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古玺印集大成者”《十钟山房印举》主人陈介祺斋名由来——11件国宝级西周春秋编钟的首次高清拓本出版完美细节!

 攒菁堂 2024-05-11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图片

虢叔旅钟、邢人钟、仆儿钟、兮仲钟……

这11件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青铜编钟,是“清代金石学第一人”陈介祺毕生所藏,取其整数,得名“十钟山房”,因此,“十钟山房主人”便成为陈介祺的“代名词”,伴随一生。

最著名、最熟悉者,便是以其命名的《十钟山房印举》,10000余方玺印被视成中国印谱之冠,称为印学之宗!

它不仅开启了藏印家拓古玺印谱的先河,开创了古玺印谱新的编辑体例,还是陈介祺一生中耗费功力与时间最多的巨著,代表了陈氏在古玺印收藏方面的巅峰成就。

图片

《十钟山房印举》

来源:中国嘉德2019春季拍卖

那么,“十钟山房”藏钟到底有哪些?

陈介祺为何将它们视若珍宝?

铭文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文字呈现怎样的风格演变,

精美的纹饰有何意义,

历经百年的它们又何去何从?

它们中除一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外,其余皆被日本泉屋博古馆收藏,想一睹真容,实为不易。

陈介祺所藏传世古器物拓本的“天花板”——《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完整收录14张、11件编钟拓本。

今天,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读这批极具特色与价值的礼乐编钟,足不出户,即可领略陈介祺的毕生之爱!

《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

(全四册)

典藏版 限量200套

售价:2280元

普通版 限量600套

售价:1868元(82折)

👉 点击跳转购买👈

图片

铭文描述作器者颂扬天子伟大的嘉惠,铸造此器追怀过世且享有美名的父亲釐伯,永久保存。

图片

西周中期

通高25.1厘米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西周中期,金文趋于方正,结体疏朗整洁,线条粗细均匀,不露锋芒。铭文中偶见方圆形状的团块笔画或字形,是早期风格的延续。

图片

编钟的篆间饰斜角云纹,隧部饰大云纹,右鼓以鸾鸟纹为基音点标志。

图片
图片

铭文讲述了一个叫虘的人铸造宝钟,用于祭祀孝敬己伯、祭祀大宗祖宗,用来娱乐要好的宾朋,将永远宝藏,传承先辈优良传统。

图片

西周中期

通高44.9厘米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相较与前一面编钟,西周中期后段的金文用笔意蕴愈加明显,布局疏朗,风格典雅平和。而该器铭文字形大小均衡、用笔匀称,体现出浓厚的书写意味。

图片

其纹饰亦多样,篆间饰有斜角云纹,隧部饰有大云纹,右鼓以涡纹为基音点标志。

图片
图片

铭文讲述邢国人对先祖、先父的美德与业绩颂扬,激励自己不敢懈怠,铸造宝钟传承父祖美德。

图片

西周晚期

通高64.4厘米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西周晚期的金文趋于成熟,字形结构、排布更加自由,风格呈现多样化,彰显出大篆成熟时期的特征。

这件铭文结字长短变化不一,章法随形赋势、纵横有致,多用圆笔,整体规整平实。

图片

其隧部饰有两只夔凤纹,栩栩如生。

图片
图片

铭文讲述兮仲制作钟,用来纪念丰功伟绩的先父、娱乐有社会地位的人,子子孙孙永宝藏。

图片

西周晚期

通高40厘米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与同为西周晚期的邢人钟相比,兮仲钟铭文铸造较细,整体呈现流畅柔韧、秀丽规整的面貌。

图片

而篆间饰大小相间的重环纹,隧部饰夔纹,右鼓以鸟纹为基音点标志。

图片
图片

该钟出土于乾隆年间寿光纪台,经李廓、刘喜海、陈介祺递藏。铭文讲述纪国国君作此宝钟。此钟甬上有环,是难得的古器。

图片

西周晚期

通高26厘米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短短六字铭文,反映出西周晚期金文整饬规范的面貌。

图片

此钟阔腔有干有旋式,枚较长,旋上有套环。甬饰环带纹,饰重纹,篆间饰斜角云纹,鼓部饰大云纹,右鼓有鸾鸟纹基音标志。

图片
图片

此钟是西周晚期楚国国君熊渠所铸,是目前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楚国铜钟,全世界仅发现4件,陈介祺收录3件。

图片

西周晚期

通高53.2厘米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图片

西周晚期

通高44.1厘米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图片

西周晚期

通高36.7厘米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与西周晚期金文不同,三件铭文字形偏长、用笔挺拔细劲、率意随性,已有春秋金文的风格,是极具楚国色彩的文字。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器旋饰目雷纹,篆间饰两头龙纹,隧部饰交叠式雷纹,右鼓以鸾鸟纹为基音点标志;

图片

也有以象纹为基音点标志。

图片
图片

此编钟全套共有8件,文献仅见7件,现仅存5件。传世虢国具铭青铜器不多,唯此钟铭文较长,对研究虢国历史、周代礼乐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图片

西周晚期

通高36厘米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其铭文结字率拙朴实,修短相杂,排布匀称,自然圆浑,呈现出苍茫雄厚的艺术风格。

图片

甬上饰环带纹和重环纹,旋部饰目雷纹,篆间饰默目交连纹,隧部饰鸟体式花冠夔龙纹。

图片

铭文描述春秋徐国仆儿作钟,用于歌颂先祖、先父的功德。

图片

春秋晚期

通高22.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春秋晚期的金文字形瘦长而工整,笔画流畅,竖笔往往长垂而迂曲,庄重而又典雅。

图片

编钟的长腔透雕钮浅于式,钟体狭长,枚呈螺旋形,长方形钮,有透空的螭形座,于口呈弧形,有铣。舞部、篆间和两乐均饰浮雕状变形龙纹,鼓部饰一组较大的浮雕状变形龙纹。

图片
图片

铭文讲述越王对作器者弘扬道德、辅佐王室的赞誉,希望可以长寿康乐。为感激越王的美德与嘉勉,铸造此钟,以求万年永宝。

图片

正面

图片

另面

战国早期

通高18.6厘米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形成齐、楚、燕、晋、秦五大诸侯国,各诸侯国文字一方面承袭宗周大篆,一方面演化出各国独特的文字样貌与书法风格。

该器铭文极具楚系文字特色,结字颀长,字形流美遒婉,空间排布宽松,行列疏朗,用笔纤细,为小篆演变奠定基础。

图片

图片

编钟低枚饰纹,钮上饰双头夔纹,篆间饰三角夔纹,鼓部饰八条蟠曲龙纹。

图片

《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

(全四册)

典藏版 限量200套

售价:2280元

普通版 限量600套

售价:1868元(82折)

👉 点击跳转购买 👈

《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

首次面世 国家图书馆藏

陈介祺传世古器物顶级拓本

1200纸、850余件、5大类、50种

解读文字、纹饰、传拓魅力

1. 本书原装40册,现分订4册,收录拓片1200余纸,器物850余件,分为商周青铜器、两汉铜器、铜镜、造像、泉范5大类,涵盖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用器、兵器、杂器50余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 所收拓片上迄商代,下至清代,从商周秦汉金文、汉代篆隶、北朝隋唐楷书,呈现2500年文字发展演变;类型多样纹饰为考古学、设计学、美学研究提供巨大资料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 多次比对原物上机调色试样,原色、原大、原貌完整再现百年传拓技艺。
图片
多次上机试样调色与实物(右)整体对比

图片
多次上机试样钤印细节(左)与实物(右)对比



图片

多次上机试样(左四散页)与实物(右册页)对比

4. 著名古文字专家曹锦炎教授主持整理工作,拓本器物名称、时期、铭文、钤印等信息全著录。
图片
5. 特种纸印刷、裸背精装,高度还原拓本墨色层次、钤印色泽、拓本字口细节、纸张纹理、磨损痕迹。
图片
图片

裸背精装,可180°摊平

图片
图片

拓制墨色层次高度还原

图片
图片

即使再细小的笔画也层次清晰

图片
图片

纸张纹理细节清晰可见

《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书札》

首次整理

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金石亲笔书札

120通、460纸书信

《传古别录》“母本”再现

藏古、鉴古、释古、传古

解密陈介祺多面人生

1. 收录120通、460纸陈介祺致清官员、金石藏家潘祖荫,篆刻家翁大年,著名古董商苏兆年、苏亿年,官员李福泰,金石友人王孝禹,姻亲徐会沣及亲友书札。
图片
图片
图片
2. 传拓真经《传古别录》“手稿母本”再现,见证陈介祺藏传古实践与理论,晚清金石学研究重要史料。
图片
图片
3. 楷书、篆书、行草,陈介祺书法艺术特征及审美价值高度体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研究馆员曹菁菁完整梳理并全文释读。
图片
图片
5. 原色、原大特种纸印刷、裸背精装,520页展现晚清金石交游盛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您可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