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味药退烧方,一泄一补,药简方精

 look912fenny 2024-05-12 发布于山东

大雪过后,气温骤降,感冒的人多了,发烧的人也就多了。因为此时寒气占据主导地位,风寒侵入人体,闭塞毛孔,热气郁在体内透发不出来,人就会发烧。

这不,前段时间,有位朋友就不幸“中招”了。大半夜给我打电话问该怎么办?我让她第二天一早到药店去抓一把石膏,轧细,和粳米一起熬汤来喝,朋友上午喝,下午体温就恢复正常了。

大家看,这个方子一共就两味药,石膏和粳米,石膏就是平时做豆腐时经常会用到的石膏,所以它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粳米就是大米,与其说是药,倒不如说是食物更贴切。就是这么个方子,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却能起到透热外出的作用,身体里的这个热一透发出去,烧就跟着退下来了。

说到透热外出,历史上的大医家,比如张仲景,比如张锡纯,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石膏。

张仲景有一张清热的方子,叫白虎汤,里面一共用到了四味药,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到了民国时期,张锡纯把这个方子作了删减,从中精选了两味,石膏和粳米,组成石膏粳米汤,所以石膏粳米汤其实是张锡纯的方子。

张锡纯就用这个方子,治好了不少发热的患者。

来看两则医案。

1916年,护国运动爆发,张锡纯作为随军军医,跟随军队北上,正值寒冬腊月,再加上当时条件艰苦,就连火车的车窗都是破的,刺骨的寒风透过车窗直往车身里灌,士兵们感受了风寒,不少人都病倒了,什么症状呢?就是发烧,而且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身上发热,但是都不出汗。张锡纯一看,就明白了,这是寒邪郁闭在体表,阻塞了毛孔,身体内的热气想发但是发不出来,就像那个热水瓶一样,表面摸上去凉凉的,但是里面呢烧热烧热的。张锡纯就用石膏和粳米熬成汤,让这些士兵喝下去,很快,烧就退了。

又有一县长夫人,五十多岁,因为患了温病,浑身发热,一开始是用物理疗法来降温,到后面持续高热,已经陷入昏迷的状态,当时张锡纯刚到东北,家里人不得已把他请来了。张锡纯诊完脉,随即命人熬了一大碗石膏粳米汤为其服下,过了没多久,这人便苏醒了。

张锡纯特别善用石膏,他自称用了一辈子,效果都非常好。用他自己的话说:“生石膏治温病初得,其脉浮而有力,身体壮热。并治一切感冒初得,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者。”意思是,不管是温病还是偶感风寒,只要是高热的,石膏都能透热外出。

石膏还能清肺热和胃热。比如,张仲景治疗肺部实热的麻杏石甘汤,里面就用到了石膏。还有李东垣的清胃散,用石膏来清胃热,胃热有什么表现?胃火上攻常常会引起牙痛,牙包肿的像气球一样,吃点辛辣的就加重,这个时候只要把胃火往下一撤,牙痛就止住了。

中医有一种治疗思路,叫六经实热,总清阳明。就是说五脏六腑都有热,不知该从哪里入手,你就去通肠胃,也就是阳明胃和阳明大肠,肠胃通了,火热之气自然就往下降。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人发高烧,浑身上下火烧火燎、热气腾腾的,用石膏,大方向也是没有错的。

石膏粳米汤这个方子,原方用到了石膏二两,粳米二两半,这里建议大家从小剂量开始服用。

石膏粳米汤:生石膏20克,粳米20克,煮至米熟即可。

粳米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第一,粳米可以顾护胃气,因为石膏有清热的作用,所以它是有一定的凉性的,容易损伤脾胃,粳米的加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后顾之忧。第二,用粳米熬成的汤黏黏稠稠的,所以它可以把石膏的药性黏住,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

粳米的作用也是得到古人肯定的,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说,粳米能养胃气、长肌肉;《食鉴本草》也认为,粳米有补脾胃、养五脏、壮气力的良好功效。

石膏和粳米一起熬汤,熬好以后基本没有药味,就像大米汤一样,身体特别虚弱的还可以再加三五克的怀山药和党参,补充身体正气,正气一足,就更有力量驱邪外出了。这个方子没有中药的苦味,就连小孩子也不会觉得难喝。

温馨提示: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文中提到的中药方子,仅供学习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