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民革命军派系沿革—镇嵩军

 蔓萝花 2024-05-11 发布于安徽

       镇嵩军。镇嵩军是辛亥革命时由刘镇华在豫西纠集的绿林起义部队与张钫领导的陕西民军所裁部队改编而成,因其部驻防豫西靠近嵩山,故称镇嵩军。初建时编3个标,兵力4000人。中华民国建立后,刘镇华投附袁世凯。1917年冬,陕西督军陈树藩被靖国军围困于西安,陈便以“陕西省长”职位为诱饵,急电刘镇华率镇嵩军入陕救援。刘率军入陕后,将所部组编为七路,兵力约5000余。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北京直系政府任命刘镇华为陕西督军。

       1924年秋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刘将镇嵩军扩编为3个师、7个混成旅,总兵力7万余人。成立了总司令部,刘镇华任总司令。第一师辖两个旅,师长柴云升;第二师辖两个旅,师长张治公;第三师辖两个旅,师长憨玉琨;陆军第一混成旅驻防渭南,旅长马河清;陆军第二混成旅驻防咸阳、醴泉(今礼泉),旅长严际明;陆军第三混成旅驻防郃阳(今合阳)、韩城,旅长麻振武;陆军第四混成旅驻防同州(今大荔县),旅长贾济川;陆军第六混成旅驻防蒲城,旅长缑保杰;陆军第七混成旅驻防蓝田,旅长邓全发。

       1925年初,镇嵩军在憨(玉琨)胡(景翼)战争中损失惨重,憨败自杀,全部退至陕南。刘镇华被陕军冯子明等部所驱,只身逃往山西。同年10月,直系吴佩孚东山再起,并与山西阎锡山合谋,于1926年1月任命刘镇华为十四省讨贼联军陕甘总司令。刘随之纠集残部扩充成6个师,进攻国民二军。3月进入潼关,围攻西安,再将所部扩至5个军,号称10万之众。第一军军长先后为柴云升、万选才;第二军军长先后为张治公、张德胜;第三军军长先后为王振、姜玉明;第四军军长先后为梅发魁、刘茂恩;第五军军长先后为张德胜、梅发魁。1926年11月,镇嵩军被国民军联军打败,刘镇华被赶出陕西,翌年3月刘投靠冯玉祥,所部编入国民军联军东路军。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

       镇嵩军余部。镇嵩军是1912年由豫西地方部队组成的军队,同年刘镇华出任统领。中华民国成立后陕西军政府实行裁军,原投张钫部的豫西绿林武装奉命削减四五千人,拨回豫西,分驻河南府(洛阳)、陕州、汝州等22县,因这一带靠近嵩山,故称镇嵩军。经张钫推荐,袁世凯任命刘镇华为统领,兼豫西观察使(后改陕汝道伊),后刘又兼豫剿匪总司令,统领部队3标1营。第一标分统柴云升,第二标分统张治公,第三标分统憨玉琨(系马标),炮兵营长武衍周。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反袁时,黄兴派代表携密信赴豫、陕联络刘镇华、张钫等。刘见袁世凯势大,即杀死代表,出卖了革命党。1913年刘镇华镇压白郎起义军失利,白郎牺牲后,诡称白郎为他所杀,被袁世凯授于陆军中将军衔。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刘镇华看到皖败直胜的趋势,遂把陈树藩(皖系)的作战计划密告驻洛阳的吴佩孚,致使陈军战败,直军占领了西安。刘镇华乘机兼并了陈的残部,扩充了镇嵩军,取得了吴佩孚的信任。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冯玉祥赴豫作战,刘镇华兼任了陕西督军,先后收编了绿林武装马河清、王振,万选才、孙殿英等部。

       1924年秋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刘将镇嵩军扩编为3个师、7个混成旅,总兵力7万余人,成立了总司令部,刘镇华任总司令。第一师辖两个旅,师长柴云升;第二师辖两个旅,师长张治公;第三师辖两个旅,师长憨玉琨;陆军第一混成旅驻防渭南,旅长马河清; 陆军第二混成旅驻防咸阳,旅长严际明;陆军第三混成旅驻防郃阳(今合阳)、韩城,旅长麻振武;陆军第四混成旅驻防同州(今大荔县),旅长贾济川;陆军第六混成旅驻防蒲城,旅长缑保杰;陆军第七混成旅驻防蓝田,旅长邓全发。1925年4月,被国民二军战败。1926年初,进军陕西。11月,在西安败于西北军。1927年5月该军加入西北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8方面军,辖第23、第26、第28军。1929年5月,投靠蒋介石。1930年初随阎锡山反蒋。5月,刘茂恩(刘镇华之弟)率一部再次投蒋,被任命为第15军军长,辖第64、第65师。1941年4月黄埔军校出身的李纪云出任第65师师长。1944年6月,刘茂恩出任河南省主席。1947年10月至11月,整编第15师师部及第64旅在河南被歼灭。

       1930年8月,蒋介石任命张纺为讨逆军第20路军总指挥,负责收编河南各部队(多为镇嵩军旧部)。张钫以王振、张治公、宋天才等为第27、第29、第32军军长,李万如、范龙章、赵冠英、王殿阁、李万林、王凌云等为师长。中原大战结束后,第20路军缩编为第75、第76 师。1938年8月,张钫出任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失去军权。1945年1月,第75师被裁撤。2 月,黄埔军校出身的刘平出任第76师师长。

       最盛时曾拥兵10余万,胡憨战争后逐渐衰落。北伐时依冯为第8方面军,中原大战后彻底解体,余部分成几支。

     (1)第15军。由刘茂恩统领,投蒋后成军,辖第64、第65两个师,抗战中刘曾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第44战区副司令长官。于1947年在豫西被歼灭,尽管所部规模一直没什么发展,却自始至终保持着独立,基本算得上是与民国共始终了。

赵冠英部小史

       赵冠英原在河南淅川为匪,1925年12月接受陕西剿匪第2路司令袁宝德招安,编为十四省讨贼联军第一路(司令张治公)第1混成旅(旅长袁宝德)第1团,赵任团长。1926年3月,第1路改称镇嵩军第2军,赵团仍维持原建制。1927年3月29日,张治公率部脱离镇嵩军,就任安国军第21军军长,赵团改编为第1师(师长武庭麟)第3团。5月20日,第21军被方振武部击溃,赵团随师长武庭麟投靠刘镇华,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方面军独立师(师长武庭麟)第3团,旋改称第4军(军长刘茂恩)第8师第3团。1928年11月1日,第4军缩编为第2集团军暂编第20师,赵团编为第59旅(旅长武庭麟)第3团。1929年5月22日所部改编为暂编第4师(师长刘茂恩)第11旅(旅长武庭麟)第3团,赵仍任团长。1930年3月,赵团改投万选才,所部扩编为第6路军独立第3旅。同年9月12日接受第20路军总指挥张钫改编为第69师,辖第205旅(旅长阎孟麟)、第206旅(旅长张德修)、第207旅(旅长刘廷三),旅辖两团,拥兵8000余人。12月6日,根据陆海空军总司令部第484号训令,第69师奉命缩编为第68师(师长张钫)第2旅,赵由师长降任旅长,限月底完成缩编。赵冠英拒绝缩编,并率部脱离第20路军建制,由豫入鄂,受武汉行营(后改编为驻鄂绥靖公署)主任何成浚指挥。何氏命第69师裁撤第205旅,改师为两旅四团制。1931年12月22日,第69师在黄安被红军歼灭,师长赵冠英被俘。

     (2)第75师。由万选才部将宋天才统领,投蒋后先编成第32军,后整编为第20路第75师,抗战开始后不久被蒋军吞吃。

     (3)其它小部队,有李万如、万殿尊、范龙章等,都不超出一师之数,多于鄂豫皖剿共时解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