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艺术万年史-411》美洲当代建筑(上)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4-05-12 发布于上海

美洲当代建筑(上)

当代美洲的建筑,不论是北美洲的美国,还是美国以南的辽阔的拉丁美洲,都是很有成就的。在许多方面往往开世界建筑新风气之先。

1.美国建筑

美国是现代建筑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在19世纪末就出现了名闻世界的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沙利文反对复古主义建筑,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的著名原则,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盖高楼,芝加哥便成为美国摩天大楼的发源地。尔后,赖特(1867-1959)继承芝加哥学派的精神,坚持进行建筑创新活动,拥护者多,"新建筑运动"顽强地发展着,并形成了现代主义建筑和有机建筑两大潮流。但是复古主义建筑仍然存在,如40年代完成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和美国最高法院大厦还是用的古典柱式。1937年,欧洲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罗同时到美国定居,在他们的影响下,美国的现代主义建筑获得新的力量,迅速扩展。5060年代,它成为美国现代建筑的主导潮流。

美国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格罗皮乌斯(1883-1969)曾是欧洲"包豪斯"的创办人,他到美国后,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等职,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以及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理论,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还从事建筑实践。主要作品有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1957)等。密斯...(1888-1969)到美国后,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伊工学院)建筑系主任。他明确提出"少就是多"的观点。所谓""是对复古主义那繁琐的装饰而言的,""是指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可能创造出来的建筑上的简洁精确的丰富效果。他通过对钢筋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提出了灵活多变空间的理论,创造出简洁、明快而准确的建筑形式和手法。这对建筑界影响很大,成为风行一时的"密斯风格",赞同的人很多,故有"密斯学派"之称。他的作品有芝加哥湖滨公寓(1948-1951)、伊利诺伊工学院的建筑馆(即克朗楼)(1955)、纽约西格拉姆大厦(1958)等。

5060年代,美国现代建筑的流派相当纷繁,除现代主义学派外,著名的还有赖特为代表的"有机建筑"。这个流派认为每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由其内在因素决定的。依此,建筑的形式、构成以及有关的种种问题,也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去决定。赖特曾于1918年访问中国,很推崇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他的有机建筑理论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即按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不是模仿自然,更不是扭曲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故名有机建筑。1953年,赖特给"有机"下的定义是"有机的,指的是统一体""土生土长是所有真正艺术和文化的必要的领域""象民间传说和民歌那样产生出来的房屋比不自然的学院派头更有研究价值。"赖特的理论影响很广泛,而且越到后来,拥护者就越多。赖特的作品最出名的是"流水别墅"(1936),此外有普赖斯大楼(1952)、古根海姆美术馆(1959)等等。

当欧洲盛行粗野主义时,美国的典雅主义也有发展,典雅主义的代表建筑师是雅玛萨基(山崎实)(1912-  ),主要作品是圣路易市兰伯特航空港(1953)、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1959)、纽约"世界贸易中心"(1973)等等。费城学派的创始人是路易斯.(1901-1974),他的作品有费城塔式市政大楼(1952-1957)、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1953)等。伊姆斯是高技派的代表。即使在现代主义流派里,建筑风格和发展方向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布劳耶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骨干之一,还同格罗皮乌斯合作设计过作品。他于1944年加入美国籍后,对美国传统的建筑技术发生了兴趣,从中汲取经验,把现代建筑和美国地方特点结合,设计了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中一幢展览住宅(1949)。1962年设计的法国的戛得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研究中心大厦,又以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雕塑感见长,支承整个大厦的树枝形柱,造型独特,更为许多人效仿。约翰逊(1906-  )曾在格罗皮乌斯指导下研究建筑,又撰写《密斯传》,宣传密斯...罗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1950年,他为自己设计的住宅,也是密斯刚刚脱稿的范斯沃斯玻璃住宅的翻版。然而,当他协助密斯完成西格拉姆大厦的设计不久,却态度大变,转而宣传冲破密斯学派的单调性和局限性,他说:"我是个传统主义者。"强调建筑形式要摆脱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甚至说:"形式应该遵循的是人们头脑里的思想。"第一个提出要向路易斯.康靠拢,于是他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领袖。

60年代末,美国的建筑思潮更加活跃。其具体表现之一是使多年居于主导地位的现代主义建筑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质疑。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建筑思想都努力显示自己的存在。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尤其令人注目。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简而言之,就是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的思潮。美国建筑师文丘里(1925-  )在1966年所著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等书中写道:"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式的道德说教所吓倒了。我喜欢建筑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净';宁愿一锅烩,而不要清清爽爽;宁愿歪曲变形的,而不要直截了当的;宁愿要暧昧模糊,而不要条理分明、刚愎、无人性、枯燥和所谓的趣味;我宁愿要古代相传的东西,不要经过'设计'的;宁愿要随和包容,不要排他性,宁可丰盛过度,不要简单化、发育不全和维新派头;宁愿要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不要直率和一目了然;我赞赏零乱而有生气甚于明确统一。我容许违反前提的推理,我宣布赞成二元论。"他批评现代主义建筑师热衷于革新而忘了自己应是"保持传统的专家"。要求"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主张汲取民间建筑手法。他说:"对艺术家来说,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现存的东西挑挑拣拣。"如此等等,他为后现代主义建筑提出了较系统的理论基础。他的建筑作品有他为他母亲在费城栗子山设计的住宅(1962)、费城的一处老年公寓(1960-1963)、俄亥俄州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1976),这些建筑都打破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常规。特别是他设计的费城富兰克林故居(1976),采用了"幽灵屋"的方案。富兰克林的故居已毁,只剩下墙基,他接受设计建造这座故居时,只用不锈钢按原来房屋的轮廓搭了两座透明而空的框架,装上玻璃,并没有砖瓦木石复原旧屋。但观众通过反射镜可以看到那200年前的屋基,而从钢架玻璃房屋上,又再现了当年房屋的整体面貌。故居没复原,假的还是假的,但真的却更突出了。不过,文丘里的建筑作品远远没有他的建筑理论影响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