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清末好官,变革中坚,却在辛亥革命中被杀

 新用户8926AVU2 2024-05-11 发布于北京

1911年辛亥年即将结束时,两颗浸在煤油桶里的头颅在一路传示之后,被送到了武昌。死者并非他人,正是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端方及他的小弟端锦。

端方死于1911年11月28日,尽管一天都没有真正上任过,但从名义上来说,他当时还是署理四川总督。“保路运动”爆发后,端方受命带兵入川,但行至资州时,被自己所带的湖北新军士兵割下头颅,自己的亲弟弟端锦也连带做了无头之鬼。

他是清末好官,变革中坚,却在辛亥革命中被杀

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匋斋,满洲正白旗人,其曾祖父为郑亲王九门提督乌尔棍布,祖父文雅为嘉庆二十四年进士,“辛酉政变”中被慈禧太后镇压的端华、肃顺亦为其家族中人。端方幼年时被过继给伯父桂清为嗣子,桂清曾是同治皇帝的帝师,并先后做过内务府大臣、内阁学士、工部侍郎等职,名声颇佳。尽管出生于这样一个显贵家庭,但端方本人却是科举正途出身(21岁中举),而且其出仕之时,其生父母相继去世(嗣父桂清去世更早),按例只能在家居丧守制,直到1889年,28岁的端方才正式受命做官,因其工作勤勉,仕途也还算顺利。1898年3月,在翁同龢与刚毅的保荐之下,端方第一次被光绪召见,由此获得了年轻皇帝的青睐。

戊戌变法中,朝廷下诏筹办农工商总局,端方被任命为督办。对当时“志大心切”的端方来说,这既是一个重大机遇,但同时也是一个厄运的开始。变法期间,端方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筹办的部门当中,他曾一天连上三折,其工作热情与效率,可见一斑。但是,戊戌变法很快被慈禧太后推翻,除京师大学堂予以保留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包括农工商总局一律撤销,端方本人也被革职。

被顽固派视为变法中坚的端方在革职后处境险恶,据时人苏继祖在《清廷戊戌朝变纪》中说,端方靠向大学士刚毅行贿并诉称自己参与新政是为了探听康有为等乱党的消息(无间道?),这才获得慈禧太后的宽免。蒙获召见时,慈禧太后问端方:“外面情况如何?”端方忙奏道:“自太后训政以来,人心大定!”慈禧太后听后面有喜色,掉头斥责光绪:“你听听!看人家怎么说的!”端方又将早缮写好的《劝善歌》献上,慈禧看后大悦,命各地张贴,广为宣传。后来,端方的这个《劝善歌》也就被人称为《升官保命歌》。

他是清末好官,变革中坚,却在辛亥革命中被杀

端方官运的真正转机在庚子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慈禧等人逃到西安,而端方当时正好护理陕西巡抚,护驾有功,由此仕途大进。从后来的表现来看,尽管端方一度向顽固派低头,但他依旧是个顽固的“维新派”。1901年,端方升任湖北巡抚,随即办起了六十余所新式学堂并派出大批的留学生(其子也赴美国留学);三年后,端方调任江苏巡抚,办起了江苏师范学堂、江苏高等学堂、实业学堂等学校;1905年,端方任湖南巡抚,半年内便建有小学堂八十多所。据说,端方在调任江苏巡抚时,上任伊始便革除了各州县例送红包给新任巡抚大人的陋习,并将红包的钱选派两名学生出国留学,一时传为美谈。

推进新式教育是端方出任地方的最大亮点,其他新政措施如办理警政﹑编练新军等也可圈可点。其中,“端方新政”还创下了十几项国内第一:最早设立现代幼儿园(湖北幼稚园)、最早建立省立图书馆(湖北图书馆、湖南图书馆)、最早提倡全民植树、最早引进肉类卫生检疫、最早建立市民公园、筹办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工商博览会等等。最为惊世骇俗的是,端方派出了二十多名女生赴日本学习师范教育,首开了女子公费留学之先例,这在当时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时代,无疑是革命性的。

端方在湖北、江苏、湖南任上的出色表现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认同,1905年清廷决定选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时,端方也列名其中。在出发之前,慈禧太后特意召见了端方,并赏赐了一些宫廷御用点心以示鼓励。慈禧太后问端方:“新政已经实行了几年,你看还有什么该办、但还没有办的?”端方回奏:“尚未立宪。”慈禧太后问:“立宪有什么好处?”端方说:“立宪后,皇位可以世袭罔替。”慈禧太后听后,若有所思。

他是清末好官,变革中坚,却在辛亥革命中被杀

端方(左)1906年在美国芝加哥考察

考察宪政回国后,端方等五大臣连上数道奏折请求实行立宪。据说,端方为了想更好的说服慈禧太后,特意从德国带会了一个最新的电影机,不料中间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据当时的《中外时报》报道,端方怕这新玩意在老佛爷面前运转不灵,到时出洋相,所以特意让随同考察的随员姚某先试放一下。谁知因操作不当,电影机里的乙肽灯泡突然爆炸,姚某竟然被当场炸死,所幸端方当时正在隔壁会客,这才逃过一劫。

在清廷宣布实行“预备立宪”后,端方圆满完成了宪政考察任务,随后官升一级,出任两江总督(地位仅次于直隶总督)。1908年底,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摄政王载沣上台执政,其新任伊始便以“足疾”为名将袁世凯开缺,而端方则在两江总督任上干了三年后,不久即接任为直隶总督(原直隶总督杨士骧突然暴卒),一举登上了个人仕途的最高峰。

以袁世凯的才干,其在清末政局中所扮演的角色固然是他人难以替代的,但如果载沣打算让端方来取代袁世凯地位的话,倒也不失为一个次优的选择。可惜的是,载沣并不是一个识才善用的主政者,在罢黜袁世凯不到一年,当时声望仅次于袁的端方也被赶下台,而其下台之原因,比袁世凯的案例更令人啼笑皆非。

他是清末好官,变革中坚,却在辛亥革命中被杀

1909年10月,曾多次承办过皇室婚丧庆典及陵墓工程的端方被命筹办慈禧太后梓宫移陵及相关事宜。按说,这种事情对端方来说本该是驾轻就熟的,但在这次移陵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小意外”,而这个“小意外”却是致命的。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端方安排了两名摄影师对慈禧太后的下葬过程进行拍摄,以为后来的研究者留下宝贵影像资料,但葬礼一结束,此事便被某御史参劾,称“梓宫奉安之时,为臣子者抢地呼天,攀号莫及,而乃沿途拍照,毫无忌惮,岂惟不敬,实系全无心肝”;另外,陵区内肆意架设电线,破坏风水,实为“有悖人臣之道”云云。

令人咋舌的是,该“大义凛然”、“义正词严”的御史,竟然是李鸿章的孙子李国杰。平心而论,即便是李鸿章在世,恐怕也未必会如此不开明,而作为摄影爱好者的端方,也是深知慈禧太后生前是颇为喜欢照相的,亵渎之罪,实属借机生事;至于陵区内架设电线(电话线),主要是为了通讯方便考虑,“大不敬”的帽子,恐怕也太大了点。

当然,问题的根源并不在此,因为这次弹劾的目的,本质上是守旧派对改革派的一次政治斗争,而李国杰的出马,很大程度上又是挟夹私怨,因为他曾向两江总督任上的端方求官未能如愿。如果仅仅是李国杰等人兴风作浪的话,问题恐怕还不至于那般严重,但摄政王载沣对此“很以为然”,结果正值年富力强的端方便只好从直隶总督的位置上被赶下来了。

他是清末好官,变革中坚,却在辛亥革命中被杀

载沣

载沣固然年少不更事,但未必会顽固守旧到这种地步。端方之所以不招摄政王的待见,恐怕还是因为他刚上任直隶总督便屡屡上折,为中枢出谋划策,而这种“过分的积极”在某些人的眼中却成了“指手画脚”、“摆老资格”。因此,在罢黜了袁世凯之后,再罢免一个端方,杀猴给鸡看,恐怕也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这不过是载沣所出的昏招之一罢了。

从高位跌落的端方将如何自处?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我们明天继续讲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