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姑妈妈

 生活料理坊 2024-05-11 发布于江苏

明天是母亲节前两天在浏览涂常青先生美篇时到了《尼姑妈妈个剧本,特编辑分享给大家,在纪念母亲节的同时,想必会给各位带来一些启示

人物:母亲、儿子、媳妇
[幕启:儿子家。屋内陈设桌椅等
[母亲穿戴比丘尼服上
母亲:(敲门:咚、咚)有人在家吧?
儿子:(用腰间的围裙擦着手上)谁呀?来啦。(开门)
母亲:(低头,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儿子:(反感地)嗳,嗳,我们家不信佛,请上别人家化缘去。(关门)真是的,跑上楼来了,我还以为是谁哩。真瞎耽误我的工夫。讨厌!
母亲:(敲门)玉明,你开门,是我。
儿子:妈。(开门)刚才是你?我还以为是哪个皈依弟子走错庙门了呢。你怎么能穿这身打扮来哟。
母亲:怎么,这也见不得人?
儿子:啊呀,那是您的工作服,上我这儿,还舍不得换,要是让熟人看见了呢。叫我往后怎好意思见人呀,快进来呀——
母亲:信奉佛教自由嘛,国家都尊重佛教,有什么不好呢?
儿子:是,好,好。妈,您坐吧,呶,喝茶。
母亲:倩兰不在家?
儿子:听说您要来,上菜市买菜去了。您先歇着,还有两件衣服我去洗洗。
母亲:你忙你的吧。
[儿子下,母亲手里捻着佛珠
[媳妇一手拎着菜篮子,一手提一条大鲤鱼上,用肩膀撞开门
媳妇:哟,妈,您都到啦!
母亲:(站起,双手合十,手腕上挂着佛珠)阿弥陀佛。
媳妇:(扔下鱼,篮子套在胳膊上慌忙地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又觉不妥,放下篮子,磕头,再次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母亲:啊哟哟,起来,起来,施主不必多礼。
儿子:(悄然上)咳。你看看,有没有搞错?这是家,不是寺庙。磕头也不看看地方,她是你婆婆,又不是比丘尼,出洋相。
媳妇:先进山门为师,我就要拜妈妈为师的。
儿子:你不打算和我一起过啦?
媳妇:哼,总有一天,我也要出家为尼的,我看破红尘啦!
母亲:好啦,好啦。妈妈又不是出家之人,做个居士,就图来去方便,谈不上什么收徒的。
儿子:你看,由您老人家带的头,她也不甘落后喽,每天在家烧香吟经、磕头拜佛。弄得家里烟雾弥漫,就跟佛堂似的。我就怀疑,经书上那些古怪生僻字,连我这个大学生都认不周全,她倒跪在那儿叽哩咕噜念得一身劲。
母亲:念经,保佑全家平安,这我赞成。一个人多做些乐善好施之事,就有看不见的功德。

儿子:整个儿一个唯心主义者,庙里的菩萨只不过是人用泥土雕塑的嘛,还指不定是从哪块田沟里铲的。
母亲:玉明,你不信可以,可不许你胡言乱语的。
儿子:本来菩萨就是人做的嘛,大街上有的是,几块钱就能买一个。
媳妇:那叫请,能说买吗?对菩萨不敬,罚你下辈子变小猪小狗,不是人养的。
母亲:倩兰。信了佛,可不能随便骂人哟!(捻佛珠)
媳妇:是,妈。您看我今天为您请来了什么?(从篮子里一样样往外拿)请了猪肉和排骨,请了一只仔鸡,请了大白菜、萝卜、干子豆腐,还请了一条大鲤鱼……
儿子:妈妈天天吃斋饭,你请了这么多的荤菜,合适吗?
媳妇:在家吃,没关系。反正泥塑的菩萨又不晓得的。
儿子:妈,您说媳妇对您老人家孝敬不?
母亲:罪过,罪过。
儿子:(对媳妇揶揄道)你既然信佛,心就要诚嘛,菩萨是无所不在的。
媳妇:就你嘴欠。
母亲:我这次来,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宣传佛教的书籍,(从佛布包里拿出纸书)这是《佛学警世语人生三十最》、《印光大师开示》、还有《三世因果经》、《佛说盂兰盆经浅解》,有时间,你们可随时看看,修修行,有好处的。
儿子:啊哟,妈妈。想得真周到,培养接班人呐。
媳妇:(如获至宝,手在衣服上胡乱擦擦,双手虔诚地接过)我看,我一定好好地看,把它背下来。
儿子:你算了吧,还有这份雅兴。昨天的事,今天就记不住,就怕你没个恒心。
媳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就不信这个邪,我会背不熟?
儿子:拿来,让我看看。(从倩兰手中拿过《印光大师开示》念)“无论在家出家,必需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妈,您说,我们对您孝敬不孝敬?
母亲:(点头)嗯。
儿子:那么,既然我们对您好,上哪儿不好,偏要跑到庙里当苦行僧?这是何苦呢?
母亲:人老了,就怕寂寞。你们知道,妈一生争强好胜,爱发脾气,也得罪过不少人,做过错事。开示上说:“静坐常思己过,闭淡不论人非。” 老了,到庵里修修行,吃吃斋饭,改掉身上毛病,这有什么不好呢?
媳妇:那当然好啦。妈,他这人就是入乡不随俗。每逢初一、十五我在家里烧香吃素,他就是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子的。
儿子:吃素能吃出钱来?
媳妇:妈。(满脸堆笑)这不是嘛,现在商品房价格上涨,每平方米六千多块呢,银行按揭贷款利息又涨了两次,我们这套房一百平,加装璜七十多万呢。我们俩收入又不高,真是愁死了,哪有这么多钱还啊。
儿子:妈,能不能赞助一点儿?您有退休工资,对您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母亲:看来这顿饭还真不是好吃的来。
儿子:妈,您好可别这么说,我这脸可受不住。
媳妇:妈,你不看他僧面,还看我这个佛面。你就支援一点吧,我和您的孙子将永远记住您老人家大恩大德的。
母亲:钱本来倒是有一点儿。
媳妇:嗯?在哪儿?
母亲:我捐修大殿了。

儿子:哎哟妈呀,您怎能做这等天下最傻的事哟?
母亲:这是傻事?不修殿堂,我们上哪儿诵经颂佛去?妈妈现在老了,就好这个,你还反对么?
儿子:(气得直摇头)啧,啧。
母亲:我不但自己捐了,还帮你们代捐了。保佑你们全家平安。
媳妇:我们?你捐了多少?
母亲:伍任块钱。
媳妇:啊呀,妈呀。你把我们一台空调捐了喂。
母亲:我捐的是钱,不是空调。
儿子:真是信佛把你信糊涂了,伍仟块钱,可不是小数目,对于我们来说,那可是雪中送炭。
媳妇:你事先也不跟我们商量一下。
母亲:我又没打算让你们还给我。
儿子:我就是弄不懂,那钱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地下捡到的,怎出手就那么大方?
母亲:钱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何必看得那么重哩?
儿子:金钱不是万能的,不过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您知道吗?我们正处在水深火热的穷日子当中,度日如年哪。
母亲:玉明,你言重了吧。
媳妇:妈,这个忙你一家要帮,瞧着孙子的面,也得出把力,替他攒一点上大学的学费吧,他总是你们夏家的后代。
儿子:是啊,夏家的香火还指望着他哩。
媳妇:我们已经尽心竭力了。
儿子:对,我们尽其所能了。
母亲:你们的意思是:孩子以后上学的费用归我包了?
儿子:这不为难你吧?
母亲:你们请我来,是赴鸿门宴喽。
儿子:看您老人家说的。其实,我们也是被逼无奈,才把这副光荣的担子交给您来挑的。
母亲:妈妈只怕是力不从心哦。
儿子:您不是还有退休金嘛,再向当家师借借。人总会是有办法的。
媳妇 :就算我们向您老人家借的。日后一定还给您的。
儿子:是啊,等您老了走不动的时候,总还指望我们来侍候您吧。
母亲:我有那个福气?我看我该走了。想要退休金,上庵里去取吧。
[母亲起身欲走
媳妇 :嗳。妈,您怎能现在就走,这饭还没吃呢?
母亲:你那荤菜,我可吃不得。(下)
儿子:这都怪你,怎么能这么操之过急呐?瞧,气走了。
媳妇 :那我们执行第二套方案,走曲线救国之路?
儿童:对,还不不赶快去送送?
媳妇 :妈——您等等。让我们送送您老人家。

[媳妇下,儿子随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