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将军之四十三:福建历代名将数量全国第13:15人

 启我东疆 2024-05-12 发布于黑龙江

者zjw按 :     十国.南唐1   二 北宋1   三 南宋2   四  明 4    清 7  共15人     

福建偏在东南,依山傍海,号称八闽,远古属百越之地。春秋战国时为闽越国。秦吞六国置闽中郡,汉属扬州刺史部,三国时为建安郡,唐代属江南路,五代十国时为闽国,北宋置福建路,自此福建之名沿用于元明清三朝。福建名将,五代十国之前鲜有闻名于世,直至北宋至清朝,名将间出,各领风骚。著名有俞大猷平倭、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皆驰名于世,脍炙人口。以下11人,论功比美,庶无愧于良臣名将之称。

排名  姓名        生死年        出生地                        战績  武功   结局

一、 五代十国.南唐1

1   林仁肇  是福建南平人,性刚毅,有武艺。为闽国故将,后羁旅归附南唐。以偏师救援

     寿 州,破城南大寨及濠州水栅,于正阳桥逆风举火焚桥,大破周军。以功拜镇海军

     节度使,改镇武昌。倾心谋国,向后主进献夺取淮南之策,不为采用。

     仁肇以行伍至位将帅,与士同甘苦,深得军心,然与诸将不和。内有倿臣谗言,

     外有敌国反间,君臣嫌疑,终为后主猜忌,遣使将其鸠杀。

二 、北宋1

2    章楶  字质夫,福建南平人。进士及第,虽起于诸生,而才兼文武。累官环庆路经略

     安抚使,定计据险筑寨,蚕食西夏。于葫芦河川屡战屡捷,平夏之战,奇袭天都山,

     摛悍宼、剪夏卒,夏人夺气。其克敌制胜,立边功为西方之最。使西夏自平夏之败,

     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西陲得以数年无警,可谓一时名将。以功迁同知枢密院事,

   晚年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享年七十六,累赠右银青光禄大夫、太师、秦国公,谥号庄敏。

三 、南宋3

3  南宋利州路经略使刘子羽:刘子羽,建州崇安五夫里府前村人,南宋抗金名将,自幼从

     军杀敌,屡立战功。刘子羽秉赋刚毅,十岁精通经史,十一岁随父亲、北宋名将刘韐

    过军旅生活。战乱频繁,他弃文习武,青年时代就通晓韬略,武艺超群。公元1120年,

     睦州方腊率众起义,攻越州。刘子羽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军,擢升卫戍寺丞。后调守

    真定,是年冬,金兵来犯,刘子羽坚守数月,击退金兵,遂以军功升朝请大夫。宋钦宗

     以他忠勇可嘉,调汴河上游,扼制金兵南侵。金人乘真定调防,直陷京师。刘子羽父亲

    刘韐死于靖康之难,他扶柩归葬家乡,誓与金兵不共戴天。张浚任川陕宣抚制置使时,

    以刘子羽智勇双全,请他参议军事,命他到秦州总制五路兵马,建立兵将法规,军威大

    振。刘子羽统制所部,接连收复延安、晋宁、麟府以及鹿坊、巩县等州县失地,因军功

    卓著,晋升为徽猷阁待制。

    公元1130年,金兵南侵,刘子羽受命至秦州,招集散兵十数万,派吴玠扼守大散关及

    和尚原,吴师古屯兵熙河,孙渥、贾世方据守阶、成、凤三州,以堵截金兵来路。金兵

    遂不敢来犯。公元1131年,金兵侵犯大散关,刘子羽率宋军三百,于潭毒山设防,死守

    三泉。金兵久攻不下,只得退师。随后,金将撒离喝移师攻打凤翔,但由于刘子羽早就

    部署坚壁清野,金兵面对空城,一无所获。金将撒离喝不甘撤军,又派使者10人向刘子羽

    劝降,被斩掉9个。刘子羽的抗金决心矢志不移,他联合吴玠 ,用游击战术对付金兵,

    金兵疲于奔命,只得下令撤军。宋兵追杀,金兵死伤无数,接连收复金、均、房三州。

    后遭诋毁被贬谪,后被罢职。

4    杜杲字子昕,福建邵武人。淹贯多能,有文武才略。以荫补起家,金人宼滁州,率军

     解围,登陴中箭,益自奋厉,卒全其城。金兵南下,杜杲坚守安丰,孤城不倾。大战

     庐州,蒙古军号称八十万之众,杜杲以数千之兵坚守,各路援军齐至,终得庐州大捷,

     以功迁淮西制置使、工部尚书。杜杲抗金御蒙,以功名自见,时人称其为淮西诸将帅

     之冠。晚年以宝文阁学士致仕,享年七十五,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四 、 明 4

5   俞大猷:1503-1579  福建泉州晋江。威名戚继光、刘显齐名 。 幼习兵法,以备国用。

       保卫海疆,打击倭寇,巩固边疆,扫灭倭贼。大明抗倭名将,一生率领“俞家军”与

       倭寇作战 ,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却经常被弹劾而免官。善终 

      俞大猷字志辅,出身武举,授千户。“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为将廉,驭下有恩。

      其用兵,先计后战,务持重,不贪近功。”在军47年,四为参将,六为总兵。一生戎

      马倥偬,东征西讨,转战四方,平息倭寇,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 忠诚许国,老而

      弥笃,享年七十七,追赠左军都督,谥号武襄。

 6      明兵部尚书张经:张经,福建候官县洪塘乡人,在今福建福州,明朝中期抗倭将领、

     民族英雄。张经勤读经史,体貌魁伟,文才武略,秉性刚直,不畏权贵。公元1517年

     中进士,任浙江嘉兴知县。公元1537年,由于徭役的频繁和汉官的勒索,以侯公丁为

     首的瑶族武装占据罗滩,攻城杀官。朝廷命张经任两广总督,总督两广军务,以镇压

     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有功,进兵部左侍郎。不久与毛伯温定计抚定安南国,进右都

     御史。之后平息思恩九土司及琼州黎民起义,再进为兵部尚书。公元1553年,起为南

     京户部尚书,后改任兵部。

       公元1554年,明廷以东南倭寇猖獗,命张经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

    湖广诸军,专办讨倭,便宜行事。公元1555年,张经获王江泾大捷,杀敌一千九百

     八十多人,为抗倭以来第一战功。而严嵩的亲信赵文华,为攘夺其功,竟在张经报捷

     之前秘密上疏,说王江泾之战是他督师出战的结果,同时诬陷张经。首辅严嵩即禀报

     嘉靖帝,嘉靖帝大怒,与李天宠、杨继盛一起被斩于西市。

 7     明建宁行都司傅应嘉:傅应嘉,福建泉州南安锦堂村人,抗倭名将。傅应嘉同戚继光、

     俞大猷并肩抗倭,战功累累,身历七十余战,在每次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世宗慰抚有加,称之为蛟龙,故世称俞大猷、戚继光、傅应嘉为“俞龙、戚虎、傅蛟

     龙”,以此赞颂三将的勇猛。傅应嘉,身体魁梧伟丽,膂力过人,擅棍法,通孙吴兵法。

        公元1552年,得武举第二名,授把总武职。是时,倭寇猖獗,闽粤沿海州县遭受荼毒,

    应嘉受命带兵入粤,协同俞大猷、戚继光抗击倭寇,转战闽粤各省,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公元1566年,海寇吴平纠众倡乱,与倭寇为犄角,攻扰广东内陆。傅应嘉奉令提师南

    下平乱,至潮州、饶平等处,先后擒拿吴平七次,粤东匪寇相继被平定。公元1567年,

    被诬陷撤职,在家愤懑难谴,郁郁寡欢,忧忿自弃,年44岁。英年早逝,朝野上下闻讯

     皆扼腕痛惜

8  郑成功:1624-1662,福建晋江安梅镇,  少年奇气,闽南举兵,立足厦门,北伐江浙。

         东南抗清,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创建明郑,世称“国姓爷”。   

        郑成功字俨明,又说福建南安人。于家破国亡,永矢孤忠,率军转战,崎岖东南,

        起敞扶衰,以反清复明为己任。二次出兵北伐,先胜后败,折戈南京。大举不克,

       退求金厦自保。兴师海外,驱逐荷兰,收复台湾。于康熙元年急病暴卒,赉志以终,

      时年三十九。然其忠义壮节,炳炳可昭同月。

五、 清 6

  9     清福建陆路提督甘国宝:甘国宝,福建屏南人,清代名将。甘国宝自幼聪颖好学,

     练就一身武艺,尤擅射箭。甘国宝治军严谨、戍边尽责、守土有方,一生戎马倥偬

     40余载,转战南北十个省份,屡立战功,深得乾隆帝赏识,视为心腹栋梁。

    公元1729年,甘国宝中武举。公元1733年,中武进士,会试第三名,殿试二甲八名,

    授御前侍卫。公元1759年,乾隆帝授甘国宝台湾总兵,甘国宝奉令严守海疆,加强

    巡逻,巩固海防倡导礼义,鼓励耕种,促进迁台居民与当地土著民族的团结和睦,

     巩固清廷对台湾的统治。乾隆26年任福建水师提督,乾隆32年任广东提督,乾隆34年

     调补福建全省陆路提督兼闽阅操大臣,因积劳成疾于乾隆41年病逝于泉州官署,

     享年68岁,诰封荣禄大夫。甘国宝戎马一生,忠心报国,无私无畏,清正廉洁,

     视百姓为父母,对下属如兄弟,功勋卓著,声名远播,为一代名将。

10   洪承畴字彦波,福建南安人,出身贫寒,进士及第。累迁三边总督,加兵部尚书,

     用剿高迎祥、李自成,功勋卓著。以蓟辽总督率十三万大军出关,松棉之战,兵败身

     虏,全军覆没。身膺阃寄,久负时誉,一朝变节,殊出意外。后从满清入关,历跻显

     要,运筹策划,经略中原,江南、湖广,戡定云贵,桂王既入缅旬,不欲穷追,以是

     罢兵柄入朝,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承畴“以汉人投效,行节有亏,史书所载,黜之贰臣。

     然经营勤劳,亦不失为开国之良辅。”享年七十三,追赠少师,谥号文襄。 

11    施琅字尊侯,福建晋江人,贯籍河南固始。少有识度,膂力绝人。通晓阵法,尤善

     水战。先后为郑芝龙、郑成功部将。因郑成功诛杀其父、弟,遂归降清廷。授同安副

      将,迁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有伍员之怨,为灭楚之谋,”出兵收复台湾,

     风止潮涨,一战成功,平定郑氏政权,以功拜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享年七十六,

     追赠太子少傅,谥号襄庄。 

12    林则徐字元抚,福建闽侯人。少警敏,有异才,识见过人。待下虚衷,人乐为用,

     所莅治绩,宿弊一清,可谓才略冠时。历任湖广总督、钦差大臣,虎门销烟,“承宣

     宗严切之旨,操之过急。及敌氛蹈瑕他犯,遂遭谗屏斥”,发配新疆戍边。后重获

     起用,历任陕甘总督、云贵总督,加太子太保,所在见称。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准备聚

     众起义,林则徐奉命以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起义,至潮州普宁病逝,享年六十六,

    追赠太子太傅,谥号文忠。

     则徐“忍辱负重,置祸福荣辱于度外。论者谓粤事始终倚之,加之操纵,溃裂当不致

    此。惟当时内治废驰,外情隔膜,言和言战皆昧机宜,其祸岂能幸免。”然其大名播于

    宇内,焕于史册。 

13、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

    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康熙时领

    军收复台湾。

14  陈化成    1776-1842 福建同安县丙洲人 ,清末爱国名将,指挥吴淞口守军抗英。

      廉洁自律、善于治兵;气贯长空、名垂千古。在吴淞口筑堡26座、城墙20里、东西炮台

      两座。英军半月不敢进攻。两江总督牛镒得英诱降书,劝陈讲和,驳其面红耳赤。  

     六月十六英进攻,射砲千发,击毁旗舰、巡洋舰各,击伤多艘,英军仓皇而逃。

15  刘步蟾  1853-1895  福建闽侯  1875派彺欧洲学枪炮、水雷。去英旗舰见习。带定远

     回国。一炮炸死吉野11人,敌炮炸冲锋在前定远桅楼,丁汝昌重伤。代督使敌比睿

     号丧失战斗力,最后炸沉定远自杀,年43岁。

者后话:

    以上15人,郑成功、林则徐号为民族英雄,彪炳千秋;林仁肇、章楶、杜杲、

   俞大猷、施琅战胜攻取,皆为一时名将;至于洪承畴,览其立功立事,不失为良臣之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