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遇四怪(上篇)

 福兴堂图书馆 2024-05-11 发布于河南

​夜遇四怪(上篇)

清朝中叶,河北大旱,干得地裂大缝,庄稼颗粒无收,人们吃水都困难。地方官员加急上报,朝拨下了钱粮救灾。却被那些贪官亏吏层层盘剥,到百姓手中时只剩下些秕谷糠皮,但该交的捐税却丝毫不减,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

在河间府有一个人,姓张,父母都已去世。妻子姓李,为他生下一双儿女,尚在年幼。张家自己没有产业,租了村里王财主几亩地,日子过得挺紧巴。碰上了荒年,一家人吃了上顿愁下顿,眼看就要断粮。夫妻二人一商议,与其在这饿死,不如去逃荒碰碰运气。夫妻二人收拾收拾,老张准备了一条扁担两个箩筐,一头挑着儿女,一头挑着铺盖。老张媳妇将家中仅有的一些粮食做成饼子,包成一个包袱背在身后,一家人便上路了。

一路上满目荒凉,赤地千里,有的地方还饿死了人。一家人饥一顿饱一顿,一路上吃了不少苦。

这一天,一家人正往前走着,迎面走来一个老人,须发皆白,大约六十岁上下年纪,身体却十分矫健,行走如风。老人来到他跟前,躬身道:“小哥,有口水喝吗?”老张连忙将腰里挂的水葫芦递给老人。老人拔下塞子,仰面喝了一通,摸摸嘴道:“唉啊!渴死我了。好几里地一个人都没看见,没地方喝水去。大热的天,你们这是去哪啊?”老张答道:“逃荒去!家里一粒粮都没有了,没办法啊!”老者道:“我看你们也累了,歇会儿如何?”老张一看妻儿也确实疲乏了,就说:“歇会儿吧!”

二人来到路边一棵大树下,席地而坐。老张媳妇将两个孩子安顿好,从包袱里取出了几个玉米面饽饽和几块咸疙瘩。老张拿起一个玉米饼子递给老人道:“我们也没别的,您老要是不嫌弃,一块吃点吧!”老人连声称谢,道:“唉,赶了这大半天的路,我还真饿了。”也不客套,接过饼子,拿了块咸菜就吃了起来。等老张一家一人拿一个饼子后,包袱里只剩下一个了。一会儿的工夫,老人就将这张饼子吃完了,眼睛又看了看那最后一张饼子。老张看老人没有吃饱,就拿起最后一个递给老人道:“您老再吃一个吧!”老人连忙说:“这怎么好,这怎么好!”但并不拒绝。不一会儿,一张饼子又吃完了。老人道:“这回吃饱了!这人一老了就没出息了,喝了你的水又吃你的东西,这怎么好意思!”老张道:“您别客气,出门在外都不容易,您老这是去哪呀?”老人道:“我居无定所,云游天下。你要去哪啊?”老张道:“谁知道呢!只望找一个能吃饭的地儿,哪知到哪都一样。唉!老天爷不让人活啊!”老人也叹道:“世道纷乱,民不聊生啊!我为你指条明路吧。”说完用手指着南面道:“你们一家一直往南走,看到车上树、牛上房的地方就停下来,定保你衣食无忧。你宅心仁厚,必有福报。只是找到那个地方后,一切小心。晚上要当睡不睡,当出不出。谨记谨记!”说罢老人站起身来,从衣服中拿出一把小铲子,用铲子铲了几下地,只见铲出的坑中现出一块银子来。老人拾起银子递给老张道:“这个给你作盘缠吧!”说罢飘然而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