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夏卷征稿】祖孙三代夜游丝路欢乐世界 / ​钟帆(陕西)|| 当代文学家杂志社

 清涟一荷 2024-05-11 发布于安徽

原创·精品

清涟文化,致力繁荣!


祖孙三代夜游丝路欢乐世界

(散文)

文  / 钟帆(陕西)


癸卯兔年八月二十五日下午,我和女儿带着小外孙儿齐旭橦,在丰庆公园站上车,乘坐西安地铁5号线,到沣西文化公园站下车,而后步行到站台西南侧的丝路欢乐世界游玩。我的手机定位显示为西安市长安区与咸阳市秦都区交界处,两地不时地切换,我可搞不懂到底在哪里了。
我们祖孙三人买的是夜场票,下午四五点钟入场,可游玩到夜里闭园。他们母子二人着重参与游玩项目。我则把观察的重点放在丝路文化上。只简单参与了奇幻飞跃、超炫奥德赛过山车、升降机和观赏丝路欢乐世界的夜景。
在丝路文化艺术馆,我了解到:在这里,通过展示丝绸之路文化的各类艺术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感受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强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理解。让我们一起探索丝绸之路的艺术之美吧!
公元前138年和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刘彻之命,两次出使西域,史称“张骞凿空”,为丝绸之路正式开通的标志。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的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交流,张骞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在我国辽阔的版图上,有两处丝路欢乐世界,一处是在陕西西安,代表的是陆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就在古时的长安,经中亚、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连接亚欧大陆古代东西方文明,而丝绸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另一处是在海南三亚,代表的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在福建的泉州,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物资是瓷器。如南海2号沉船打捞上来的货物,大部分是瓷器。
陆上丝绸之路是一个符号、一个过程,一种精神的象征。当古罗马人把他们想象中的中国称为“赛里斯”(意为丝绸之国)时,我们能感受到丝绸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我国的漆器、火药、指南针、瓷器以及造纸、打井、冶炼等技术次第西传时,当葡萄、石榴、核桃、香料、玻璃、象牙、狮子等“殊方异物,四方而至”时,我们亦能感受到世界共荣的盛大景象。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是连接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直到明末清初实行禁海后,才开始走向衰落。因其主要以南海为中心,又称为南海丝绸之路。
一条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绵亘几万里,延续数千年,连接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贸易畅通,民心相通,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积淀形成了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于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丝路精神。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欢乐世界,与世界共生长。
当夜晚来临,微风轻拂,华灯初上,整个丝路欢乐世界的七大主题文化街区,被各种灯光点缀得光怪陆离、色彩缤纷,十分炫丽耀眼。其地标建筑,高度达139.21米,谐音“一生就爱你”的地标塔更是彩灯闪烁,变幻出精妙绝伦七彩霓虹,金鸡独立式的成为整个园区最鲜明夺目的标志。
旺季时的夜场票,既可以游玩景区里众多的亲子项目,也可以欣赏丝路欢乐世界美丽的夜景。对于成年人来说,赏景纳凉,是愉悦心情,放松休闲的一种方式、一种享受。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参与游玩项目,体验各种刺激,才是最大的愿望、最有情趣的事情。由于年龄、身体的关系,我喜欢看景、赏景,动中取静,静中取幽,幽中取美,品味夜晚在灯光作用下的炫彩璀璨。这是不同于白天阳光下的景色,是白天中的另外一种美的呈现。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祖逖闻鸡起舞,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读书写作,在别人忙碌的时候,悠闲散步,看似散淡,实则功夫用在事先,笨鸟先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祖孙三人夜游丝路欢乐世界,虽然时间有限,但游玩的舒畅、尽兴,更重要的是观赏丝路欢乐世界美丽的夜景,在辉煌灯火里感受别样的韵味和风情,真切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此乃人生幸事呀!哈哈哈,满足、开心,惬意、幸福。夜游丝路欢乐世界,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欢乐!
202459日于宁陕

本期责任编辑:零下

《当代文学家》,刊号ISSN2708-3160,彩版印刷,由当代文学家协会主管,当代文学工作室主办。

当代文学家·巴金文学成就奖


‍‍‍‍‍‍‍‍‍‍‍‍‍‍‍‍‍‍‍‍‍‍‍‍‍

作者风采


陕西作家/诗人:钟帆




作者简介

钟嘉焜,笔名钟帆,大学本科学历,退休高级教师,系省、市教育学会、方言协会,散文学会会员、市作协、民协会员,市、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员,县文联委员,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城关镇文化特派员,宁陕中学师德师风监督员,《秦岭笔会》副主编。发表诗歌、散文、散文诗、报告文学、评论、新闻等数百篇,几十万字,作品入选二十多部作品集或词典,获奖十余次,编辑出版《基石——陕西宁陕教育发展纪实》(2012.8陕西三秦出版社),安康文化生态旅游丛书之《秦岭绿都,山水画卷——宁陕》(2014.9陕西旅游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