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字】“丘”字即是天然形成的大土堆

 亘心为上 2024-05-10 发布于安徽
在在

今晚来说“丘”字。

“丘”字,在《说文解字》里,许慎言:“土之高也,非人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崐崘东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象形。凡丘之属皆从丘。,古文丘从土。

许慎所言的“土之高也,非人为也”,这里的“非人为也”其实指的是“非人力所为”的意思,所以许慎这句话翻译过来即是讲,这种高土堆,不是人力所能堆起来的。在《说文解字注》里,清代说文学者段玉裁就是这样指出的。

“从北、从一”,说明“丘”字为会意字,这是许慎说解会意字的常规方式。“人居丘南”是说“人居住在土堆的南面”,既然人居土堆之南也就是土堆在人北边,因此许慎说“丘”字“从北”。至于许慎在《说文》里说的“一,地也说篆书“丘底下的“一”象征着地面。有的时候,“丘”字字形底下也会是“从土”,这便是许慎在《说文》中列出的古文“丘”字。

中邦之居,在崐崘东南”,这句话也不难理解,即是说中原之人在昆仑山的东南面。“一曰”这种体例,在前文讲述“疋”字时讲过。对于这里的“一曰”,清代王筠在其《说文句读》里指出:“前说谓丘字会意,此说谓是象形。故加'一曰’。”

然而,许慎对“丘”字的说解对不对呢?

对此,近代学者徐灏即曰:“此字说解未确。盖因字之上体与北同,遂误认为从北从一,又因《山海经》言昆仑之处西北,遂以为中邦之居在昆仑东南。取意迂远,非其指也。《尔雅·释丘》云:'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乃指墟墓言,非丘字本义。许君盖亦知其未确,故又载一说以为象形。然四方高、中央下,为形亦犹未合。丘之形或有四方高、中央下者,而非凡丘皆然也。今按戴侗云:',小山。故其文眂(shì)山而杀。’是也。嶽,古文作,其上为丘字,汉隶'丘’正从丘。岳形高峻,故以小山加於大山也。《尔雅·释山》、《释丘》各自为篇,正以丘为小山之通名,故别著之。

另一近代学者张舜徽先生则亦说:“徐说近是而未尽然也。许书丘篆,当以一曰为本义。金文作,甲文作,皆纯象形。许君拘泥于篆法而以会意解之,误矣。仲尼生而首上圩顶,因名曰丘,用本义也。惟中央下斯能聚物,故《释名·释州國》云:'丘,聚也。’是已。

综合徐灏和张舜徽两位的看法,我们可以知道,在甲骨文、金文中,“丘”字作如下所示字形:

字形正像双峰的样子,其本义就是天然形成的大土堆。正如张舜徽先生所指出的,“丘”字当纯象形字,许慎解为会意字是不对的。传说中孔子因为头顶有凹下去,类似“丘”形的存在,故而以“丘”为名。又由于中央低而两边高容易聚物,所以《释名》又训“丘,聚也”。

关于“丘”字就先说到这。晚安,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