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sk林曦 | 从拿起毛笔写下第一笔开始(下)

 哈喽小姐的藏书 2024-05-11 发布于天津

「Ask林曦」是“林曦的小世界”2017年策划的一个问答栏目,林曦的小世界在收到的数百条提问中,选择了十二个问题和大家认真地探讨。从传统文化到艺术欣赏,从时间管理到美食乐事,一起将日常生活中那些令我们感到困惑、好奇的问题一一拆解,细细思量。

我们都向往美好,也希望周遭为美好的事物所环绕,写字便是个极好的开始。最初只需要一张纸、一支笔、一点墨,随着时间流转,夏至时,桌上多了只栀子,冬天燃起香,一对摩挲许久的纸镇...这张小桌连同内心日渐丰富,还能用好好写字的心情,起身做顿滋补的晚餐,布置一张餐桌,借由书法传递生活的美便由此而生。

那么,温故「Ask林曦」系列的第五弹,一起来看看吧😊

内容摘自视频

《Ask林曦:零基础如何学习书法(下)》

想了解更多可前往“林曦的小世界”查看

林曦水墨

上一集讲到学习书法的三类人群以及三类人群的不同需求而彼此之间书法养成的方式都不一样。

其实我的‍经验更多是在第二类,就是说成年人以书法作为钥匙,来打开中国传统的大门。当然,传统这个概念,细讲起来,是以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为主导,人文所有文化财富的总和,我们称之为传统。

那么具体到书法学习的方法,我的体会就是首先不要有太多的得失心。所谓的得失心就是,一上来全部的目标都放在“我能不能写好一个字”上,但写好一个字的标准是多样的。

我记得去很多博物馆看展览时,会发现在一些行草书前面,因为很多字都没有办法辨识,看不懂嘛,所以大家就本能地觉得“这个写得不整齐”;而在一些非常精细的楷书或者小楷前面,大家往往就很喜欢,说“你看这个写得多整齐”。

▲ 褚遂良 唐《雁塔圣教序》局部

就是如果我们对书法的审美和认知还停留在是否整齐、平正,以及易读、易懂上,那我觉得离艺术的审美确实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我们说,艺术的本质是自由和创造性,行草书确实更接近于艺术本质上的自由创造。

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多了解、多体会,而这个体会可以先由操作开始。

🏠

砖头和房子

▲ 王羲之的横

▲ 褚遂良的横

▲ 颜真卿的横

如果真的要进入书法,有两样东西可能是最直接要面对的——一个是结构,另外一个就是点画。

点画就好像是书法的砖头。初学的时候,我们都会非常重视点画,因为它关乎于你能把笔画塑造成什么样的形状,你的笔画是否自由,以及你是否能获得这种塑造的自由。也就是说,撇能写出不同形状的撇,点能写出不同形状的点,横能写出不同形状的横。你能写王羲之的横,就能写颜真卿的横,也能写褚遂良的横。

这是在最开始获得的最基础的技术自由,也就是我们说的,从最开始临帖,你能不能临得像。

临得像之后,还要试着去了解一个字的结构。你有了砖头,但是砖头本身的价值是不高的,得建成有实用性又美观的建筑,这时砖头才能发挥意义。

所以孤立地把点画看得很重要其实是片面的,砖头构建成了,但在结构的可能性上没有突破和要求的话,那其实就是一堆砖头而已。

所以结构就是我们能把所有的偏旁、所有的笔划构建成一个字,能够处理字跟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结构关系,还有整篇字的章法。所以它和盖房子真的是挺像的,每一个单元跟另一个所属的更大单元之间都有一种联系,而这就是书法这门艺术的奥妙所在。

📝

绕不开的临帖

当然,平时我收到的更多问题其实是——虽然确实有兴趣,但怎么写也写不像啊。

其实成年人都是这样,一件事情如果不能带来成就感,就无法继续推动下去了。特别是大家现在都很少有无聊的时间,无聊的时间又都被手机占满了。如果每天稳定地花时间写,写不像,一个星期可能忍了,一个月也忍了,到三个月的时候,就会想自己大概不是这块材料,然后放弃了。大多数成年人都是这个状态。

但从技术的角度上说,我们都是绕不开临帖这件事情的。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临帖要临那么像,我们写字,最后不是要写自己的字吗。

那其实书法就跟我们的古诗一样,脱离开格律、平仄,写出来的其实是一首现代诗,它可能就不再是你喜欢的唐诗三百首的那种风格。书法也一样,如果脱离开古代的范式,自己书写,你说是不是书法,它可能也是,但是不在古典的话语里面,其中的乐趣也就没有了。因此呢,最开始肯定还是得从临帖开始,但也要知道到底为什么要临帖。

💞

找到真爱

我觉得临帖主要有两个作用。

第一个作用就是,找寻到你的真爱。白蕉先生有一段话特别可爱,他说如果你的老师直接扔一本他写的帖给你,让你就写这个,这就很像没有自由恋爱的婚姻,老师给你什么就是什么,那你就永远跳不出来这一步,这是比较可惜的。

因为每个人的天分不一样,有些人就是不擅长写出那种非常精巧的结构,但是他有可能就能写出对结构要求没那么强的字。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所以最开始,临帖还是适宜广泛地临,顺着书法史,把书法理论、书法家都好好了解一遍。

其实就是先看一看这个园子里有什么,再决定我把哪一棵种子带回去,种在自己家里。如果没有整个园地都走一走的话,那么大家互相没对上眼的几率是很高的。

所以第一个是先找到自己的真爱——我适合什么,我喜欢什么。当然喜欢这件事情其实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喜欢一件东西,往往是由你对它的所知多少决定的。比如说一张作品,你以前不喜欢,正好碰上一个很会讲解的人,给你讲了它的时代背景,它是怎么回事,正好这个故事很打动你,于是你就和这张作品之间建立了一种情感的联结,然后你就喜欢了,从此你对这一类型的作品都会很亲切——其实我们的喜欢不是没有来由的,都是有原因的。

▲ 赵孟頫 元《洛神赋》局部

可能最开始你就喜欢那种纯漂亮一路的字,那么随着了解慢慢往前走的时候,由于书写经验和了解变多,就会开始喜欢一些更古朴、更高古的字,开始能欣赏魏碑,能欣赏隶书。我觉得喜好在变化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因为喜好就是一个入门的敲门砖,能够引领着我们往前走。

▲ 东汉 《张迁碑》局部

▲ 北魏《司马绍墓志》局部

那为什么我会比较强调从篆隶入手呢,傅山老师说过一段话,他说如果写楷书不知道篆隶的话,就很容易俗气。

他这段话的意义在于,楷书形成于一个汉字已经发展到规矩非常完备的时候,我们如果从楷书入手的话,很容易一上来就是规矩,然后你就被这些规矩和太完整的点画束缚住,所以很多人写唐楷,一辈子就只能写那样的字。

▲ 《玄秘塔碑》局部 唐 柳公权

▲ 《宣示表》局部 魏 钟繇

那么如果从篆隶这种比较有古意的字先入手呢,一个是气息上比较容易高古,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土壤的结构会好一些,长出自己花草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 李斯 秦《峄山刻石》局部

篆隶就像婴儿阶段,先学站起来,其实就是一个中锋的练习,以及一种比较纯粹的中锋的可能性,让笔先能立起来。

▲隶书里的笔画,形状像雁尾

然后到了隶书,就开始在掌握平衡的同时做一些动作。比如说一些大的雁尾,以及写一写《礼器碑》,里头那些笔画,细的笔画很细,粗的笔画很粗,带来的是我们控制笔毫的更大可能性。

▲ 颜真卿 唐《告身帖》局部

到楷书的时候,就像你已经上小学了,开始重视规矩,能稍息立正,能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能把每一个动作都规范化。

▲王羲之 东晋《兰亭集序》局部(冯承素摹本)

这以后,总不能时时刻刻都是一种端坐的状态,我们还需要有自由行走的状态,就进入了行书。行书比较像一个人放松走着,看到花朵停一停,看到流水就跑两步,是一个比较自由的状态。

▲ 怀素 唐代《自叙帖》局部

到草书的时候,就真的是有大欢喜的状态,是起舞的状态,束缚也越来越少。

所以书法的乐趣就像人生的乐趣一样。

从完整先把书法史兜一圈的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不功利、不太急于求成的话,这个玩耍的时间长短都好,长一点,三到五年;短一点,一到三年,这个过程一来是有乐趣,二来也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样你才可能做出一种判断,知道自己适合什么。

▲ 颜真卿 唐 《告身帖》局部

▲ 王铎 清《杜甫秋兴卷》局部

就像我自己也是,虽然什么都练什么都写,但如果要说自己真的喜欢,那还是颜真卿一路的。但这也不阻碍我欣赏王羲之这种俊逸一路的,我也会去写去体会,但是到写我自己作品的时候,可能还是会偏向于颜真卿、王铎这种,比较汉子、比较宽博那一路的。😊

🌲

在山上长出自己的树

林曦水墨

那临帖的第二个意义就是,它是一个为我们未来的书写积累素材的过程。

每一个书法家都有一套因他的性情而外化形成的惯性动作。可能我在不同的场合也讲过,就是说临帖还是要去追求形、气、神的相似,从最开始的形态,再到气质,最后到神似。

为什么要去追求这个?因为通常我们临帖,临到比如说百分之九十的相似,一到自己独立书写的时候,加上手上的速度,相似度就会打个折,可能就剩下百分之七十的相似,再加上自由书写的惯性,又再损减,所以有可能等到自己写的时候,即使临帖已经非常极致的像了,真正留在手上的干货,可能也只有百分之三十。那如果临帖的时候就只像了百分之六十,似是而非、不求甚解,差不多就行了的那个态度,写的时候就会损减再损减,有可能留在你手上的东西就剩个一成或者两成,临帖能起到的帮助就非常少了。

那么当我们在临帖的过程中,会积累很多样本,很多笔划的写法,很多字的结构的方法,甚至很多偏旁部首的写法,在自己落笔的时候,所有的积累都会化成手底下的营养。

当然这个确实也有一个技术性的转化过程,很多人临帖临一辈子都不大会自己写,可能就缺乏能力主动去把部首、零件这些原材料变成自己书写的依据。这个转化过程非常重要,也是需要训练的。

以前人老评价说字好不好,在于笔底下有出处,在于每一笔都有来源,而不是生造的。就像一座山的山顶上有一棵很漂亮的树,但是那棵树的高度其实不是它自己决定的,是那座山的高度决定的。所以我们总是需要爬山,爬到上面,然后长出自己的那一棵树,但是你的高度确实依赖了这座山,也就是所谓的传统。

😊

先享受起来

我觉得先从不功利的角度来说,其实什么都不能阻碍你先享受起来,因为写字很简单,一个毛毡、一张纸、一个毛笔、一个墨、一个字帖,就可以开始写了。所以没有什么能阻碍你现在就去写起来,一切都不是理由,如果你真的喜欢,就一定会开始。没有一个开始,就永远不可能有后续的发展,不可能真正产生问题,没有问题,也就没有解答的可能。

我这个答案可能有点长了,但这是因为书法确实是一个系统性的学问,很难三言两语讲清楚,即便现在这样讲完,其实有可能大家还会觉得,到底要从哪里开始呢。

那么我的建议就是从买一个毛笔蘸点墨,从最接近自己性情的、手边最容易找到的一个字帖练起。

最后,祝大家写字愉快,爱上和毛笔度过的每一天。 😊

Pic_林曦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