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碎影(三十四)

 李萍拾尘 2024-05-11 发布于河南

《子夜》是茅盾先生的代表作,一部据说是划时代意义的长篇小说。我在大学时读过一次,但都不下去。那些经济术语,做空、做多、多头、空头,我是一头雾水,所以放下了。
到参加工作,心有不甘,又特意去图书馆借来,心想,这次业余时间充裕,应该能读下去。
但还是被其它书取代,它总是被我拿起又放下。最后,人家催还,无奈还了。我想,机缘巧合,我应该还有第三次读,无论如何,要把它读下去的。
《林家铺子》的电影是看过的,觉得相当好。
在萧红文集前,是茅盾先生写的纪念萧红的文章,是我接触先生的文章最近、最多的一篇。佩服之至。也读过他的一些理论文章,认为他的文笔无比流畅。
高中时学过他的一篇散文《白杨礼赞》,觉得太直白、浅显了些。但认为也情有可原。茅盾先生一直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文学生涯从来都是与革命紧紧相连。
他在1921年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嘉兴南湖上党的一大会址所在的那只红船,就是他妻子的弟弟孔另境租的。转移到南湖是李达夫人王会悟出的主意;而实际借船人是孔另境。有媒体把功劳全部归于王会悟,有失公允。
孔另境在革命中被捕,还是茅盾妻子孔德沚求救于鲁迅,在鲁迅的帮助下,才得以出狱。由此可看出,茅盾一直与革命有不解之缘。

(未完待续)

北京碎影(三十三)

北京碎影(三十二)

北京碎影(三十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