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靠头脑、还是靠必然性

 超级致富宝典 2024-05-11 发布于新疆

毛主席:“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比较主动了,比较自由了,就变成比较聪明一些的人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这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所谓必然,就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在没有认识它以前,我们的行动总是不自觉的,带着盲目性的。这时候我们是一些蠢人。”

这个我们,包括了那些杰出的人。由此,我们得到一个推论,

推论一:蠢人和聪明人的分界线,只在于有没有基于必然性,基于必然性的,就是聪明人。不是基于必然性的,就是蠢人。

毛主席的兵法,为什么神呢?就是因为基于必然性,

毛主席:关于集中优势兵力的问题,还是老话,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如果是围城,就要十倍;如果是野战,就要五倍。在具体的战术动作上就不止了,就要占绝对优势。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就要是占绝对优势,就是为了增加必然性。任何人都不能和必然性为敌。

在毛著里,很少见毛主席夸谁是人才,凡归因,都是强调的客观因素,比如,力量不够、条件不具备、路线错误……而从没见指责谁是能力不够的、说谁人水平不够的。

毛主席是圣人吗?当然是圣人!

《商君书》:“圣人知必然之理、必为之时势,故为必治之政,战必勇之民,行必听之令。是以兵出而无敌,令行而天下服从。黄鹄之飞,一举千里,有必飞之备也;丽丽、巨巨,日走千里,有必走之势也;虎、豹、熊、罴,鸷而无敌,有必胜之理也。圣人见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制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湿制火。故曰: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圣人有必信之性,又有使天下不得不信之法。”

这说明,基于必然性的,就是圣人。所以,圣人的行动,

1)基于必然性

2)增加必然性

比如,商鞅的连坐、互相告发,以及轻罪重刑,都是为了增加必然性的。

因为制订的法令是基于必然性的,所以,虽商鞅自己也不能逃脱自己制订的法令,以至于作法自弊。

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

曾国藩,一个从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书生,领导着一支临时组织起来的地方武装团练,只有六字方针:结硬寨,打呆仗!硬生生地把装进棺材的清王朝拽了回来。就凭这六个字,曾国藩取得了莫大的功绩,以至于被近人评为二个半圣人中的半个。

这六个字,包含着一种必然性,所以,凭必然性,就是圣人。假如没有这六个字,那么曾国藩就只是清朝众多官员中的一个官员,是不会在历史上留名了。即使他留下的那么多家书什么的,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力。

巴菲特:关注的重点是应该会发生什么,而不是它应该在什么时候发生。

巴菲特被称为奥马哈的圣人、活着的圣人,巴菲特也是凭必然性取得成就,他关注的不是什么时候发生,关注的是必然发生。在此之上,建立了自己的投资之道,成就自己的首富之​路。

在必然性下,就成为了时间的朋友。必然性,是不可敌的。

段永平​:“印象中有两种人创业成功的概率好像高一些:一种是无路可走的人,由于没有退路,他们会很拼命和专注,所以机会大些,比如像我。另一种就是看到路的人,也就是创业开始时就有很强的理想和一定的想法(往往是得到了某种验证的想法),比如比尔 盖茨。”

看到路,就是看到了某种必然性。所以必然性是路,道和路总是相伴出现,所以,道也是必然性,而可利用的必然性,就是路​。

如果靠脑子,那么谁敢保证自己就是最聪明的呢?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那么总是会遇到失败的时候。

而只有必然性,是谁也对抗不了的,故战无不胜。

《孙子兵法》: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并没有其他必取、必固的办法。所以,在这个必然性上,建立出自己的策略——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这就是要调动敌人,只要实现了调动敌人,就可以攻而必取,守而必固。

所以,两种相反的可能性,到底是押哪种可能性呢?这个问题是靠脑子的。而两种相反的可能性都押、要求自己都要能对付。这个答案是靠必然性的——不管哪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就都能对付。前者贤,后者圣!贤走向不肖,圣走向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