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李藩和李萼翻生年

 严陵散人 2024-05-11 发布于四川

  李藩,原籍今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灵地镇步云村上云人氏。绍兴二年(1132)初迁来今广东揭西县灰寨镇后联村,因考未遂,于绍兴五年(1135)迁长乐县琴江都陂下村旧布(今五华县安流镇福陂村),绍兴十五年(1145)中刘章榜进士,授迪功郎。李藩约生于1110年,寿64岁。其子李致祥生于元朝大德五年(1301)。

  这里问题出现了,父子年代相距甚远,不能构成父子关系。但旧谱还记载:“藩公生于丙寅年五月十九午时,姿质敏捷”。这个丙寅年又与李藩生年不符,因为以李藩迁移和考中进士时间来分析,应该生于1110年左右,在这个生年较近的前后并无丙寅年,也就是说这个“丙寅年”不符合李藩的生年记载。

  我们再看看明代永乐十八年《子高公遗嘱》中记录祖源世系为:“1藩公→2标龙→3朝烨→4均一→5春华→6萼翻(萼藩)→7致祥→8子高”,显然李藩到李致祥之间尚有5代人漏掉了。古时父子相承大约在30年左右的生年,以致祥公的生年前查得丙寅年为1266年,即南宋咸淳二年的丙寅岁。旧谱中,萼翻公常被写作“萼蕃、萼潘”,后人客家话多称pan(fan)公,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丙寅年五月十九午时”的生年是李萼翻的生年,而不是李藩的生年。

  通过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一是客家话,二是后人对祖宗以最后一字加“公”来相称习俗同音字,三是还有合族统宗共祖李敏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