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缠论28:判断背驰的方法-精确定义

 abcshiguke 2024-05-12 发布于河北

先有趋势,再有背驰。

在缠论中,对背驰的讲解涉及5篇文章,分别是:15课没有趋势,没有背驰;24课macd对背驰的辅助判断;25课吻,macd、背驰、中枢;37课背驰的再分辨;43课有关背驰的补习课。此外,在评论区有多处谈到背驰。

用如此长的篇幅讲背驰,足见其复杂程度。之所以引起各种不同的解读,或者说困惑,根本原因在于禅师在用背驰时,不光是精确的定义,还经常按照推广或者说变通的方法。不把原文读得滚瓜烂熟,很难发现这一点。

这里准备按照精确定义——变通应用的顺序,举例说明。

本文先看精确定义。

如图1,左右两图都是典型的包含两个中枢的趋势,判断背驰,就是看中枢B前后的次级别走势:c的力度小于b就是背驰,否则不构成背驰。

图片

图1 包含两个中枢的上涨和下跌

这里有三个细节问题:

(1)c要新高或者新低;

(2)b走势是中枢B次级别及以下级别的走势,比如B为日线中枢,那么b走势从30分钟、5分钟、1分钟,甚至跳空缺口都可以;

(3)c必须是B的次级别,比如B为日线中枢,c一定得是30分钟,且至少要有两个30分钟的中枢。

原因:把c拆解后,首先要有一个离开中枢B的次级别走势,然后再一个相反的走势,不破中枢B,构造一个第三类卖或买点,以确认中枢B的结束。

这样说很抽象,来看上篇文章提到的实际走势图。

图片

在图2中,对找次级别走势采用了变通的方法(具体分析请看缠论27),得到如图所示的中枢。

要找背驰,就是看围绕第二个中枢[E,H]前后两段D-E和H-2635.09低点

这个下跌趋势比较经典,因为第一段D-E也包含一个第三类卖点。

按定义,若H-2635.09低点这一段的力度小于D-E这一段的力度,就是背驰。

怎么比较力度?有两种方法。

一是缠论最早说的均线缠绕构造的面积,这个方法不太好用,不讨论,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参考缠论第15课内容。

二是借助macd,这也是缠论后来反复使用的方法,简洁、明了。

如图3,看上述两段走势对应的macd(黄白线+绿柱子),乙段走势的绿柱子面积明显小于甲段,可以认为乙区域这一段下跌的力度小于甲区域这段下跌的力度,背驰出现。

图片

图3 两段走势对应的macd

实际上,这个背驰不算很经典,典型的下跌背驰,不仅绿柱子面积要变小,黄白线也要抬高,特别是第二段,其内部再次出现低级别的背驰。乙区域显然不满足,这类背驰,存在短线反弹后再次下跌的可能,越是小级别越不可靠。

那么,当时为什么写了多篇文章,认为要扛住等反弹?

乙区域对应的是流动性危机造成的短期暴跌,这种走势任何短线的技术分析都要失效,但只要大环境没有崩溃,后续一定会缓解、反弹。

放大视野,对照甲区域,虽然无法得知当时乙区域会跌到哪里,但综合各种情况,可以大概率确定就是历史大底了;最差的情形,也会有个较大的反弹,能回不少血。

实际走势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可能通过几篇文章、几个案例就能把背驰的所有情况搞清楚,后续文章结合缠论理论与实际案例,逐一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