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鲜为人知的悼亡词,哀痛之至,读之泪下!

 华韵F哲思 2024-05-11 发布于湖南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毛主席这首写于1957年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词中热情怀念的“骄杨”就是他的妻子杨开慧。

世人皆知,杨开慧是毛主席一生的灵魂伴侣,他一生曾三次为杨开慧作诗。相恋初期的《虞美人· 枕上》情意缠绵,离别时刻的《贺新郎》真挚动人,阴阳两隔的《蝶恋花》沉痛悲壮,动人心魄,也流传最广。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问世的二十多年前,也就是杨开慧刚刚牺牲不久后,毛主席就曾为她做过一首悼亡词《蝶恋花·向板仓》。

2014年,毛主席这首尘封整整83年的诗稿终于被公开。与之一同被揭开的,是一段伟大、悲壮、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

图片


1930年,中央苏区工农红军根据上级指示,先后两次对长沙发起进攻。但由于敌强我弱,均以失败告终。

守备湖南的地方军阀何键恼羞成怒,下令清剿湖南的“红脑壳”,并公开告示,悬赏1000大洋捉拿杨开慧。

就这样,在敌人清乡队的围剿之下,杨开慧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不吭一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不为所动。

为了信仰,为了爱人,她毫不妥协,视死如归,正如她所言:“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浏阳们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


数十日后,毛主席才从国统区的报纸中得知这个噩耗。爱妻牺牲,三个年幼的孩子也没有音讯,毛主席心中悲痛万分。随即提笔写下了这首《蝶恋花·向板仓》。

《蝶恋花·向板仓》
近现代·毛泽东

霞光褪去何凄楚,
万箭穿心不似这般苦。
奈何吾身百莫赎,
待到九泉愧谢汝。
无感霜风侵蚀骨,
此生煎熬难与外人吐。
恸声悲歌催战鼓,
更起刀枪向敌仇。

图片


“霞光褪去何凄楚,万箭穿心不似这般苦。”“霞”正是杨开慧的号,两人热恋时,互以“霞”、“润”相称。在词中,他直言:你的牺牲是我感到多么凄凉悲楚,这比万箭穿心还要痛苦。

“奈何吾身百莫赎,待到九泉愧谢汝。”对于杨开慧的牺牲,毛主席深感自责与内疚。

得到妻子牺牲噩耗的几天后,他曾写信给杨家亲属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随信寄去30大洋,并以三个儿子的名义为妻子修建了墓碑。

在他看来,即使去死百次千次,只要能换回妻子的生命,他也愿意。可他知道,这并不现实。只有等自己完成伟大志愿后,才敢赴九泉,面对妻子,诉说对她的愧疚与感谢。


“无感霜风侵蚀骨,此生煎熬难与外人吐。”凛冽的寒风侵蚀肌骨,我竟毫无感觉。只因为此生受到的折磨和煎熬,只能默默藏在心底,无法向外人诉说。

提及家庭,毛泽东曾经伤感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爱人和孩子为我作出了很大牺牲。我是对他们负疚的……”但是更多时候,这种负疚与柔软的一面只能永藏心底,不便于对外讲太多。

毛主席心中明白,何键之所以多次顶着国民党内部的压力,仍要坚持处死杨开慧。就是为了击垮毛主席,打落红军的士气。因此,即便他心中有再深的苦痛,也不能表现出来。否则,就正中敌人下怀。

“恸声悲歌催战鼓,更起刀枪向敌仇。”我恸哭悲歌的哀音将化作急促的战鼓声,战鼓催我再次拿起刀枪向敌人讨还血债为你复仇。

图片


短短四句,句句都是肺腑之言,真情流露。想比于广为流传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更为简单通俗,正是不加修饰的真挚之语,让我们看到了伟人真实的一面。

毛主席与杨开慧,这对信仰伴侣,他们情真意切,共同抵抗风雨寒潮,在那黑暗弥天、斗争剧烈的年代,为亿万人民的生存和幸福,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他们的情谊又怎能不让人感动,他们的为革命英勇牺牲的伟大身影又怎能叫人忘怀。

信仰与爱情不会为时空而阻隔,大爱融入天长地久中才不会止息,坚定的信仰必将穿越历史的云烟,更加醇厚!
END

感谢你每一个“点赞”和“在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