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川诗刊】邮箱来稿14期

 宁川诗刊 2024-05-11 发布于福建

征稿启事

《宁川诗刊》纸刊由宁川诗刊编辑部主办,九天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3期开始征集,投稿须知:

1、诗一组(欢迎二十行以内),简介,入选寄刊1本25元(平邮)。

2、诗联盟群体投稿栏目,每人1一3首,清晰原图照片、简介,寄刊1本25元(平邮)。

3、封面人物,欲上刊与主编姚世英联系,微信号:

ysy18859321772。

4、投稿邮箱:

429009336@qq.com

本期入选作品

园丁(组诗)/洪佑良

耕作光阴的父亲(外二首)/蒲阳河

那些痛,扎根了(组诗)/胡庆军

门前的红灯笼(外三首/柯良才

春天的审视(外三首)/康柏

海铺老桥/胡光贤

清明的雨(外二首)/刘晖

乞食/刘训军

给我生命的女人(外一首)/王军

面具(外一首)/王国己

农民(外二首)/曹福章

人性的归属(外二首)/白一丁

仙人掌(外一首)/钟世韩

今天还有雨(外一首)/范宝林




邮箱来稿

园丁(组诗)

文/洪佑良

园丁

园丁在花园里劳动

春风格外黏人

缠着他的衣襟,和

一头漆黑的头发

园丁没有理会

他挥剪将斜出的枝条修剪

手法娴熟,一丝不苟

额头上沁出细细的汗珠

护花的棚子里坐着一位女人

一直在看园丁劳动

她比那些含苞的花

更能感受春风的暧昧

她旁出的心思

是园丁看不到的

也是园丁修剪不了的

木耳

树的灵魂

替树以另一种形式活着

雷击,山火,冰冻

最终栽倒在暴风里

高大的身躯砸下去时

大地猛地一震

那是一座山剧烈的痛

被裁成一截一截

丢弃在阴暗的沟里

风雨怜悯,阳光眷顾

树的内心醒着

那些木质的耳朵竖起来

倾听人世嘈杂的声音

锁和钥匙

锁和钥匙

是一对前世的冤家

锁闲置了

钥匙必定荒废

相互厮守了一辈子

彼此折磨了一辈子

让我想起

一些人的婚姻

钉子

一头尖锐,棱角分明

另一头顶着一个圆柄

如同他戴着的安全帽

在这片新建的城区

高楼正在施工

农民工捏着一枚钉子

要把它契入高楼的墙中

他挥动手中的锤子

用力一下一下砸着

钉子一点点契入墙体

成为高楼的一部分

农民工挥汗如雨地干着

他看着手中的钉子

想想自己这些年的努力

心里陡然有了一些底气

三月

所有的叶子都缓过绿来

风一次次刨去残留的寒

三月身上薄薄的纱衣

像是从旧时间箱里翻出来的

那么多的碎花缀在上面

天空的帽沿压得很低

鸟不再拘谨

它放肆的鸣叫从树梢滚落

激起一簇簇唐诗的韵律

孩子们放飞的风筝

把三月弄得晕头转向

一只调皮的燕子

是三月暖暖的小心脏

它就要破壳而出

作者简介:洪佑良,中国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光明日报》等报刊。出版诗集《岁月深井》《雅歌浏阳》《时间的缝隙》,散文集《浏阳名胜》、《唱歌的石头》。

耕作光阴的父亲(外二首)

文/蒲阳河

往事的石拱桥下

淌着时间虚拟的河水

日夜作响的拍打声

清澈而又真实

流年的眼神一瞥

父亲牵着老黄牛

正好走过故乡的春天

扛在肩上的犁耙

散发出泥土的芳香

引得几只布谷鸟

叫声愈发响亮

岁月一眨眼

光阴顺着犁耙滴落

一粒粒记忆的种子

生根,发芽

一片又一片荫凉

遮住父亲的辛劳与牵挂

故乡的春天

最先返回的

是婆婆丁,妈妈棵,小鸡草

这些季节之外走散的亲人

接受了二月捎来的善意

泥土与村庄顿时轻泛起来

杏花,桃花,梨花

争相传递着大雁的口谕

无声的欢笑

扇开蝴蝶的翅膀

太行山换上一件绿色风衣

没问踏青的人是否来过

整地,开畦,浇水

时间刚把父亲忙碌的身影

认做开春播下的第一粒种子

春归故里

野草,野菜,野花

微风一吹

野地里,那么多

野孩子冒出来

他们。像极了

失散多年的兄弟

父亲拎着锄头赶过

母亲挎着篮子寻过

我赶着羊群撵过

如今,跟随春天归来

他们似已不记得我

作者简介:蒲阳河,河北保定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中国作家》《诗选刊》《星星诗刊》《当代诗人》等多家报刊发表过诗歌。出版诗集《静静的蒲阳河》《舟游蒲阳河》两部。

那些痛,扎根了(组诗)

文/胡庆军

小寒时节

白色的轻雾升起。小路的尽头

那些想想就很好的事情

以及一些触手可及的

被风干了的生活

或许用一生才能一一想起

树枝上一片叶子也没有了

一群喜鹊,在枝头静立

让冬天安静下来。从一朵梅花边

开始,二十四番花信风开始纷至沓来

从小寒到谷雨,一些至理名言

书写在流转的节气中,如半阙的韵

在风里流淌,更靠北的地方

已经白雪覆盖,我用一炉炭火

迎合小寒时节的尺度和坐标

如今,们把日子拉得很长

然后不慌不忙地和故人说着话

听小时候的自己来轻扣隐形的门

在北方的冬季 有一种冷叫晒太阳

阳光很干净,眯着眼睛的老人

说那些自己也记不清的人和事

细碎的语言开始分行,刻在他们的额头

一部无言的编年史,穿越

阳光。丈量着北方冬季的厚度

用乡村纯朴的哲学支撑出了真真假假

董家的姑娘要嫁人,葛家的媳妇不懂事

老苏头住院了,宋阿婆去儿子家过冬了

落叶在他们的述说里飘零

墙根下,路边,有阳光的地方

那些老人说着家长里短或者回忆着青春

穿的暖了吃的饱了,便是真正的好日子

他们说的最多的莫过于曾经的点点滴滴

说累了,他们都会抽几口自己卷的旱烟

冬阳下,一声咳嗽也会丰富北方的冬天

在北方的冬天,有一种冷叫晒太阳

有一种暖,与乡村的冬日的风重叠

风吹透骨骼,织成一层一层时间之上的帷帐

空气都是痛的,呼吸都是痛的

白天是痛的,夜晚是痛的

阳光照射的地方是痛的

月辉洒落的地方是痛的

   

流水是痛的,花草是痛的

潜在泥土中的记忆是痛的

枝头孤栖的小鸟是痛的

季节是痛的,成长是痛的

离别是痛的,相聚是痛的

迷茫与绝望是痛的

幸福和日子是痛的

  

交织的生命鲜艳或者暗淡

那些知道和不知道的

划出长短不一的轨迹

如若干年之后所剩的一堆黄土

那些痛,就扎根了

作者简介:胡庆军,1969年出生,现居天津滨海新区大港。作品散见于《星星》《天津诗人》《诗刊》等文学期刊和多种文学选本,著有诗集《走向成熟》《远去的风景》《点亮一盏心灯》《站在时光的边缘》等多部。

门前的红灯笼(外三首)

文/柯良才

看过许多形状的云

吹过许多地方的风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偏爱

故乡的云,故乡的风

和故乡的酒

村庄还在,小河还在

屋顶的炊烟不在

悄声而来,悄声而去

挂上两盏红灯笼

照亮回家的路

回乡的路

乡音跟着河流,走向远方

村庄的云,没了翅膀

垂直落下

镰刀,坐在墙角

很久没有开口了

去年的落叶还在嘲讽

田间的新草已在抽芽

岁月,偷走火柴

屋顶的炊烟,留在了过往

回乡的路,成了送别的路

脚印一行,泪水一行

村庄的夜

村庄,还是老了

一间间黄砖房

在野草疯长里

脱落

门环日渐模糊

铜锈一寸一寸剥掉

住在屋内的人

或许忘了上锁

或许根本用不上

老屋不语

夕阳不语

上了年纪的脚步

自言自语

村庄的夜

是清静的,也是安稳的

一颗星星

挂在头顶的上空

守护着

就如多年前,竹床边

摇着扇子的母亲一样

他把月亮装进了盆里

路过的河水

飘走的云朵

一遍遍喊着

让他重回大山

与蛙声一起,搬来

母亲坐过的老藤椅

掏出那些城南旧事

放在白色的火焰里

烤一烤

月亮,穿过海底的暗礁

慢慢地走来

他用木盆盛满水

把整个月亮装了进去

作者简介:柯良才,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西省楹联学会会员,九江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华辞赋》《中华诗园》《中国教师》《中国诗歌》《中国汉诗》《青年文学家》《青年诗人》《山东诗歌》《河南诗人》《天津诗人》《淮风诗刊》等期刊。作品入选《2018年中国散文诗精粹》《2023年中国年度诗歌选》等多种文本。

春天的审视(外三首)

文/康柏

最终还是迈着急促的脚步

随着一声响彻夜空的春雷悄然而去

今夜,我必须要重新审视自己

就像冰雹审视春天

午夜,窗外的雨声恰似万马奔腾

企图殊死一搏,再次主宰春天

那些娇柔脆弱的花朵

拼命的呼喊,可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在这薄情寡义的世间

一场酝酿许久的雨,早已告知春天

往日的柔情似水,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立春

请原谅,我没有盛装相迎

狂风依旧肆虐着我独寂的灵魂

花儿、草儿、鸟儿

毫无准备。若不其事的做着美梦

狂风依旧撕扯着寒冬脆弱的神经

春天踏着舞步悄无声息的来到人间

或许,世间太过煎熬

等不及春天的正式邀约

已经是春天了,确凿无疑

或许时间难以置信。每一朵梅花

都在悄然抖落身上的积雪

在一缕不经意的春风中,寻回自我

天空与天空下的栅栏

天空,接纳所有的告白

一只大雁,从南方飞往北方

又从北方飞到南方

画眉鸟,鸣声清脆

啼鸣,展开了黎明的翅膀

夕阳坠落西山,鸣声

沉入梦乡

桃花、荷花,还有菊花

怎会在同一时间盛开

傍晚的夕阳染红了天空的脸蛋

纯洁的白雪,代替了所有

不善的言辞

新年的钟声

期待,又习以为常

唯愿第一响烟花绽放夜空后

所有的事与愿违也随之

消散在无穷的星空

一朵花与一朵花重逢

一阵风与一阵风相拥

新年的钟声已敲响,娇羞的花儿

正在着装打扮。阳光就要冲破云霄

拥抱春天,拥抱今年的如心所愿

作者简介:刘平贵,笔名康柏,90后,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诗歌学会会员,金沙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贵州诗歌》《茅台》《乌蒙文艺》《诗传播》等纸刊,有作品入选《2022年中国诗歌年选》《新时代·新青年2020年优秀诗歌年选》等选本,出版诗集《阳光缝补生命的裂缝》,偶有征文获奖。

海铺老桥

文/胡光贤

老桥,已有数百年历史

历经风雨寒霜的淬炼

桥上面,驻留着无数过客的足迹

构筑成一道美丽的人文风景

桥下面,流淌着一簇簇水稻的血液

饥饿的欲望

把一粒粒饱满的稻谷,挤破

像乳汁一样的汁儿,从里面崩出来

哺乳着海铺无数代子孙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

也许只有老桥自己清楚

随着乡村建设的大变化

人们似乎早已忘却它的存在

或许再次踏上老桥的人,已是凤毛麟角

被掩埋在泥土下的石阶,依然坚固

桥下的水,一直更新迭代流淌着

老桥,见证了海铺的变迁

蕴藏着海铺的乡土气息

老桥,可被无限期地搁置

作者简介:胡光贤,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

清明的雨(外二首)

文/刘晖

清明朦朦细雨

不急不缓轻轻落入花蕾的梦里

花的眼泪,洗净人间沧桑

带来天上亲人思念拉长的讯息

放下思念与现实的距离

轻轻拾起一片遗落的花瓣

帮她抖落一身泪滴

一地如诉的碎语

告诉她春天决绝的离开

繁花人间,万物轮回

渐行渐远的脚步

是亲人轻声叹息

飘落的花雨,在清明

如期而至的人间复活

清明的雨

是一首不堪回首的老歌

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

呼唤抽空的心默默吟唱

平静辞

人间四月芳菲尽

我怎么感觉

这些花都开得这么不真实

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安静

可以不声不响地坐在花的旁边

好比一朵花和另一朵花

好比一朵花依偎着另一朵花

中间那道无法缝补的裂痕

使它们成为两朵花

却又难以分离

我就像其中的一朵

并不渴望得到什么

也不强求装满什么

一个人耗尽自己

与巨大的平静一起

苟且余生

亏欠

人间,只亏欠一场和时间的裸奔

放弃通往世界或内心

我所要异常简单

已远大于眼前所得

人间,只亏欠父亲一个拥抱

欠一次酣畅淋漓的深谈

一场远方陪伴

已高于一切生存意义

人间,只亏欠女儿一次占卜

星星闪亮给出道路

如何指引她一路远行

驱赶没有阳光的潮湿

人间,只亏欠母亲一次背负

削瘦身躯让我一边奔跑、一边流泪

让她在花团锦簇的道路中央

无忧无虑的低吟浅唱

如今啊!人间

我不亏欠任何人

只亏欠自己一个奋不顾身的理想

也不知道为了谁

可以碌碌无为过一生

作者简介:刘晖,湖南涟源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文化》杂志特约记者,黄石港区民间文艺与戏剧散文协会主席、作家协会副主席。在全国、省、地市级刊物写作发表诗歌、散文、论文七百余篇,曾经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个人编纂四十万字电子文集《江南旧语》一部,现供职于湖北银行黄石分行。

乞食

文/刘训军

他低头,弓腰

甩着一把又一把的汗

为那块庄稼

施肥,浇水,松土,锄草

飞天大盗站在

比风还柔弱的稻草人头上

一遍又一遍地冲他发笑

又有多少人像他一样

在长不出诗和远方的瘠壤里

乞食,直至终老

作者简介:刘训军,山东临邑人,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刊于《安徽文学》《鸭绿江》《黄河文学》《青年文学家》《江河文学》《山东诗歌》等。








邮箱来稿

给我生命的女人(外一首)

文/王军

那是青春的日子

一个生命奔你而去

你不知所措

还是羞涩接受

那些日子

承受了寝不安生

食不甘味

你坚持着无私用心

孕育那个血溶于水的缘分

十月的负重

透支着你的躯体

耗尽了你的疲惫

那个夜晚鬼门关口揪心阵痛

迎来了呱呱坠地

世间的第一眼

见到了是你

我哇哇大哭

你喜泣而笑

母爱深情

十个月的艰辛负重

耗尽心血

无私地用身体孕育

一个鲜活的生命

素不相识

却是天定的缘分

心甘情愿接受无常的苦痛

有喜又有泪

吸吮完

第一滴乳汁

青春的容颜

留在了芳华的岁月

眼睑的泪水从此

有了轻轻擦拭的双手

吃到的委屈

习惯了等着一个温暖的肩头

甜酸苦辣

岁月无情

无休止的牵挂

让青丝染成了白头

走再远长多大 回家

门檐下总等着一个身影

一句话

孩子 回来啦

作者简介:王军,江苏兴化人,写作爱好者,江苏泰州市、兴化市作协会员,工作之余喜爱练笔。

面具(外一首)

文/王国己

无法分辨的爱和恨

躲在背后的情与理

掩饰过的悲与喜

装扮出的笑与忧

有些面具过于丑陋

充满了情色的阴郁之气

有些面具具有优美的曲线

散发着荷尔蒙的芳香

有些面具每一丝线条都充满了宏大叙事

有着得意的微笑与职业的冷漠

有些面具是奇妙的艺术品

从来不会让你觉得这是一场骗局

面具挤歪了俊美的脸庞

戴面具的人都乐其不疲

午后

午后匆忙的光。不断奔跑的风

我们在水里打捞童年

每一次都是空网,滴下浑浊的水珠

在纯粹的光里映出蓝色的天,黄色的大地

回不去的辽阔与肆意

身边的水,说流走就流走

无论我转身向前,还是向后

作者简介:王国己,就职于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

人性的归属(外二首)

文/白一丁

山丘倒下了

只剩下坟丘

黄土下面,躺着

腐烂的岩层

在泥土间招手

沿着地表水的走向

所有的心气都朝向

一个方位

这应该是

人性的归属

我们都不知道

死去之后会怎样

活着的时候

只能看见

斑驳不堪的人

和参差不齐的德行

就像一座山

突然倒下

死亡会突然而至

人性会突然被终止

紫丁香的证词

穿透骨头的声音

横在脚下

香气

丁点地穿透过来

从不远处那一团

悄然升腾的紫气里

花香透骨

这只有紫丁香

能干得出来

在这僻静的山谷

紫丁香一开

呼啦啦的热

行将爆发

夏天就会

肆无忌惮地来了

晚春的矜持

正被夏天轻视

被打烂

被消灭

透骨的花香

就是紫丁香的证词

鱼死于水中

一条安静的鱼

死于水中

水面上闪烁着

鱼鳞的光辉

和碎碎的意念

时间在对岸

垂钓闲趣

此刻之前

鱼游荡在自己的

势力范围

每一滴水

都通透如秋

像刚梳理过的头绪

鱼沿着自己清晰的思路

走向死亡

没有痛苦的死亡

是快乐爆发后的

戛然而止

水是鱼生死相依的乐土

鱼死了

还在乐土上

逍遥

作者简介:白一丁,原名张世安,曾用笔名方华,男性公民,1966年1月生于辽宁瓦房店渤海之滨小渔村大排石。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摆弄分行文字,散见于《作家》《诗刊》《星星诗刊》《中国作家》等百余家报刊,出版作品集《白一丁的分行文字》。做过5年地质队员,后改行做记者、编辑。混迹于长春、北京、大连、海口四城。

农民(外二首)

文/曹福章

无论在诗里怎么安放矫正

他们总无法闲置下来

他们就像路边的草

像地头的庄稼

生长着阳光和雨水

生长着沉甸甸的民谣 节气和风华

这一生他们结出的果实

叫奉献和劳动

秋收了

他们的幸福莫过于手捧一粒粮食

就像他们的孩子

无论怎样落入泥土

随便哈一口气

空气都是甜蜜的

父亲

在乱石坡,父亲用尺方给石头裁衣服

用墨斗给石头量身段

用铁锤给石头缝纽扣

那些坚硬的石头,在他灵巧的双手下

变成石缸石磨,变成他穿过

困苦岁月里

燃在心里的信念和星火

每一次夯锤,父亲都没有把

它当成手艺

而是一场人生戏台的卖力出演

力在他的血管中奔跑

汗在他的衣服上晒盐

只有母亲是他的观众和助手

一下一下地,反复地往外拉石头

石头越拉越多,日子也越拉越多

而岁月,就这样被悄悄拉远

山村的针线活

油灯飘摇

飞针走线的影子

捧一把辛酸,缝补

亩田块地的涝

捧一把期盼,浇灌

久违的旱

闲暇之余

缝自己的长短

补儿女的衣衫

日子被你抱进怀里

进进出出,缠缠绕绕

缝缝补补生活的伤疤

如今模糊着老花镜

做孙子重孙曾孙的新衣

芬芳儿时所有的童年

补未竟意愿

借一杯老酒

敬敬山村的家风

和那些即将失传的针线

碰碰杯

作者简介:曹福章,笔名曹家窝,1969年生,四川省南部县双峰乡曹家窝人。农民,中共党员,自由撰稿人、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南部县政协文史员。作品散见《中国青年》《中国青年作家报》《四川日报》《星星》《诗潮》《金沙江文艺》《中国文艺家》《五台山》《读与写》等。获中宣部《党建》杂志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团中央读书征文大赛三等奖、国际微诗大赛北冰洋季赛优胜奖等。

仙人掌(外一首)

文/钟世韩

看到余坪有株绿色植物

承蒙亲朋好友举荐

我便把它栽种在身边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

小心地施肥浇水

总担心不习惯贫乏的土地

看着长高

我更认真地

用木条和铁丝帮扶它成长

年华似水东流

自己落得腰酸背痛

想观赏它休息

哪知竟被刺得很深

有人嘲笑我有眼无珠

我也只好含泪沉默

第一次

毕业后执教主阵地

原C校区因生源少被撤并

第一次出现

本科学历的老教师

被安排十六七节(每周)美术等

师生都没教材

第一次遇到

与退休了十多年的美术老师斟茶把盏

并受其点拔

第一次逢上

给二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

剪五角星的课

被指责批评

是手工劳并非美术课

第一次挨着

……

人生啊

有多少个第一次

有谁知会遇到

怎样的第一次?

作者简介:钟世韩,70后,本科毕业,喜欢研读古诗词,河源诗苑会员,浔阳江诗社会员,天津草帽诗社会员,中华诗友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文学百花苑》签约作家,《飞雪》诗社研究员,有作品发表刊物和入选选本,有作品获奖。

今天还有雨(外一首)

文/范宝林

今天还有雨

因为天气还冒热

沉闷压抑一冬半春的热

早就在作拱

正在乱蹿、作气

不息地较劲与争斗

不服气不服输不屈尊

不愿拜下风做配角

当替代走边线

一向风风火火头牌头座的我

怎甘愿那容忍

平庸软塌低声下气的过

更何况

从今开始站立起来就迈步

满田遍地的跑起来

沟头角脑地串转来

大河小港江海湖泊的淌过来

只要有片瓦寸地处

我都要毫不放弃地走过来

你别管我累不累

因为今天我已正式接手上了班

风风火火热热闹闹

雨雨水水潮潮湿湿

都是我的剧目我的戏

常来常往常登台

吹拉弹唱文官武将全角色

一包揽

我只想蓬勃澎湃淋漓尽致的
演出大戏给您看

再留一曲推陈出新更难忘的夏天唱

立夏

昨天的风先来敲门

今夜的雨紧跟叩窗

煮在锅里的粽子

香味蒸腾

坐在石磙上的玩童

捏蛋自乐

檐下新筑的燕子窠

新婚燕尔酣睡多

锅台灶上忙碌的婆与媳

隔窗望麦田

咸菜酱豆地叨唠着

快来的收和种

作者简介:范宝林,笔名:江源。莫言故里——高密东北乡作家协会会员,镇作协副主席。务农、做工、学艺、当兵、乡镇机关多部门工作。做过部队机关报文艺版编辑、当过镇自办广播节目编播和有关报刊、电台特约撰稿人,并因年度用稿第一,被记三等功一次。

一天只吃四个馒头的少年

文/张太成

贫穷的家,被天天

要吃要喝的费用,彻底刮净

读书的少年,以自己的

优异成绩,被一所高中

免费录取。但仍然

无法摆脱掉

贫穷这只恶犬的

追踪,撕咬

每天早晨从食堂买来的

四个馒头,便成了少年

维持生命的唯一养分

扎根大地生长

经受住风风雨雨,又

经受住重重磨难的麦子

磨成的麦粉做的馒头呵

也把少年滋润得

像冬雪重压之下

不甘屈服的麦苗

在与严寒顽强地抗争中

舒枝展叶,茁壮成长……

作者简介:张太成,祖籍山东省滨州市,现居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1990年入鲁迅文学院第六届创作进修班就读。诗歌等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十月》《儿童文学》《星星》《上海诗人》《诗潮》《新加坡诗刊》《联合晚报》等国内外报刊,有诗作入选《中国首部微信诗选》《中国诗歌精选300首》《2014年中国短诗佳作辑存》等选本,十多次获得《人民文学》《散文诗》等杂志社举办的全国诗歌大赛奖,出版有诗集《哲理诗一百题》一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