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粮 军粮 军粮

 zqbxi 2024-05-12 发布于江西

戚南塘(戚继光)打仗粮    光饼

戚继光一生功业的顶点在塞北,为后人所纪念的功业在福建。

1937年,郁达夫游福州于山,写了一首步岳飞旧韵的满江红,事关光饼: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至于今,遗饼纪征东,民怀切。

会稽耻,终当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光饼,戚继光之饼,戚家军的便携军粮,光饼铜钱穿孔,便于战士们挂在脖子上且行且食,不耽误行军。现以“福建的光饼”品牌著称于世。常见的大约有四大类:建瓯光饼:这个在闽北的比较多。一般看到的是用烤红薯的大铁炉子烤好的半个巴掌的酥饼,里面有肉丁,比较薄,烤得焦酥,刚出炉的时候咬起来颇为酥脆。放上一段时间,会回软,但味道仍咸香。建阳光饼多少有点像建瓯饼。还有一种是铜钱大小的小葱肉饼,最好吃的可能是梅仙光饼,主要是吃出炉的焦香和肉香。永泰的葱饼也类似这种,现在卖得比较红火。福州光饼一般是两种,一种是福安饼,最原始的版本,还保留着军粮的一些特点,古铜色的硬饼,不加芝麻,便于携带久藏,牙口不好的人可以泡开吃。福清芝麻饼,形制上和福安饼差不多,烤好后整个饼面是亮黄色,底部硬,但饼身是软和的。这种饼是由精面粉加盐,再拍好芝麻打出孔烤出来的,福州人把这种饼叫馍饼,这就是光饼的北方味。

福州人吃的光饼中间打了小眼,一大串一大串地串起来,可以套在脖子上,很便于携带。平时很多地方是拿福清光饼塞进去大量香椿之类的,这种菜肉饼一般街面上油饼摊子常见,看上去很不错,其实不是很好吃。真正好吃的是清明时福州人吃的肉夹饼。这一天福州人一般整串带着去先人的坟茔祭扫,回来后吃光饼,吃法和北方人吃馍很像,要夹肉。

福州“光饼”是福建省沿海一带的民间传统食品。清代施鸿保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说“光饼”的生产跟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关。明代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经常有倭寇从海上侵入,登陆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浙闽近海地区老百姓饱受这些侵略者造成的苦难,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处流浪,乞讨求生。在朝廷授意之下,名将戚继光在浙江沿海迅速组建了一支精锐的军队,人称“戚家军”,专门对付倭寇。经过大小战斗十多次,戚家军英勇杀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
从1562年起,戚家军再次赴闽作战,拯救福建渔民于水火之中。倭寇为了躲避戚家军的锋芒,狡猾地改变了战略,采取游击战,打了就跑,继续骚扰沿海地区,还让戚家军数次扑空。戚继光研究了敌情之后,决定长途奔袭,亲自率领将士不顾山路险阻和疲劳,寻找战机,决心一举全歼倭寇。福建沿海的老百姓被戚家军的勇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和支援自己的军队。于是家家户户制作香可口的白面饼送到军中。为了让战士们行军作战携带方便,还在制饼时,中间留有一孔,好用绳子穿起来,以供随时食用。在人民的热情支援下,戚家军将士更加奋勇作战,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使倭寇连遭重创,死伤惨重。戚家军所向无敌,侵略者闻风而逃,再也不敢轻易登陆骚扰了。此后,数十年的和平、安定局面在福建沿海出现了。戚家军所食用的饼也被称为“光饼”而流传下来。

光饼起源于中国明朝戚继光率领的军队。当时,由于南方正值雨季,军队的口粮受捂发霉,因此弓继光便提出采用山东老家制作杠子头火烧的方法烤制面食干粮。他们制作了两种圆饼:一种小而干燥,叫光饼;一种大而松软,叫征东饼。这两种饼中间都有一个小孔,可以用麻绳串起来挂在脖子上,便于行军时携带和随时充饥。

光饼的出现大大增强了戚家军的机动性,在东南沿海抗倭战争中取得了重要胜利。后来,光饼在福建闽北地区流传,逐渐演变出不同的口味和形态。现今,福建沿海各地甚至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沿海一直到福建沿海一带,都有光饼的制作和销售。

小饼流入民间,不但普遍食用,而且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继光饼”。光饼为同心圆形,代表着长辈吉祥的祝福:“仕途平顺圆满,同心报国远名扬”。光饼以纪念戚继光而得名,传承了光复失地的内涵,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感。每当提起光饼,人们都会想到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平息倭患的英勇事迹,为此产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了许多中国人的热血拼搏精神。

在闽北,最为有名的属“房村光饼”。这个位于建瓯市南雅镇的房村,是205国道必经地,鼎盛时期,整条街都在卖光饼。旺弟光饼就是其中的传奇,许多中央领导都曾光顾。他家的光饼其实属于葱肉饼,高炉烤就,与闽东光饼比,油脂丰富,更薄更脆,几口一个,齿颊留香。

光饼已经成为福建各地的一张名片,人们吃光饼,怀念戚继光,正如90多年前的郁达夫一样。当年郁达夫曾写一诗一词:写的是光饼,念的是戚继光,呼唤的是精神。

战火洗礼的光饼,在福建各地风靡400多年。岁月沉淀,愈久弥香,尤以福清光饼声名远播。福清光饼使用上等面粉,适量海盐,手工搓揉发酵,芝麻洒满表面,松树枝叶烧烤,面粉香芝麻香松油香,个个金黄,酥脆甘香!“光饼祭戚公”、“倭患”、“歼倭”、“九战尾”、“磨头街”、“探亡日”、“做大岁”等相关的熟语典故,来自莆仙民间祭祀抗倭名将戚继光的习俗和抗倭斗争传说。寓人们对戚家军的感恩戴德,对倭寇暴行的深仇大恨,千载不忘。

莆仙熟语“东桥的光饼”、“光饼画在壁”、“光饼落下肚”等皆以“光饼”为喻。莆仙人因昔日深受倭害,故对抗倭功臣戚继光及其所率戚家军一直感恩戴德:黄石水南塔山修有“戚公祠”,荔城东岩山有“戚继光纪念馆”、涵江有“功德祠”、江口建“惠德祠”、忠门莆禧塑有戚公像、枫亭塔斗山建有戚继光纪念碑等,逢节便以“光饼”等祭祀。缅怀之情,代代相传。

明嘉靖四十一年农历十二月中旬,朝廷名臣戚继光奉命带兵来闽歼倭。倭贼听说戚继光严格约束戚家军,每人双腿都绑沉重沙袋,行军极慢。于是得意逍遥,一边继劫,一边备逃。实际其时兴化城内外,已被害得尸臭冲天,到处鬼哭狼嚎,并已无粮可抢,倭贼也待不下去了,就想另窜;而戚家军腿绑沙袋,正是施蒙骗倭寇策略,免得自己军还未到,倭被逃掉。为了兵贵神速,戚家军一进入闽界,便全部脱下沙袋,轻装前进。为更省时辰,他们每人都发给一串光饼,作为干粮,就背肩上。终于戚家军如神兵天降,倭寇如梦方醒、措手不及,只好束手被歼。荔城林墩一战,戚家军斩敌2023人,救出被掳民众2114人。据说当时倭寇被痛打得落花流水,落进沟塘被淹死1000多人。又“界外”许厝一战,再歼倭2200余人,救出被俘的民众3000多人。翌日,戚家军追击残倭,又杀敌170余人,收复了平海卫。倭寇巢穴接连被重创,如丧考妣。戚家军得胜之后,凯旋北归,莆城乡亲含泪相送,依依不舍。

据莆田籍的著名史家朱维教授的《福建史稿》记:当年“有一部分倭寇,从平海回国,船上宝货充溢,引起岛夷歆羡。又集合二万七千余人……先发一万五千人,劫掠仙游。”即嘉靖四十二年(1563)十一月初七日,有倭船近百艘,倭贼两万余,从湄洲湾畔东沙登岸,突袭仙游。县内抗倭军民被杀有三千多冤魂。该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戚继光再率义乌兵等一万九千多名,迅速南下,兵分五路,冒雨进入仙游,途经新岭(书峰兰石)。《福建史稿》载:“第二天早,夜雨新霁,满天浓雾,咫尺不辨。”戚家军风雨无阻,直插鲤城。他们以“鸳鸯阵”战法,焚毁倭制8辆登城“吕公车”,击溃围困鲤城50天的狂敌,斩倭一千多人,救出三千多被俘男女。其时溃倭万余人一片混乱,如丧家之犬,四处逃命。不久,又喜传戚家军继续追歼流窜惠安、晋江等处残倭的捷报。

俗云“烈火见真金”。当年,面对倭祸,莆仙人为了保卫家园纷纷奋不顾身,英勇配合戚家军抗倭,曾传有不少可歌可泣的佳话。如《闽书·扦圉志》记:莆禧“其人习海,勇敢而和协,闻贼则奋号先登,城以不陷。”生动记载莆禧人团结协力,勇敢善战,故牢牢捍卫了家乡莆禧城。又如仙游鲤城地名“九战尾”,就是因当时倭寇穷凶极恶、负隅顽抗、垂死挣扎,致使戚家军和当地军民同其激战九个回合,杀其走投无路、丢盔弃甲、喊爹叫娘。故后人称此地为“九战尾”。

再如龙华地名“磨头街”,即因当时军民并肩杀倭,一位当地山区金沙籍勇士魏升率众,接连杀倭百余人。而正当他越战越勇,奋勇争先,驱马猛追穷倭,直至红星、林内时,却不幸被半路冲出的凶倭劈掉头颅。但他头没雄心在,双腿紧夹马腰,坚持坐在马背上,不肯倒地,战马也似晓主人意,继续向前。这气壮山河的精神、感天动地,附近村民见此“无头”将军,备受感动,一传十,十传百,纷纷拥上抱其遗体下马。为了纪念这位本土的“无头”英雄,人们就把此地称“无头街”。因方言“无”和“磨”同音,故后称“磨头街”,直至于今。

秀屿区埭头大蚶山等几处石洞名“乌贼洞”,也一直传颂着戚家军巧用烟火熏杀顽倭的神奇史话,至今乡民有口皆碑津津乐道,故令人亦大长爱国爱乡之志。

莆仙民间何以有“探亡日”和“做大岁”的习俗?即当年倭祸害得乡亲有的遭杀、有的遭劫、有的遭奸,有的离乡背井逃难他乡,连过年都不得安宁。戚家军来莆击溃倭犯后,正月已过,二月初二,逃难幸存者才陆续返家,他们一边掩埋亲友尸体,一边收拾狼藉屋宇,并互相探望死亡情况。沿路来来往往都是哭哭啼啼的吊丧人,均表达对蒙难亲友哀悼和怀念。这时春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亡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

后来,为纪念这一悲惨日子,莆田民间和以往一样,于农历十月三十日夜围炉做岁,因农历二月农事春耕正忙,若在二月初四才做岁,时间拖太长。于是民间约定提前一月,故从此,农历正月初二日,就成了这里民间探亡的不祥忌讳日。这一天,自然而然,后人就不喜欢互相串门了。其时,原除夕“做岁”被倭祸害掉了,民间约定俗成,正月初四,莆田重新“做大岁”;正月初五,仙游重新“做大岁”。

众所周知,华夏各地每年只做“一个岁”,而莆仙却变成做“两个岁”,一小岁,一大岁。从1564年起,民间还相约,除夕“三十暝”,各家各户贴上白额红纸门联,以示纪念蒙难同胞亲戚,并表示对倭寇暴行之恨。已近五百年,成为传统,意味深长。

在仙游县境内唯游洋吴宅村正月不做大岁,这是因明嘉靖四十三年正月初五,吴宅人吴廷珠(兴化府监军)在抗倭中战死,乡亲为纪念他,定正月初五为悼亡日,故该村有正月初五不做大岁的风俗。

历代文人墨客对光饼也有歌吟唱和。郁达夫在福州从事抗战工作两年多,喜爱光饼,创造过两首光饼诗词。

郁达夫跟福州的情缘深厚。1936年1月,郁先生接到好友、时任福建省主席陈仪的赴闽邀请。于2月4日抵达福州,担任福建省政府参议,并任福建省政府秘书处公报室主任。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爆发。1937年10月,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郁达夫又被公推为理事长。其间,他先后担任《文救周刊》和《福建民报》副刊《救亡文艺》主编。在闽期间,正值日本军国主义不断南侵,南京政府又奉行不抵抗政策,他为福州的山川人物留下了28万多字的诗词文章,其间洋溢着激昂的抗日斗志和对时局的悲愤无奈。他数次登临于山,瞻仰戚公祠,凭吊近四百年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郁达夫在《闽游滴沥》之五中写道,“于山山上,最值得登临怀念的,是山西面的一座戚公祠,祠里头的一所平远台。明参将戚继光,大败倭寇回来,曾宴士卒于此。至今戚公祠内,供奉着的一张彬彬儒雅的戚将军像,还是为福州全郡人士所崇拜景仰的唯一岘山碑。……游人过境,个个都脱帽致敬。浩叹着现代良将的不多”。

郁先生不仅对戚公祠、戚将军印象深刻,而且还品尝过光饼、征东饼,在这篇游记中,他写道:“关于戚参将的轶闻故事,以及民间遗爱的证明,如思儿亭、惨恻桥、光饼、征东饼之类,流传在福州界隈的很多很多……”

郁达夫第一首光饼诗《于山戚公祠题壁》,是他初谒戚公祠时所作的七言绝句:

举世尽闻不抵抗,输他少保姓名扬。

四百年来陵谷变,而今麦饼尚称“光”。

这是他首次把光饼写入诗里。“少保”指戚继光。诗人对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深感失望,慨叹四百年来沧海桑田“陵谷变”,福建人民缅怀戚将军情深意切,“光饼”就是最好的证明。

郁达夫第二首光饼诗词,是写于1937年9月的《满江红》。发表时附一小序:福州于山戚武毅公祠新修落成,于社同人广征纪念文字,为填一阕,用岳武穆原韵。该词构思宏大,基调高昂,直抒胸臆,读之令人立懦起顽。

起言开门见山,追溯三百年前我华夏傲立于世界东方,何等威风。然而,清代中晚期以来,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割地赔款、国将不国,当年的手下败将倭寇之余孽卷土重来,“九一八”吞噬东北,卢沟桥战火烧到华北。诗人扼腕长叹“我华夏威风久歇”,悲情追问“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拨云”两句,形象地概括了戚继光十年抗倭的刀光剑影、英雄气概。“到于今”两句,用光饼(“遗饼”)这一细节,点出民众抗日决心,余憾无穷余恨无期。

下阙承上,接连用了两个典故,句句惊心,步步紧逼。“会稽耻”,指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楚三户”,则是秦灭楚后,楚人发下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毒誓,用以表述国人心中的家仇国恨。“台畔”一联,“酣醉石”与“悲啼血”对比强烈,先写戚公抗倭大胜班师福州于山庆功酣饮,再写戚公胜利后思念因执行军法而被自己错误处斩的长子戚狄平。福州五四北至今仍有思儿亭遗址。结句把酒洒泪遥祭,豪气浓情,直追岳飞原韵。“蓬莱阙”指戚公祠内的蓬莱阁,因戚将军为山东蓬莱人而得名。

不久,抗战形势日紧,郁达夫毅然决定奔赴南洋宣传抗日思想,遂于1938年12月赴新加坡,担任《星洲日报》副刊主任。《满江红》这首词,又发表在该报副刊上。1942年初,郁达夫出席了由陈嘉庚领导成立的“新加坡文化界抗敌联合会”成立大会,被选为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成为新加坡华侨抗日领袖之一。1942年2月,日军侵占新加坡,郁达夫、胡愈之等28位文化界人士流亡到印尼苏门答腊。化名赵廉,在当地华人协助下开设酒厂谋生,同时从事地下工作。1945年日寇败亡,他竟被日寇宪兵队识破身份,秘密杀害,可见日寇对这一文弱书生手中的如椽之笔,是何等的仇视与害怕。1952年,中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著名政治活动家、新中国首任新闻出版署署长胡愈之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为了纪念这位著名作家、爱国诗人,1978年冬,福州人民在于山戚公祠旁的石壁上,镌刻了郁达夫先生的长调词《满江红》。2006年11月,“郁达夫史迹展览”于山东蓬莱阁长期展出。

福清留有太多戚继光的史事与遗存。不过遗憾的是,郁达夫没有来过福清,暂时也没有办法考证他曾经尝过福清光饼,不然的话他的光饼诗,一定会更加才气纵横、精彩感人。本地文史专家考证,与福州、莆田、宁德一样,福清历史上也有过数座戚公祠,只是熬不过岁月的涤荡,或者适应城市更新改造的需要,陆续倾圮消失。据说热心人士正在酝酿重建,让福清戚公祠与福清光饼一起留存玉融大地,继续演绎好对抗击外侮、保家卫国英雄戚继光的绵绵思念,支撑起爱国主义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直至地老天荒。

历代军粮

秦汉时期

——常规50日口粮包:压缩米条、盐“巧克力”、爽口醋条、醋饼、下饭豆豉。

米条:米1石。下水煮熟,去除杂质,暴晒晾干,如此往复十次,1石米只剩下2斗。吃的时候掰下来一块,标准叫“1合”,用“熟水”泡开煮食。一个人可以食用50日。

盐“巧”:盐3升,下水煮,煮到“坚小不消”的状态,就成了巧克力形状的盐坨坨。夏日行军标配,一个人可以食用50日。

醋条:粗布1尺,酽醋1升。粗布充分吸收酽醋,然后晒干,直到没有液态醋。每次食用约1寸长,剪下使用,可以煮进锅中。一人可以食用50日。

醋饼:小麦面蒸饼1枚,醋1升。晒干直到醋被充分吸收。每次食用扣下“梧桐子”大小,一人可以食用50日。

豆豉:豆豉3升,另外加盐5升,捣碎成膏状,捻做饼子,晒干。每次食用“枣核”大小,用古书上得原话说是“可代酱菜”,因此推出在豆豉入包前,是有酱菜的,但因为便携和保质期被淘汰了。一个人可以食用50日。

魏晋时期

——应急1日口粮包:炒米面粉、牛、马、驴。

炒米面粉:米麨1升,一个人可以食用1日。

牛、马:长行军会给兵士配备“羸瘦”牛马,可以做劳力。并且就是以口粮名义配给,既可以充当劳力,也可以临时充饥,完全看军事需求,不会因为破坏军产而收到责罚。一头牛、马,可以供给50人日。

驴:驴本身就不算做军产,所以不需要像牛马一样的授权,但是使用方式参考牛马。一头驴,可以供给30人日。

我国古代军中著名三大干粮——馒头、锅盔、光饼。

馒头来自诸葛丞相的创意。锅盔来自秦军烙的极具防御能力的大厚饼,据说箭都穿不透。光饼是戚继光发明的类似唐朝胡饼的食物。

唐宋时期

——压缩饼干

麋饼:原料为麋末,但具体指的是什么材料,我没有考出来,欢迎探讨。用沸水煮成饼,厚度为1分。冷了之后,切成棋子大小,晒干,贮藏。在营寨中有充分后勤保障时,用汤或开水泡开食用。在行军和战中,可以直接干吃,据说“味美不渴”。应该说这种军粮完美解决了上个时代的干粮存在的种种问题。

杂饼、皱饭、麨袋、麨饼:制作方法类似,但是晒后更干,保质期更久。口味可能会差一点,作为长期作战的补充口粮。

秦汉、唐宋时期——寻水源

旧法:行军时,右虞侯在前方探路,遇到水源招“青旗”示意部队水源位置。

由于自然科学知识的进步,唐宋时期有了完整的水源寻找科学。

寻水:行军路线中,观察野马和黄牛的脚印,顺着路线可以找到水。野外,可以寻水边栖息的鸟类。地面上生长着葭、苇、菰、蒲,并且右蚂蚁窝土,下面有暗泉。

自来水:对于水源能看到,却被山、石阻隔,取不到的情况。用竹子去节,首尾相接,用黄蜡封口。推竹插入水中5尺,竹子末端燃烧干草,火气贯通竹管后,水会逆流而上。

冰:冬日行军,兵士自行携带冰片。

明代光饼

戚继光军记载

近该题奉钦依,新创辎重营三座,每座大车八十辆,每辆骡八头,车上用偏厢牌,远视如城,到处下四面营。每车一辆,派军二十名,分奇正二队。正兵一队,军士十名,以知喂养者八人领拽车骡,内以六人为营,狼机二架,每架三名,以大棒手二人,临阵专管收拾骡头;车正一名,专司进止;舵工一名,专备留后。奇兵一队,队长一名,鸟铳手八名,仍以一、二、三、四名兼习长刀,五、六名兼习藤牌短刀,七、八名兼习镋钯,火兵一名,专管各队炊饭。此奇兵一队,专备护车,每车载米豆煤妙一十二石五斗,每营可供一万人马三日之食。各于出门之日,再自带干粮二、三日,计敌出入,亦足用矣。故师行常饱,而敌忾不销,全赖于此。每营将官一员,中军一员,全营千总二员,分管把总四员,各管二十辆,百总一十六名,各管五辆,中军元戎鼓车三辆,各骡二头,中军带管。计骡夫六百四十六名,车正八十名,舵工八十名。元戎鼓车三辆,每辆军兵十名,共三十名。又奇兵队长八十名,铳手六百四十名,火兵八十名,共计一千六百六十员名。旗鼓、爪探、架梁、开路大小将官,共用二百五十四员名,每营车八十辆,每辆载米二石五斗,煤炒三石七斗五升,黑豆六石二斗五升,共载米三百石,煤炒三百石,黑豆五百石。——练兵实纪·杂集·车、步、骑营阵解。

在行军时,没时间分干粮,那戚家军吃的就是光饼,《了不起的长城》里,演员们脖子上挂的那个就是光饼。苏州市上有卖一种小面饼者,大如钱,中有孔,可以索穿之,微甘而脆,名曰光饼。予童时尝食之。咸丰间,制钱一文可购十饼。……不意越四十余年,偶阅雷琳《渔矶漫钞》载钱唐吴中林《咏光饼》诗,始知饼为戚继光行军时所作也。一事一物,莫不有其原始,信乎开卷有益哉!

各个时期的军事紧急情况下的口粮

军装:兽皮军装,必要时可以煮食充饥。

树皮:山行,可以采松皮。每10斤可以与压缩米条的“5合”同煮,直到烂熟。原本5人的口粮,可扩展4倍,延长资源的消耗周期。可供给20人日。

油麻:渴时,取30粒含在嘴中,消除渴感,增强行军能力。

乌梅:比照油麻,保质期更短。

干酪:比照油麻。同时可以作为马军常备,给马食用,可以消除战马渴感,增强战马行军能力。

没有物资储备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甚至是很容易溃散的。

如果战争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言,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那么维持战争的就是伙食。可以肯定的是,为希腊/罗马军队提供充足的物资是一项既持续又艰巨的任务。因此,公元四世纪的罗马军事作家维盖提乌斯(Vegetius)不得不声称“一支没有粮食和其他必要补给的军队有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接下来的史料节选中,我们将更全面地评估这一说法。战争时期的士兵伙食虽然军队伙食可能并不总是令人胃口大开,但我们普遍认为古代士兵的饮食与同时期的平民饮食一样充足,甚至比他们更好。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没有记录显示罗马军队曾因食物问题而叛变,这或许最能说明这些士兵在饮食供应方面的专长。一、服役兵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对于正在服役的士兵来说,饮食补给需要便于携带、高能量且易于烹饪。据书中所言,荷马时代的士兵们需要自备补给:

柏拉图《理想国》3.404C这段话引自公元前425年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阿卡奈人》,那是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六年。它揭示了士兵可获得的食品,也证实了公元前五世纪后期的士兵仍需自备补给品。此外,其他史料中强调吃肉是一种与高贵地位密切相关的做法,后来被拓展到更多的食材,正如下文中阿里斯托芬所言:

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545-51除了大蒜、橄榄、洋葱和凤尾鱼外,其他食材通常包括无花果、奶酪和廉价葡萄酒。有一种名为Opson的食物也广受欢迎,通常由鱼干制成。色诺芬在《居鲁士的教育》中把它列为士兵的食物之一:

色诺芬《居鲁士的教育》6.2.31行军中的罗马士兵携带“铁一般的口粮”,通常包括比油更易于携带的培根脂肪(laridum);压缩饼干(bucellatum);以及廉价的葡萄酒(acetum),可以与水混合形成一种更劣质的饮料(posca)。

压缩饼干(bucellatum)为了标榜所谓的“平等”,皇帝和将军们经常与普通士兵一样吃乏味的食物。卡拉卡拉是公元三世纪初的一位皇帝,他被列入希罗底的罗马皇帝史中,希罗底是一位叙利亚人,在二、三世纪用希腊文写作:

4.7.5–6试译:他习惯于吃手边的任何面包。他用自己的双手磨出足够的谷物,做成大麦饼,在炭火上烘烤后食用。他不沉迷于任何奢侈品……他声称自己喜欢被称为战友而不是皇帝。二、食物质量上述所有的证据都证实,士兵在执行任务时的供给并不奢侈。即便如此,无论是在战役的记录中还是在和平时期,古代记录中对军队伙食的吐槽还是很少。虽然这可能是巧合,但更可能是我们资料中的阶级偏见和军事服务的顺应性的结合。鉴于这种情况,以下关于斯巴达军队的段落就比较有意思了。首先来看一段普鲁塔克对于斯巴达人的记述: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莱克格斯(Lycurgus)9.4-5说起斯巴达人,有必要提到他们严格而稀少的饮食,他们认为这对培养性格和勇气至关重要。学者们现在认为,这种文化在公元前五世纪时已经不怎么流行了。在同一本书中,普鲁塔克提供了关于斯巴达和黑色肉汤的描述,这是他对传说中的斯巴达立法者莱克格斯的论述的一部分。

斯巴达人饮用的黑色肉汤在另一处,他更具体地解释说,黑汤是由猪肉在其血液中煮熟,并以盐和醋调味: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莱克格斯(Lycurgus)12.7和平时期的士兵伙食通过罗马的史料,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其军队在和平时期的饮食:包括谷物、熏肉、奶酪和最可能的蔬菜和酸酒,以及盐和橄榄油。从每期工资中扣除固定金额(advictum)来支付这些食品,士兵则用自己的资金来支付额外的物品。每年的特殊日期会给士兵提供更多种类的食物,这一点在阿特那奥斯所著《欢宴的智者》一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段话记录了罗马胜利的将军在凯旋游行时为士兵和民众提供的食物:

阿特纳奥斯《欢宴的智者》4.153试译:每当他们在罗马的赫拉克勒斯神庙举行宴会,宴会的准备工作本身就会很艰巨;因为要撒倒很多蜂蜜酒,食物则包括大面包、炖烟熏肉和刚刚献祭过的野兽的丰盛烤肉。除了这种特殊场合,指挥官通常会比普通士兵享受更好的食物,这种做法在下面这段文字中很明显,这段文字很可能是不列颠温多兰达的指挥部(Praetorium)的清单,温多兰达是公元三世纪的罗马堡垒所在地。请注意肉类的种类,这表明在权力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军队中吃肉是很常见的:

试译:...】第纳里,【...】,香料【...】,鹿肉【...】,盐【...】,小猪肉【...】,火腿【...】,在【...】,小麦【...】,鹿肉【...】,用于保存的【...】,鹿肉[...总计,第纳里【......】。(二手)共计,二十第纳里以上。(一手)谷物【...】,第纳里【...】。

在欧洲的战役中,由于离补给点的距离较短,所需的补给品数量较少,因此在1634年奥斯曼帝国军队向波兰进军时,只用了五千袋粮食。在这次战役中,英国旅行家亨利-布朗特爵士注意到,士兵们获得了丰富的硬饼干、大米、干肉、羊肉和澄清的黄油。他写道,士兵们“经常让我坐下来,和他们一同共享,他们总是吃得很饱”。两个世纪后的1834年,根据法国的奥古斯特-德-马尔蒙元帅的说法,土耳其士兵仍然“比欧洲任何其他部队吃得好,他们有丰富的、质量上乘的物资,每天吃一次肉,喝两次汤”。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俄国在伊朗边境的多乌贝亚兹击败了奥斯曼军队,后者撤退时留下的物资包括六千蒲式耳小麦、九百蒲式耳面粉、六千蒲式耳粗粮和四千八百六十克黄油。正如许多欧洲人拒绝吃土豆一样,即使受到饥荒的威胁,这种新蔬菜也受到了土耳其士兵的抵制,直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当小麦供应不足时,军事当局才用土豆替代。

1636年,亨利-布朗特(Henry Blount)记录到,每天早上出发前,部队都会分发由煮熟的葡萄干制成的雪糕,而且有些人通过用水稀释现成的雪糕混合物来准备自己的速溶雪糕饮料。Boza是一种浓稠的小米啤酒,“给士兵带来力量,使他们保持温暖并满足饥饿感”,使这种啤酒制造商成为军队在运动中最不可或缺的营地随从。烈酒在战场上是被严格禁止的,没有醉酒现象是奥斯曼帝国军队生活中最受外国观察家(如布斯贝克)钦佩的方面之一:任何了解我们营地情况的人都知道,这里到处都是完全的寂静和安宁,完全没有争吵和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甚至没有任何由于兴高采烈或醉酒而引起的喊叫或欢乐……你从来没有见过喝酒、狂欢或赌博——这在士兵中是一种恶习。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曾在奥斯曼军队服役的英国军医约翰-内滕-拉德克利夫(1826-1884)写道:“在欧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士兵像土耳其士兵那样得到如此充足的配给”,并记录了许多关于他们饮食和烹饪方法的有趣细节,这些方法“非常适应军事生活”。士兵们用他们配给的鲜肉、羊油和蔬菜,如洋葱、鹰嘴豆和豆子,在罐头铜制炖锅里做汤和炖菜。菜谱①:战士的芝麻蜜饼

配料:400迪拉姆(1280克)蜂蜜、200迪拉姆(640克)黄油,再加上足够的面粉。做法:煮沸黄油,逐渐加入面粉,直到它变成糊状。加入焯过水的杏仁,用小火搅拌,直到杏仁变成金黄色。如果没有加入杏仁,那么赫尔瓦已经煮熟的标志就是香气和用勺子拿起一些时出现的气泡。然后将脱脂糖浆或蜂蜜煮沸,将其一下子倒在煮熟的面粉和黄油上,混合均匀后熄火。待其冷却后,用手将其捏碎。成平呈现白色。菜谱②:奥斯曼军队的特供肉饭

大米在水中煮至软化,将多余的液体倒掉,并将米粒暴露在温和的温度下,使其充分膨胀。然后将煮沸的羊尾脂肪或黄油倒在米上,并与之混合。脂肪或黄油在米饭中的比例应足以包住每颗米粒。

军粮论

古代社会虽以农业为主,但受制于作物生长在不同的地区,我们现代生活中经常看见的番茄、玉米、番薯之类的蔬果是在明清时期才由外国传入中国,这么一想古代人能吃的东西好像还挺少的。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来聊一聊古代士兵的伙食问题。为什么以士兵的角度呢?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皇帝只要不是昏君的话,就不会让在前线战斗的士兵们吃得差。士兵要吃好喝好,才能有力气穿着沉重的作战装备上阵杀敌。

【古代粮仓】

一、浅论粮食的重要性

粮食供应是否充足,关系到战争的胜负以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和汉武帝时期的漠北之战为例。·粮食供应不足,是长平之战中,赵括失败的重要因素提起长平之战,我们首先想起的便是赵括不学无术,只会“纸上谈兵”,硬是打破了廉颇勉强维持的僵局,将赵军四十五万主力葬送在了战场上,致使赵国一蹶不振,彻底失去了和秦国争霸的资格。其实,细究史书,我们会发现在这场大决战中,“粮食”问题是赵军失败的重要因素。赵军缺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赵军在廉颇的领导下和秦军僵持了三年,为了维持这四十五万大军的粮食供应,当时赵国内部实则已经没多少存粮了,甚至于赵括领军时,赵王还需要向齐王借粮食以备不时之需。《战国策·齐二·秦攻赵长平》记载: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第二个阶段,白起看准了赵军缺粮的弱点,便派出二万五千人绕到赵军身后去骚扰他们运输物资的粮道,然后白起又派出五千骑兵站在赵军两座防线的中间地带,将赵军防线分成两个部分,好防止赵军合击正在切割赵军补给线的那二万多人。秦王为了彻底击垮赵括,还下令“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对于赵括而言,没有比这个消息更令让他绝望的事情了,当时赵国本身国内就缺粮了,如今运输粮道又屡次被秦军打击,赵军面临着断粮的危机。

第三个阶段,是赵括为了打破缺粮的不利局面,主动走出百里石长城防线,正面寻求和秦军主力决战博一线生机的时候。这一战,白起并没有和赵括硬碰硬,他采取了分割政策,一方面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让赵括主力一分为二,另一方面立马派人占据了百里石长城,彻底切断了赵军的退路。百里石防线易守难攻,在廉颇的布局中,赵军只要死守这条防线便可掌握战争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进可以主动出击,退可以等诸侯联军的救援。但廉颇恐怕也没料到,秦军为了完成切割赵军粮食运输道路的计划,竟然把长平一带的士兵数量从20万增兵到了60万,这是打算一举灭掉赵国的主力军。赵括在发现自己被包围的时候,第一时间没有选择突围,他将希望寄托于另外一边被包围的赵军能够和他合力行动。白起为了减少损失,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打法,被分割开的赵军得不到主将指令,又不敢轻举妄动,这种情况下,赵括错过了最佳突围的时机,以至于等他想行动的时候,赵军已经人困马乏战斗力远不如前了:“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

综上可知,秦国能在长平之战中取得大捷,其中固然有白起出神入化的用兵能力,也有赵军受限于粮食问题的原因在内。·漠北之战中,汉武帝魄力十足,举全国之力,供应前线战士同赵军的凄凉相比,漠北之战中的汉军饮食,则诱人太多了。"步兵五十万,马匹三十万,以五人保证一人。"这句话出自央视历史大剧《汉武大帝》,是汉武帝在准备漠北之战时所说的台词。看起来虽有些许夸张的成分,但真实历史上,漠北决战,是一场赌上了汉朝国运的战争。汉武帝为了准备这场战争,让整个汉朝来了次总动员。光是牛羊就准备了百万头,更是动用了几十万的步兵来负责粮草后勤保障工作,为的就是让在前线作战的十四万骑兵吃好喝好!这里可以得知:士兵吃得好的时候,是能够吃上牛肉,羊肉这类奢侈品的,虽然这种情况并不普遍。

军队供应表

二、什么样的食物能够被选为军粮呢?

军事战争中,外行看装备,内行看后勤!军队的粮草后勤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胜利的关键点就在于:奇袭乌巢(袁绍军粮草重地)成功!那么平时在前线作战的士兵大多都吃些什么呢?能够成为军粮的食品,必然符合三个因素:易携带保存、产量高、富含营养价值。如果是需要外出作战的部队,那么所带的军粮必然是干粮居多。外出作战,行踪必然不能暴露,尤其是需要奇袭的那些部队。所以生火做饭的方式必然就很少。加上古代运粮很不方便,运到前线的食物必然也是易于长期保存的干粮为主。对于守城部队而言,就不用担心军队行踪的问题了。守城的士兵相较于那些出城远征的部队而言,不仅能吃到那些新鲜的蔬果之类的东西,还能享受到更多的热食。当然都是建立在物资充足的情况下。

【运送粮草】

三、包子馒头、有饼有肉,军队的伙食挺丰富

古代军粮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先秦时期的军队口粮通常就是带些栗米、饼子之类的硬货,而唐宋时期的军人,都可以吃上各类包子馒头、咸鱼腊肉了。粟通常称为谷,去掉外壳后,也就是小米。小米由于有着非常容易保存的特点,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都和军队饮食息息相关。一般都用来煮粥(比干饭省米),加入各种野菜,豆类来煮,进行食用。古代生产力低下,交通运输也不发达。小米这种易于保存的优点就自然成为了军粮中的常客。

【栗米】

包子馒头相传诸葛亮在平定南中的时候,发明了馒头和包子。《三国演义》中虽然记载诸葛丞相是因为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的,但个人观点认为应该也有考虑到它方便携带的特点吧,不然怎么传到后世且作为了常见食物呢?不过馒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原型"面起饼",也就是面粉发酵蓬松制作而成的食物。包子也差不多就是带馅的馒头,这个称呼最早来自于宋代,《燕翼诒谋录》中记载到:"仁宗诞日,赐羣臣包子。"

【包子】

腊肉腊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夏朝。相传在夏朝时,人们会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所以十二月又称为腊月。所以大约在夏朝的时候就出现了腊肉。腊肉有着十分易于保存的特点。且单人携带方便。也相较于干粮有着更高的热量。却不知为何,在中原王朝的军队中,似乎出现的比较少。古代中国属于农耕文明,战国时期能见得最多的食物也就是五谷杂粮,以及品种并不多的蔬菜。

【腊肉】

黄瓜,番茄等这些可生吃的蔬果黄瓜是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入汉朝,而番茄,也就是西红柿,普遍认为原产于秘鲁,在清朝中期传入中国。不过这些可生吃的蔬果由于没有长期保存的条件,外出行军打仗的军队带的也不会多。一般应该会常用于古代守城部队的军粮。古代中国属于农耕文明,战国时期能见得最多的食物也就是五谷杂粮,以及品种并不多的蔬菜。大饼由于面粉加工技术不够成熟,像大饼馒头这类食物得等到唐朝才成为军粮。在唐朝以前,大饼仅仅在民间偶尔食用。

【饼】

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思想,战乱时加重了平民的负担

唐武宗时期,日本高僧圆仁入唐求法,曾经在山东半岛居住过一段时间。在他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中有明确记载到山东一带的居民饮食状况:"不曾煮羹吃,常年小住吃冷菜。"冷菜这类食物都已经属于招待级别的饮食了。那么可想而知,在平时,这些平民大概吃的都是什么了。至于为什么不吃热食,很明显,古代人并不是能够随处取到火源的,即使有火源,也没有可以烧的薪柴。因为当时城市里的居民家里也普遍缺少可以烧的木柴,煤炭之类的,也只有当时朝廷中的官员或者大户人家能够用得上,而且这类物品也是受到皇帝严格管制的。可以得知,在古代,平民百姓的饮食并没有那么多的花样。大多数也只求一个"果腹",能吃饱都基本上算奢求了。如果是和平年代,风调雨顺还好,至少还能够安安心心的种地,每天还能有正常的日子过,娶妻生子后,平平凡凡度过自己的一生,就已经足够幸福了。

【古代农民】

若是战乱年代,那就只能说悲惨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乱年代,各个地方的粮食大多会优先供应军队。如遇上干旱、洪水这些天灾导致土地歉收的话,就会出现饥荒,流民遍地的现象,那时候吃观音土,啃树皮、草根这样的惨状都是常态。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对付诸葛亮的方法就是:坚壁清野。也就是避免决战,待其粮尽,自然退兵。操作极其简单先不说。坚壁清野这种做法,其实十分自残。首先"坚壁"大意为是"避免决战",这个可以理解。而"清野"就惨了,清野就是销毁周围田地的收成。能征收的征收,不能征收的直接毁掉,不能留给敌人。所以这种做法,最受伤的就是老百姓了。一年的劳作收成化为乌有不说,还要眼睁睁看着他人毁掉自己辛苦劳作一年,即将盼来的收成。

著名的《边军谣》就记载了苦大兵们的日子。

边军苦,边军苦,自恨生身向行伍。

月支几斗仓底粟,一半泥沙不堪煮。

聊将斛卖办科差,颗粒何曾入空釜。

官逋私债还未足,又见散银来籴谷。

揭瓦偿,今年瓦尽兼折屋。

官司积谷为备荒,岂知剜肉先成疮。

近闻防守婺州贼,遍遣丁男行运粮。

老弱伶仃已不保,何况对面拖刀枪。

婉婉娇儿未离母,街头抱鬻供军装。

闾阎哭声日震地,天远无路闻君王。

君不见京师养兵三十万,有手何曾捻弓箭。

太仓有米百不愁,饱饭且趁构栏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