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艺术万年史-410》亚洲当代建筑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4-05-11 发布于上海

亚洲当代建筑

亚洲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当代建筑的发展也不平衡。亚洲又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大陆,有着自己深厚的建筑文化根基,因此,亚洲当代建筑更有着与欧、美不同的特色。一般而言,凡是与欧、美因地域接近,或交往频繁的亚洲地区,其建筑受欧、美现代建筑的影响较大,往往出现混合型的建筑。如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凡是自我封闭或交往极少的亚洲地区,其建筑的民族特色、地区特色较强。80年代后,亚洲进入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其建筑日益趋向多元化的局面。

当代亚洲的建筑,不论从建筑思潮的活跃,流派的兴替,还是从建筑的规模、成就等方面看,还是以中国和日本更为突出些,也更有代表性一些。

1.中国建筑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建筑文化,创造过举世瞩目的建筑作品。其突出的是宫殿、陵墓、坛庙、交通和军事设施。如北京的紫禁城宫殿、明清帝王陵墓、山东曲阜孔庙、赵州桥、万里长城以及近代的中山陵、中山纪念堂等等。中国的现代建筑从何时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紧接着是三年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知识界又开展了思想改造运动,中国社会处于半封闭状态,同西方的交往交流几乎断绝,因此,中国当代建筑除了初期受苏联的一些影响外,基本上是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直到80年代后才有所改观。

80年代以前,中国建筑基本是强调适用、坚固、经济、适当美观,吸收现代建筑的某些方法,重视发扬地区特色和民族风格。50年代的较重要的建筑作品如重庆市人民大会堂是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北京地安门宿舍是大屋顶的式样。北京的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是尖圆顶,北京的天文馆采用构件形状和装饰纹样以突出民族特征。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出现的北京"十大建筑"(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中国美术馆、华侨大厦)也都是强调民族风格的建筑。其中民族文化宫的中央塔楼,自地面起13层,高60米,双重方形攒尖顶,盖以绿色琉璃瓦,色彩明快,造型坚挺,是高层建筑运用民族形式的尝试,民族饭店高12层,是中国第一座装配式高层框架结构。这个时期也试验过现代建筑的薄壳结构和悬索结构。如上海同济大学学生餐厅的大厅,是运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联方网架建造的。重庆宽银幕电影院的观众厅是由三个筒形薄壳作顶,正面五个筒形薄壳成簷,设计了全新的影院形象。这是当时运用新结构、新技术的代表作。1961年建成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圆形的比赛大厅,直径110米,其屋顶便是用悬索结构建造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国内的大型建筑很少,但我国在外国援建的项目却不少。如阿尔及利亚的展览馆、几内亚的人民宫、斯里兰卡的国际会议大厦、塞拉利昂的体育场等等。出现了考察这个时期的中国建筑不是到中国,而是到中国国门之外的奇特现象。

70年代末期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转折期,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大发展时期。在新时期,中国的国门开放了,对外交流交往日益频繁,中国建筑思想摆脱禁锢,显得极为活跃,现代建筑真如雨后春笋般地从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冒出来。城市住宅建筑热潮、旅馆建设热潮,古建筑修缮、重建热潮,桥梁车站建设热潮,纪念性设施建筑热潮等,简直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交叉出现,其建筑的风格、样式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城市住宅建设,在1982-1984年两三年之间,光北京、上海就有数万座高层住宅落成,实行市场经济为主的方针后,各地房地产开发更是如火如荼。别墅式、花园式等住宅区几乎在各城市都有建筑,旅馆建筑方面,代表性有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上海的龙柏饭店、广州的白天鹅宾馆等,古建筑的修复和重建的如西安青龙寺、四川江油县太白楼、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南昌的滕王阁等。还出现了一批仿古建筑。如北京的琉璃厂,天津的文化街等等。

新时期的建筑有的强调民族特色,如广州白天鹅宾馆采用当时国际上流行的四季厅,构筑了"故乡水"室内水景,将现代建筑和江南园林建筑结合,洋溢着中国传统气氛。有的讲究与当地的文化背景一致,如沈阳新乐遗址,以现代结构的几何体创造了原始古朴的形式。四川自贡恐龙馆以巨石形体为基调,有种粗犷、浑厚的形象感,与展览的内容和谐一致。有的注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浑然一体,这既是中国园林建筑的传统,又有现代有机建筑的色彩,如上海的龙柏饭店的造型新颖,但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那重建的黄鹤楼、滕王阁又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式的楼阁了。

2.日本建筑

在亚洲,日本的现代建筑起步较早,成就也较突出。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即出现了现代建筑。本世纪50年代,丹下健三的"广岛和平中心"(1949-1955),前川国男事务所设计的神奈川县立图书馆和音乐堂(1956)等,就是日本现代建筑趋于成熟的标志。

60年代,日本在长期仿效西方的建筑理论和方法后,随着日本现代建筑的成熟,出现了建筑的"新陈代谢"理论。倡导者是黑川纪章、丹下健三等人。其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旧的消亡,新的生长。建筑也不能是凝固的,应该是成长、变化、衰竭、再生长,周而复始。因此,他们提倡建筑的"插挂式""立交式",根据"再生率",设计的作品应随时可以更替、加减,以适应变化的社会和人的变化的需求。

丹下健三的日本山梨县文化会馆(1966)就是"新陈代谢"派的代表作品。这个会馆是个长方形的平面,由16个直径5米的钢筋混凝土圆筒把各层平面托起来。16个圆筒分成四排,每排四个,在圆筒之间架设各层房间,房间可以自由交换。房间不够,可以继续加高圆筒,再添加楼层。每个圆筒的内部又是安置楼梯、电梯及其它服务性设施的空间。这个8层楼的建筑,要求的技术很高,是高技派一类的作品,而日本传统文化的特征很少。

这个时期的日本建筑的风格、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前川国男的东京文化会馆(1961)有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的味道;吉田五十八的罗马日本文化会馆(1962),其排列的廊柱和错落的深簷,更多地反映出来的是日本传统造型的效果;大谷幸夫的京都国际会馆(1966-1973),其造型近似日本神社的叉型架,又象"合掌"。因为建筑是国际会馆,故这造型有其象征意义,比喻对国际合作的欢迎和希望。空间丰富多变,具有流动感,被誉为60年代的杰作,有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为了迎接1964年在东京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也是有名的杰作。其造型奇特,并用悬索结构构造。它是日本传统和创新的巧妙结合。许多奥运运动员反映,在这体育馆内比赛,不仅能消除紧张感,而且在心理上能得到振奋,可见其建筑的独特之处了。日本为多地震国家,为了安全,一直限制建筑的高度,由于建筑的防震理论和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1963年日本废除了限高的法律,高层建筑也在这时期相继出现了。

70年代以来,日本的工业、经济和科技发展跃居世界前列,随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增强,日本建筑也从单纯学习西方而转为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突出民族风格的方向发展了。如黑川纪章设计的东京中银舱体楼(1972)、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1977)等,就有明显的日本传统特色。丹下健三这时期也有东京草月会馆(1974-1977)等建筑作品问世。矶崎新设计的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1970-1974),外观像堆放立方体框格,它是日本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现代与传统并存,现代与传统结合,是日本直到80年代以来的建筑艺术的基本格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