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喉咙老有东西堵着,咽不进也吐不出,医圣张仲景一个方子彻底搞定!

 钊芸轩 2024-05-12 发布于河北
1

古时候打仗,常常把重要的位置称之为咽喉之地,而这样的地方往往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它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地势狭窄险峻的地方,一个人把守着,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我们人体的咽喉就是这样一个要塞。外面的邪气若要侵犯我们身体时第一个要突破的关口就是咽喉,所以说咽喉的问题一定要重视起来。

经常有朋友跟我说,喉咙那里感觉老有东西堵着,有时候严重,有时候又好像没有。咽也咽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不得不频繁的吞咽。

针对这种情况,早在两千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出了一个方子,叫半夏厚朴汤,是古代治疗咽喉有异物感的专方,特效方。

张仲景是这样说的: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妇人呢?因为通常来讲,女性容易得,那这个咽中如有炙脔又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咽喉好像有块红烧肉,在那里堵着,使劲地吞,吞不下,拼命地咳,咳不出,中医也叫梅核气。

这病说来也奇怪,一来,你咽口水时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吃饭时却不受影响,可见,这与真的有东西堵在那里还是不同的;二来,它非常容易受情绪影响,今天好一点,明天差一点,后天又好一点,大后天又差一点,反反复复。

这就是痰气交阻,结在喉咙这块了。

首先是气。为什么说这个方子女性用的多一些,因为女性爱生小气、生闷气,当一个人老是生气或者心情长期压抑,这些不良情绪聚集在一起没有办法排解与消散,就要往上走,最后堵结在最狭窄的脖子那里。

其次是痰。人体的津液应该像清粥那样,非常缓和,非常流畅,如果老是生气着急上火,津液就会粘稠,好比灶上的一锅清粥,你用猛火来煮,那清粥很快就被熬煮的黏黏稠稠,对应人体的话就容易多痰。如果再不注意养生,吃肥甘厚腻,辛辣烧烤,等于是进一步把火加大了。


2

而痰又随气升降,气火往上冲的同时把痰也带了过去。这就是《病因赋》上讲的,喉痹乃火动痰升。也就是说,它是既有气,又有痰,若非气滞,它不会堵在那里;若非痰凝,它不会有异物感,两相一结合,就出问题了。

所以当你觉得老有东西堵在咽喉处,舌苔又白白的,腻腻的,赶紧喝半夏厚朴汤。张仲景对这个方子非常自信,说是覆杯而愈,如有神助。

半夏厚朴汤:半夏、茯苓各12g,厚朴9g,生姜15g,苏叶6g。

半夏,它是在夏天过一半的时候才采收的药,所以叫半夏。半夏是化痰的,它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能把凝聚在咽喉的痰湿给拧开,拧开以后就掉到胃里头去了,再通过大肠以大便的形式排出去。

苏叶和厚朴是治气的。苏叶就是紫苏的叶子,苏叶下气,还能消除胀满,吃太多太杂以后,感到胸中胀胀的,像塞了个气球一样,用一点苏叶泡茶喝,消化起来比较容易。厚朴降腹气,腹气一降,咽喉气就降下来了。

为什么要用茯苓呢?

痰是在湿的基础上慢慢形成的,也就是说先有湿再有痰,如果把湿气去掉,痰自然就少了。茯苓祛湿,可以从上往下把人体多余的、不需要的、乱窜之水,通过下焦以二便的形式排出。

生姜通阳,让体内的阳气升起来。你看太阳一出来,人就觉得温暖,觉得有精神,觉得心情好,觉得有劲儿干活,觉得到处亮堂堂的,这就是中医说的阳气升起来了。阳气通畅以后呢,所有的郁闷都会消解。

五味药一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凝聚在咽喉处的痰啊、气啊,通通化解掉,然后以摧枯拉朽之势一路往下降,从咽喉降到胃,从胃降到小肠,从小肠降到大肠,最后排出体外。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