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佩帏、容臭、香包、香袋……

 锦绣文萃 2024-05-12 发布于江苏

刊头题字:聆百

佩帏、容臭、香包、香袋……


香囊溯源

文/张奎高

香囊,又称“佩香”“佩帏”或“容臭”,亦即今日人们常说的香包、香袋,它与琼瑶、玉环、香帕等都是古人重要的佩饰。是香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追溯香囊的起源,恐怕要上溯到上古人文始祖黄帝时代。南朝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黄帝来到“园丘”,但其地多大蛇,广成子教他佩戴雄黄,于是蛇便远离黄帝,之后,黄帝又遇到神医岐伯,与其论医,见其用来防病治病的药囊中装的就是中草药,就令天下人佩带香囊。之后的香囊发展史上,不仅保留了医疗价值,更赋予了人格之美。“歧黄” 一词即由此而来;今天所传《黄帝内经》即黄帝与歧伯两人论医之记录。

先秦时代,《尔雅·释器》上说:“妇人之纬,谓之缡。”所谓“缡”,又称“香缨”,是用五彩丝线制成的首饰物,是已婚妇女的标志。

春秋战国末期,屈原在经典作品《离骚》中有“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诗句,“佩帏”即香囊;成于汉初的《礼记·内则》 记载,“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昧爽而朝。”这里的“容臭”就是香囊,“容臭”读róng xiù。“香囊”一词也就在这时正式出现了。东汉文学永繁钦的《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明确指出当时的香囊是系在肘臂之下、藏于袖中佩戴的,通过衣袖再把微微香气从袖筒散发出来。这种袖底生香的魅力是既含蓄又充满诱惑力;汉魏时期(公元前 202 年——公元 220 年),官员将官印就放在香囊之中;南北朝时期(公元 420~589),出现了“香袋”,又称“香囊”。汉末建安中,《孔雀东南飞》云:“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到了唐代,妇女的饰物有了进一步演变,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白居易《醉后赠人》诗云:“香毬趁拍回环匼,花盏抛巡取次飞。”宋时,香囊发展到顶峰,随着香囊频繁使用,逐渐从士大夫阶层转向民间;明清时期,人们对香囊的喜爱之情更加高涨。明代初年,文学家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里提及当时年轻人的服饰:“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这话是说,宋濂的同学们都穿着锦绣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佩白玉环,左边佩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可见香囊为当时人所必带之物。因此在各种小说传记中有大量关于香囊的记载。明邵灿的传奇《香囊记》,便是以香囊为线索而展开的一部戏剧;清代诗人朱彝尊在他那著名的《风怀二百韵》中就描绘了香囊在男女感情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毫尖渲画笔,肘后付香囊。诀绝分沟水,缠绵解佩璜。”《红楼梦》第七十回写傻大姐拾得了一个“十锦春意香袋”,结果闹出了一场抄检大观园的风波。抄检时,又从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司棋的箱中搜出包袱,里面是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帖上写“外特寄香袋一个,略表我心”。可见香囊早成了男女感情联系之物了。其实,在近现代人心中,香囊、香袋、香水主要功能又何尝不是传递感情的重要信物呢?

古代时期的香囊往往用锦缎做成,绣着精美的图案,里面放满植物香料。香囊里装的什么香料呢?从唐苏鹗《杜阳杂编》中所记可见一斑: “咸通四年,同昌公主出降……乘七宝步辇,四面缀五色香囊。囊中贮辟寒香、辟邪香、瑞麟香、金凤香。”绝对自然香料!

1642 年,苏州“董家绣庄”的千金董小宛成了如皋媳妇,如皋香袋便有了显著提高。小宛娘家是苏绣世家,小宛天资聪颖,心灵手巧,诗文书画,无不通晓,有“针神”之称。所以她制作的香袋化进了苏绣技艺,增强了香袋的观赏性,索求者络绎不绝。

清代以降,按照民间古老风俗,人们常用艾叶、菖蒲扎成剑形条束,悬挂在门上或床前。上了年纪的老人,则喜欢用五彩纷呈的丝线绣个香袋,挂在孩子们胸前,以示驱邪辟疫。民间在每年端午节前后佩带香包也自有其道理。

1997、1999 年,如皋香袋连上央视、出尽风头。原来,1997 年,为迎接香港回归,如皋百岁老人陈邦英制作了 100 只如皋“长寿香袋”送给香港小朋友作为礼物。1999 年,老人又为澳门回归又制作了 100 只如皋香袋送给澳门小朋友作为礼物。时任港澳特首的董建华和何厚铧先两位先生都先后亲笔签名、回信答谢老人。中央电视台也分别对这两件事情作了特别报道。如皋香袋连续登上央视、风靡全国、传遍全球,创下了香袋文化的巅峰荣耀!

如今,随着国运昌盛,人民幸福,香文化的崛起,香袋、香包、香囊成为馈赠亲友、增进友谊、传递爱心的高档礼品,更多的发挥着卫生环境、观赏怡情、修身养性的作用。

一只香袋、一个香包、一枚香囊,标榜着雅致,寄托着美好,传递着温馨,更彰显出不俗的格调、品位。

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香囊,正在中华香文化崛起的征途上美丽绽放!


作者简介

张奎高,1950年生,江苏如皋人。笔名路楠、文奎(原圭圭)、雉水大圭等。从事军旅文化19年;转业后,从事地方文化至退休。

上演、发表过文艺作品、论文数百篇,出版专著六部。作词、作曲的大型组歌《永远高歌东方红》获1976文艺汇演创作一等奖;传记文学《李渔大传》(上、下卷)获南通市2018“五个一工程奖”。

现为如皋红楼梦研究会副会长、南通江淮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李渔研究会(筹)会员。

END

特邀顾问 | 张奎高

顾      问 | 曹桂明

策      划 | 汤红波

总      编 | 王   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