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第一奏折”:权力斗争,杀人用笔不用刀

 苍山如_海 2024-05-12 发布于北京

导读:《参翁同书片》仅仅六百余字,却逼杀了一位朝廷重臣,号称“清朝第一奏折”。

曾国藩、李鸿章这对师徒和翁家父子的两强斗法,影响的不仅是双方,对时局大势的影响更是深刻。

欲知来龙去脉,欢迎观看文章,一起分析、共同探讨。

“清朝第一奏折”:权力斗争,杀人用笔不用刀

(曾国藩、李鸿章、翁同龢)

“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李鸿章觉的自称“裱糊匠”就够谦虚了,没想到后人会给他定性成“小丑”、“汉奸”。

“二先生”是不是小丑、汉奸,这个争议太大,不做讨论。

但他落在《马关条约》上的花押“肃”字,是永远擦不掉的“罪过”。

也许李鸿章能隐隐记的,他的这个罪过,和他多年前写过的一篇600字小短文有丝丝缕缕的关系。

那篇短文就是号称“清朝第一奏折”的《参翁同书片》。

一、缘起

苗沛霖,本是书生,当太平军和捻军的起义风暴刮遍清朝大江南北时,他投笔从戎,打着办团练的旗号,在安徽淮河流域发展自己的势力。

此人狡诈凶悍,反复无常,在清廷、捻军、太平天国三方之间来回蹦跳投靠,毫无忠诚底线。

1859年,在捻军的进攻下,安徽巡抚翁同书驻守的定远失陷、退守寿州,朝廷下旨:翁同书革职留任、戴罪立功。

此时翁同书上书咸丰的策略是:以苗沛霖等团练配合官军剿捻。

没想到,1861年正月,再次反叛清廷的苗沛霖,以与当地士绅团练有仇为由,竟然开始围攻翁同书所在的寿州。

翁同书无奈把几个和苗沛霖有仇的团练杀头,以争取安抚苗沛霖。

并给咸丰上书为苗沛霖的造反行为辩解开脱:“沛霖过犹知改,请量加抚慰”。

可是苗沛霖要了人头还要城,随后于九月攻破寿州、俘获翁同书,在苗沛霖的威逼下,翁同书再次上书为苗沛霖开脱罪名。

朝廷下旨:苗沛霖“带团立功”,翁同书卸职回京。

1861年12月,携攻下安庆之威的曾国藩,奉旨赏加太子太保衔,并督办四省(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军务,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

面对安徽这样一个烂摊子,曾国藩气恼之下就要参翁同书这个始作俑者。

二、双方处境分析

曾国藩做为总督,参一个巡抚不是多大的事,但参翁同书就不同了。

原因很简单:翁家势力,遮天蔽日。

其父,翁心存,体仁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弘德殿授读,户部尚书,更重要的,他是咸丰、同治两朝帝师,同时还是“议政王”、领班军机大臣奕訢的老师。

二弟,翁同爵,时任湖南盐运使,后官至湖广总督。

三弟,翁同龢,1856年高中状元,后官至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户部尚书,是光绪皇帝的老师。

不仅如此,翁家经营官场几辈,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在政坛上可谓树大根深。

更关键的是:翁心存做为朝廷重臣,在1861年11月的“辛酉政变”中站在了慈禧、奕訢一边。

要命的时候站对了方向,那可是享不尽的红利,因此深受慈禧、奕訢信任。

曾国藩要参翁同书是很需要掂量掂量的。

但如果不参,那他这个四省总督将来哪还有威信统帅部下?怎么处置如此混乱不堪的局面?

再想想曾经葬身安徽战场的胞弟曾国华,就更气血上涌!

曾国藩这个“曾剃头”,真要动一动翁同书的脑袋了!

其实,曾国藩更担心的是:

原来朝廷中最支持自己的肃顺,在“辛酉政变”中被杀。新上台的慈禧、奕訢对自己这个新崛起的地方军事实力派,到底是什么态度?

曾国藩就是要借这一“本”,摸一摸北京对他的态度底细。

决心已下,代笔之职自然落在曾国藩的学生兼第一幕僚李鸿章身上。

李鸿章曾列会试二甲十三名,而且在翰林院、武英殿任过编修,笔力着实了得。

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初十,李鸿章仅用六百字,就笔下生花出“清朝第一奏折”《参翁同片》。

三、奏折分析

《参翁同书片》实为奏折“夹片”,即奏折附带的报告其他事情的附片。

原文后附,该附片主要讲:

1、翁同书不效忠朝廷、不爱惜百姓,一味地苟活逃命

“前任安徽巡抚翁同书,咸丰八年七月间,梁园之挫,退守定远”,“九年六月,定远城陷”。

“该督抚独弃城远遁,逃往寿州”,致使“文武官绅殉难甚众”。

翁同书不忠于朝廷、不忠于职守,只知一味逃跑自救,造成民众惨遭屠戮。

2、翁同书没有识人之能,信任反复小人苗沛霖,杀害忠良

翁同书先是“依苗沛霖为声援”,“具疏力保苗逆之非叛”。

并杀害与苗沛霖有过节的团练徐立壮等人,然而苗沛霖食言,反身围困寿州。

翁同书“媚苗,而并未解围。寿城既破......通苗,而借此脱身”,而“苗沛霖攻陷池,杀戳甚惨,蚕食日广”。

3、翁同书反复无常,欺君罔上

翁同书在“上年正月奏称苗沛霖之必应诛”,然而等到“九月寿州城破,翁同书具奏一折二片,则力表苗沛霖之忠义”。

还敢说自己“誓为国家守此疆域,保此残黎”。

真是“大相矛盾,判若天渊。颠倒是非,荧惑圣听”。

这就是刀笔吏的老辣之处:战败事小,欺君罪大!

4、翁同书罪当必死

'翁同书既奉谕旨,责令守城,则当与民效死, 不当......独宛转而偷生'。

而且,“事定之后,翁同书寄臣三函,全无引咎之词,廉耻丧尽,恬不为怪”。

“军兴以来,督抚失守逃遁者皆获重谴,翁同书于定远、寿州两次失守,又酿成苗逆之祸,岂宜逍遥法外?”

翁同书作为一省长官,不守城效死,竟然逃跑偷生,还寡廉鲜耻没有自责,其罪当死。

5、封死君臣求情路线

“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是否有当,伏乞皇上圣鉴训示。”

我参翁同书,那是我的职责所在,是为了大清江山社稷着想。

太后、皇上和群臣如果说情,要么是因为私人感情,要么是因为忌惮翁家势力。

我说的对不对,您看着办!

600来字的一篇短文,写的通透明白、言辞恳切、入情入理,真是字字珠玑、满含杀机。

这份夹片一出炉就被各大衙门的幕僚争相传抄、奉为圭臬,被后世称为“一道不能不接受的参折”。

这一场“师徒VS父子”的较量,不用等回信,就已经定了输赢。

四、后续影响

1862年正月十六,一路颠沛、狼狈的翁同书终于走到了京城。

仅十余天后,这片杀他的奏折就飘然而至。

朝廷给翁同书定的罪名是:斩监候,也就是等着秋后问斩。

翁心存一听长子要被砍头,当时就着急上火病倒了。

朝廷体恤老臣,命翁同书代罪在老父床前服侍汤药,但翁心存还是没救过来。

1863年,朝廷改判翁同书流放新疆,次年优旨留甘肃军营效力。

1865年,翁同书最终没经住这番折腾,也死了。

结果有了,但事情还没完。

这份奏折之所以被称为“清朝第一奏折”,不仅因为文笔老辣、蕴藏杀气,也不仅因为斗法双方势力强大,还因为它影响深远。

(1)对曾国藩的影响

清廷中央经过这几年内外上下的连番折腾,变得羸弱不堪。

但曾国藩的湘军势力却蓬勃崛起,朝廷对他疑心很重。

尽管曾国藩主动裁撤湘军,屡次上书表示忠心。

但“卿不死,孤不安”,清廷仍然在“天津教案”、“刺马案”等事件上屡次打压曾国藩。

尤其是当太平天国被剿灭、江南稳定之后,清廷对翁同书下旨:官复原职、赠右都御史、谥“文勤”,再次给了曾国藩一记响亮的耳光。

(2)对李鸿章的影响

“爱不会长久,但恨会”

因为李鸿章的一纸附片,导致“父死兄徒”,这份仇恨算是刻在翁同龢心里了。

此后,至1898年“戊戌变法”之前,翁同龢一直深受慈禧和皇帝器重,一路升迁至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户部尚书,光绪帝师。

而他对李鸿章的恨,也一直在延续,这种个人恩怨甚至超越了国家利益。

 翁同龢主政期间,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没有再大规模地增添枪弹舰炮。

但“主战派”翁同龢却力促展开中日之战:正好借此机会让他(李鸿章)到战场上试试,将来就会有整顿他的余地了( '吾正欲试其良楛,以为整顿地也')

中日甲午战争开始后,北洋军屡战屡败。

光绪二十年(1894)九月初二日,翁同龢奉旨到天津见李鸿章,问及战况。

李鸿章气的半天没话,反问说:“翁师傅管着户部财政,我平时问你要钱买弹药舰船,总是驳回,现在开战了再来问我,我用什么打仗?”

翁同龢答:“我管户部支出,节约是本职,你要是真着急,为什么不多请示几次呢?”

李鸿章对:“朝廷说我跋扈,谏官说我贪财,我再喋喋不休地要钱,今天还有我李鸿章吗?”

最终“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对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台湾、澎湖列岛。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李鸿章是合肥人,任内阁大学士,是虚名“宰相”。翁同龢是常熟人,任户部尚书,管天下粮谷财务,古称“司农”。)

这一条绳上的两只老蚂蚱,大难临头还在东西各自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