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拱北遥岑八百里,一眼万年说变迁

 祖国强 2024-05-11 发布于天津

来源:天津市地矿局,作者: 王然

 

在众多爱的表达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词:一眼万年。但这“一眼”“万年”又是多久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张照片:

照片里,是一个跨越了近10亿年的地质剖面。我们人类的“一 眼”,大约是44毫秒;所以你的视线在这张照片上只要停留2秒钟,就可以亲身体验一次真正的“一眼万年”。用我们时下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文学作品里的“它”终于有了“脸”。

这个剖面记录的,是地球距今约 16.5-7.8 亿年之间的地质演化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代之间形成的地层,接触关系清晰;其中的藻类化石记录保存完好;这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十分难得。

 

因此,这条剖面一经发现,就吸引着无数的中外专家、学者和游客。它就是位于燕山山脉南部天津市蓟州区的蓟县剖面。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在他的一本向世界介绍中国地质的书中这样曾描述它:“欧亚大陆同时代地层中,蓟县剖面之佳,恐无出其右者”。(李四光《中国地质学》(英文版)

 

那这样一条让世界都惊叹的剖面,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就得从地球还是个“宝宝”的时候开始说起。

蓟县剖面所处的现今的华北地区,在距今大约25至18亿年间 曾经是一块比较稳定准平面陆地。那个时候的地球,连大气都还是缺氧的状态。如果把地球至今的45.6亿年历史看作是24小时的一天, 这个时间大概是从上午的 10:57 分开始的。

之后,从距今约 18 亿年——也就是下午2:30开始,这块稳定的大陆开始发生了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它逐渐有了裂痕,形成了一个陆内海盆。并且在后来的 10 亿年间,它不断的下沉和扩大,接受着来自周围陆地近万米厚的沉积。同时,由于海相的沉积环境,使得当时生活在其中的蓝藻等微生物的生命痕迹得以记录并保存,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叠层石。

正是这些活动,为当时还缺氧的地球提供了最初的氧气,为后续生命的进化篇章奠定了基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孙悟空,都是从这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而我们蹦出来的时间,也只有短短的 57 秒。

时间来到了晚上的10:57,恐龙开始出现了。而这个地区又再一次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它隆起成为了燕山山脉。也为我们带来了那个经典的地理学问题:何处是燕山?

广义上的燕山地区,是我国第二和第三级阶梯间明显突起的一部分;而狭义上的燕山山脉,自京西十三陵附近开始,近东西向延申至秦皇岛山海关,好象一条巨龙盘踞在我国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之间,形成了历史上一条著名的农牧交错带。山北的游牧民族和山南的农耕 社会在这里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所以在这,我们能看到古代帝王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能看到历 代中原地区的万里长城,当然更能看到属于它自己的无数的日月轮转,草木枯荣。

它是曹操观沧海登上的碣石山,是唐代边塞诗里夏天的“燕山月似钩”和冬天的“雪花大如席”,是宋词中“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也是元曲里的“秋风倦客,回首燕山”。它是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年轻 的高适驻守的边关,也是620年前天津建卫之初,明代大诗人李东阳 登上城门楼北望的那八百里遥岑。当然,它更是那个我们熟悉的乾隆皇帝那后知后觉的“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时间回到 2 亿年前,由于燕山山脉的抬升隆起和之后漫长的风 化剥蚀作用,使得之前沉积的万米地层,如书卷般的出露地表。而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蓟县剖面。

 

中上元古界剖面-长城系地貌

长城系地貌

中上元古界剖面-蓟县系地貌

蓟县系地貌

3

青白口系地貌

 

作为独特、典型且不可再生的珍贵地质遗迹,蓟县剖面镌刻着的是这个星球的沧桑巨变;是我们认识、了解和恢复地质历史的主要依据。这是地球以它独有的方式,带我们去看、去感受,那些我们永远 无法到达、不曾陪伴的,它的成长,每一条每一层,都是它深沉的爱 和诉说。

爱是一眼万年,爱也是常觉亏欠。所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 也总是想着能为它做些什么。

我国的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85年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地质类自然保护区;而它所保护的对象,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蓟县剖面和其中的藻类化石。今天,它已经变成了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正是得益于良好的保护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使得它的测年被一次又一次地精确。从最初的距今约18-8亿年,变成今天的16.5-7.8亿年之间。

天地自然的造化,世间万物的神奇,每一条痕迹都应该被看见, 每一次变迁都值得被记录。爱护地球,推动地质遗迹保护,我们从这 里出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