冢。衣冠冢墓高28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55米。姜太公在任期间,“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卒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此。表达了齐地人民对姜太公这位齐国的开创者、齐文化奠基人的怀念和敬仰。墓前石坊横眉上的“周师齐祖”更是高度概括了姜太公一生的丰功伟业。

  丘穆公祠东配殿所设姜姓渊源考, 据了解,有46姓氏如吕、丘(邱)、丁、连、崔、高等姓氏都发源于姜氏,而田、连、向、卢等姓氏皆起源于临淄。韩国前总统卢泰愚,曾于2000年6月18日前来祭祖。

  【相关视频】临淄太公祠

    【以下请横屏观看】

特别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