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万当心!身上这 5 种疣跟 HPV 病毒有关,不一小心就是宫颈癌、口腔癌!

 板桥胡同37号 2024-05-12 发布于天津

人乳头瘤病毒(HPV)属于一类小DNA病毒,主要感染人体皮肤和黏膜,包括但不限于肛门生殖器、口腔、鼻腔、咽部以及喉部黏膜,从而引发多种皮肤和黏膜的良性和恶性病变。HPV家族庞大,其分类方式也各有不同。根据HPV的生物学行为,可将其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HPV主要导致黏膜的疣状增生,而高危型则与宫颈癌、口腔咽喉癌等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不同亚型的HPV表现出高度的组织特异性,易感染的部位也不尽相同,并引发相应的疾病。例如,与皮肤疣(如寻常疣、扁平疣、跖疣等)相关的HPV被称为疣相关型HPV。皮肤疣可能以单发、群发或融合形式出现。HPV感染皮肤和黏膜后,可能引发多种良性和恶性的改变,不同类型的HPV感染所导致的皮损表现也各异,以下是对其表现进行的归纳总结:

 扁平疣 

扁平疣,又称青年扁平疣,好发于面部、手背、手臂等部位主要是HPV3、5、8、11等亚型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肤色、粉红色或褐色的扁平光滑丘疹,略微隆起,常见于手背、手臂、面部,可因为同形现象而呈线状排列,长期存在的扁平疣可融合成片。皮肤镜检查,显示浅褐色、黄色或肤色背景,有规则分布的点状血管,可伴少量血痂扁平疣的发生和消退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患者染病后通常无明显症状表现,少数患者会有轻度瘙痒。扁平疣病程较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皮肤病,患者对β-HPV尤为易感,特别是HPV5和8型。皮疹多为扁平疣状改变,对称分布,可泛发全身,由于皮疹数目多,目前治疗仍较困难,约一半的患者可最终发展为皮肤鳞癌,特别是皮肤暴露部位,提示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病情进展可能与紫外线长期照射有关。


 扁平疣 


寻常疣常被老百姓常称为“刺瘊”或“瘊子”,为HPV感染引起,多发生于青少年人群,仅15%发生于35岁以后。罕有报道感染人乳头瘤空泡病毒的寻常疣发生恶变,一旦恶变,30%~50%发生鳞状细胞癌,其次为基底细胞癌。其发生癌变的机制可能与紫外线照射、某些致癌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和宿主免疫状态等相关。寻常疣在相对健康人群中长期不消退的机制不明,可能与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或产生免疫耐受有关。寻常疣典型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丘疹,逐渐增大,呈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质硬易出血,色灰黄,偶可继发感染。表现为过度角化、外生性、圆顶状的丘疹或斑块,可发生在皮肤表面的任何部位,常见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其特征是表面可见点状黑点。皮肤镜下观察寻常疣,可见其呈多数紧密排列的乳头瘤样结构。乳头状瘤中心可见红色点状或袢状血管,常伴有出血及毛细血管血栓。

(掌)跖疣


跖疣(plantar warts)是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西医认为其成因为皮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年发病率为14%,其发病与外伤、摩擦及个体免疫力有密切关系,具有传染性、多发性、病程长等特点。常表现为内生性厚的丘疹或斑块,足底的病变可向内生长很深,往往会因行走时的压力而疼痛。跖疣融合成大斑块时,称为嵌合疣。跖疣通常在皮肤镜下可见黄色无结构区域,其上有或没有不规则分布的红褐色至黑色小点或线状条纹(出血)或血痂。出血是由于足跖部长期血管压力较高所致。

丝状疣

丝状疣是由HPV感染皮肤黏膜所致的良性赘生物,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病程慢性。具传染性,可连接成片,也可通过破坏免疫能力而引发过敏、癌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肝炎等免疫系统疾病。发病部位常见于颈部、面部、口周和眼睑等位置,其形态多为尖尖的丝状角化性的突起,细长而柔软,无痛痒感,但数量较多,影响美观,丝状疣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无特定发病群体但婴幼儿少见,发病率与年龄增长有关,青壮年时期最高,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较容易感染。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好发于15~30岁的性活跃人群,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表现为生殖器或肛周等潮湿部位出现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丘疹、结节,颜色为红色、棕褐色或肤色。尖锐湿疣多数由6/11低危型HPV感染所致。尖锐湿疣的治疗主要是去除疣体,但容易复发,规范正确的使用避孕套、减少性伴侣的数目是降低HPV感染和传播几率的有效手段。随着人们性观念的更加开放,阴道-口腔-肛门等性行为方式的增多,肛内疣、口咽部疣、喉部疣、结膜疣、鼻腔疣等生殖器黏膜之外的尖锐湿疣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

HPV在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在正常人皮肤中也有一定的检出率,但HPV感染通常为一过性的,可以被自行清除。目前比较公认的HPV16和18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高危亚型,HPV6和11型是导致尖锐湿疣的常见类型,被批准的疫苗也主要是预防这两种疾病。随着对HPV致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HPV所致疾病有望会得到有效控制及治疗。

编辑:一颗橙子

Image

参考文献

Image

[1]何泳洁综述, 曹碧兰审校. 皮肤疣的治疗进展[J].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2, 35(3):5-10.

[2]史天威, 张江安, 龙亭,等. 寻常疣63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1,23(1):5-12.

[3]徐金华. 尖锐湿疣治疗专家共识[C]// 201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9.

[4]陆艳, 李洁清. 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疣的研究进展[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 26(16):4-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