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舍 得 (写的真好)

 欢 喜 2024-05-1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舍 得 


点击收听

《了凡四训》中有云:“实无所舍,亦无所得。”
这句古训道出了人生的一大哲理。
我们在人世间,所谓的得失成败,其实取决于我们如何选择舍与得。
舍并非彻底失去,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得到回报。

图片

01.何为舍


《道德经》告诉我们: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道如此,圣人亦如此。
当你紧握双拳时,手中却是空空如也;
而当你释放手指时,你却可能拥有整个世界。
在生命的舞台上,得与失常常相伴而行,
有时候只有舍弃,才能真正得到。

曾经有个人,孤身涉足沙漠寻找宝藏。

他辛苦寻觅,但水却快要用尽时仍未找到。

当他以为自己将在沙漠中渴死时,

一位道长出现了,提供了急需的水源。

带着水源,他原路返回,

竟然发现了梦寐以求的宝藏,心中欢喜无比。

他贪婪地将宝藏中的财富装满了口袋,

却因此负重前行,最终耗尽水源,死在了沙漠中。



人生如同一场旅程,是得与失的不断轮回。
不要过于执着于得失,有时候必须果断放下。
金钱和名利虽然重要,但在健康和幸福面前都微不足道。
有时候,我们因为贪得无厌而失去了快乐,变得愈加不幸。
唯有舍弃一些欲望,放下一些虚荣,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金钱和名利虽然如过眼云烟,
但如果我们能学会舍弃那些无谓的追逐和执着,
那么人生将会变得明亮起来,
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图片

图片

 02. 何为得

在《道德经》中有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这句话旨在说明付出与获得之间的关系。
越付出越多,获得的愉悦也越多;
而帮助他人越多,积攒的福报也越多。
因此,想要得到某些东西,就必须先付出。

有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两个人克服重重困难找到了传说中的财富之山。
然而,当他们抵达时,发现那里空无一人。
这时,一道声音从空中传来,询问他们下一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希望无需劳作,每天都能得到很多金钱和食物;
而另一个人则希望拥有足够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
不久后,那道声音宣布了他们的愿望,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那个只想享受的人成了一个乞丐,
而那个希望帮助他人的人却成了一个富翁。
他拥有巨大的财富,乐善好施,专门帮助他人。

付出与得到是成正比的,舍得与收获是相辅相成的。
要想收获丰盛的果实,就必须勤奋地耕耘;
要想得到他人的帮助,就需要先学会付出。
行善不问前程,福报总有一天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
当我们大方舍去时,必将有丰厚的回报,
因为上天不会亏待那些慷慨付出的人。
图片
图片
古人有言:凡是大善之人都能舍,凡是大智之人都敢舍。
生活中得与失是常态,懂得取舍是对人生的深刻领悟。
世间万物都不是永久的,因此我们不应该贪恋执着,
而是要懂得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适时放下,减少羁绊,
这才是真正自在于世的智者。

诸君共勉之!请您 点亮 “在看”,转发分享,一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国学源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