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个问题看新质生产力

 老友茶馆 2024-05-11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在和朋友探讨用人问题时,我曾经听到过三种不同的问法:第一种问法,应该怎么去管人;第二种问法,应该怎么去组织人;第三种问法,应该怎么去领导人。“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三种不同的问法背后,隐藏着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第一种问法,提问者认为人是被管理的对象,就像对待车间里的机器一样,没有什么感情色彩。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人不过是管理者去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无论制定KPI还是OKR,都是为了提升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跟如何制定管理制度和被管理者无关。

第二种问法承认人的独特性,假设把企业中的员工看做一个整体,需要通过一定的排列组合形成合力。在这种思维下,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站在互为补充的角度来组合。管理者就像唐僧,如果团队里面已经有了一个孙悟空,就不需要再聘用一个孙悟空,而是聘用一个更便宜的猪八戒。

第三种问法体现出对人的尊重,把人看作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来看。管理者通过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看问题,满足他们的情感和需求,最终实现领导的过程。在这种思维下,每个人被赋予了平等的人格地位,被管理者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单向地执行命令。

重视目标和效率的人喜欢用第一种方式思考,在他们眼里,人分为听话的和不听话的,能干的和不能干的。对于听话的和能干的,就给他们奖赏,反之就给他们处罚。不过这种方式看似简洁高效,实则蕴藏了很多风险。

这种管理方式在传统的制造业中经常会看到,无论是泰勒的科学管理,还是盛行一时的全面质量管理,都把人的工具性放在首位。譬如全面质量管理中讲“人、机、料、法、环”就是把从事生产的人员、制造产品的设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要素放在平行维度里统筹考虑。在这个过程里人和机器都是效益的函数,和没有生命的工具并没有什么不同。

把员工看做工具的管理者很难有同理心,他们往往只考虑硬性规定,从不考虑员工之间体力、智力之间的差异。他们只是把企业目标、生产效率、利润率作为目标,一切决策都围绕着这些目标来转。该加班加班、该裁员裁员,纪律严明的同时,疏离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感情。

第二种问话方式体现出一种整体和系统思维,不是用绝对的尺度去衡量所有人。在这类管理者眼里,每个人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各有各的用处,不像第一种管理者,动不动就在企业搞个末位淘汰。这类管理者认为,体力弱的可以记账,脑子笨的可以拉车,神经衰弱的可以站岗。虽然每个人都不完美,但是通过组合形成一个完美的组织。

在这样的组织里面,有的人是依靠优点生存,有的人却可以靠缺点生存。就像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但是却比孙悟空更忠诚、更好用。正因为如此,这样的用人方式更加强调动态管理,被管理者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竞争的环境中。不过当组织结构和人员特点相结合的时候,双方都会被相互限制,很难根据外部环境做出调整。经常会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一旦孙悟空离开了取经队伍,猪八戒就很难发挥自己的特长了。

第三种问话方式更人性化,能够体现出对被管理者人格的尊重,既没有把人看作工具,也没有把人看作可拆卸组合的有机体。当下讲新质生产力,强调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这些要素有一个共性就是需要发挥人的创造性。

人的创造性从哪里来?一是要有创造能力,二是要有创造动力,在此之上还要塑造能培养人们能力、激发人们动力的环境。这种环境单纯依靠严格的管理是管不出来的,靠排列组合也是排不出来的,只有通过领导力的提升才能实现。

如果一个老板要求科研人员每天汇报时间怎么安排,经费怎么使用,科研人员也就失去了创造性,甚至失去了创新的动力。有些创新具有非常强的目标导向,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组织来实现,但是大多数颠覆式创新往往建立在人们的兴趣之上,通过自由探索来实现。

新质生产力既不是单纯的科技创新,也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而是将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最终成为先进生产力。很显然,这样的一种生产力形式和传统的分工协作有着很大不同,它需要各领域深度理解和协同。这种协同是很难依靠制度“压”出来的,它需要各方相互认同,相互融合。可以说,要实现新质生产力,生产力的组织者必须要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变给予“压力”为给予动力。

实现新质生产力对人有着更高要求,它要求人既具有创造力,还具有执行力,最终还要具有鉴别力和购买力。如果一项创新得不到市场认可,或者消费者缺乏鉴别和购买的能力,也无法实现生产力的最终落地。

简单的一句话,能够看出不同人的思维模式。

 *文章版权归作者刘辉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