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再无底线歌颂母爱了,这本身就是种吃人血馒头的行为(母亲节重发)

 神棍糊的小海滩 2024-05-12 发布于加拿大

前言:

去年母亲节前后我因为受不了铺天盖地的假大空母爱宣传写了这篇文章。这大概是我第二篇振聋发聩的文章吧,第一篇好像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发病率之高,正是因为巨婴国的养育模式》。

又遇母亲节,又看到很多让我反胃的吃人不吐骨头的油腻标语,便决定要重发一次这篇文章。人类吃猪食吃多了真会把自己当猪,好歹不分,把真话当洪水,把假话当摇篮曲。如果公众号一直都在,那我打算在每年的母亲节发一次,让更多人看见,也是在世界单一宏大的声音中加一抹我的独特声音。

歌颂母爱,不过是一种父权制对母亲的捧杀,一种大机器对个体的驯化手段,一种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群魔乱舞。把母亲这个人架空,为繁衍行为附上一堆价值不说,还好言好语的让你心甘情愿奉献牺牲,不过就是打了你一百个巴掌以后每年挑一天给你颗不算好吃的甜枣吃。有拿母爱当作促进消费的闲心,不如多花点精力想想怎么改善母亲的实际处境。那些被家暴被拐卖到山里生孩子的妇女后来怎么样了?上班带娃无法平衡的母亲后来怎么样了?她们最后被驯化了所以一切都不再重要了是吗?

“你的碎碎念念,温暖着我的岁岁年年”,这都谁想出来的恶臭标语。完全就是巨婴爹们拳打脚踢烦妈妈这个犯贱娘们儿可是同时又要依赖妈妈没有乳房就活不下去的丑恶模样。女人一旦有了母亲身份就不是人,就是他爹的工具。吃人血馒头还吃的那么温柔,麻木的人类们不会被自己恶心到吗?

每个人都难逃自己的各种身份,这就是人类文化也好,还是集体无意识也好,给人类的限制。没有一个人能逃脱。就像一些搞精神分析的女性,什么东西都看挺透的,一旦涉及到母婴话题,也会开始掉入俗套,掉入固定思维,开始强调母亲这个角色的重要。一旦一个女性在自我实现和养育孩子这场冲突中带着悲壮的牺牲感和逃避感选择了后者,一旦她选择了这条看似更难其实更简单的更符合主流的可以用作活不出自我的借口的道路,那她的小孩就会和她形成不健康纽带。

《母爱,万恶之源》就是我写的自己比较满意的精神分析文章。母亲对小孩的需要远大于小孩对母亲的需要,所以不管我多厌恶巨婴爹,我都得说,全能自恋世界的根源就在母爱。就是因为这抽象的被人类赋予高尚意义的实际完全是自我欺骗的母爱,男人才会致死是只会玩权力掠夺游戏的巨婴。

我有多批判母亲,就有多心疼母亲。我本不想宣扬什么好母亲的模板,我更不想去制定一些应该,一些规则,来教人做母亲。而且说实话,现在很多所谓新时代反传统女性在我看来都是装模作样故作松弛,故作独立,贩卖人设而已。人类啥都缺,就是不缺表演,不缺立人设。

如果非说有什么准则,那在我这里只能是尽量随心。悲哀的是,在这个不允许人有自己心的压抑个人感受的大机器里,没几个人能感受到自己的心,更别提去遵从自己的心。如果非要有什么好的模板,那在我心里就是我在《母亲要学会放权》中里举例的《德雷尔一家》中的母亲,以及《化学课》中的母亲。

母亲就不能恋爱?不能有性生活?不能是个荡妇?不能觉得孩子是累赘耽误了自己的人生?不能说出“我真的有很多不爱孩子觉得孩子很烦的时刻”这样的实话?不能什么事都尽量让孩子自己做然后让他们自己收拾烂摊子?就非要用他人对自己的需要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洞吗?‍‍‍‍‍‍‍‍‍‍‍‍‍‍‍‍‍‍‍‍‍‍‍‍‍‍‍‍‍‍‍‍‍‍‍‍‍‍‍‍

她们都是单身母亲,也都不是主流价值观中的好母亲。她们从未放弃过自我追求,在自我和他人的冲突中她们并没有选择压抑自己当个哪门子好人,所以她们的母爱导向的是分离。不导向分离的父母之爱真的就只是在强奸孩子填补被阉割掉的自己而已,只会导向共输《导向分离的父母之爱才能通向共赢》,《强奸子女的父母文化》)。

至于孩子们,你们歌颂母爱的时候不如看看我写的《如果不改变“父母应该爱孩子”这个认知,那人将无法学会爱自己》。与其去假惺惺的绑架母亲,不如好好爱自己一回吧。那个玻璃心与其一天到晚都在“爸爸妈妈没有按照我要的方式来爱我”中碎掉,不如用自己对自己的爱把它粘的牢固一点。

在这个剥夺掉人自爱的世界里,唯一值得歌颂的爱是自己对自己的爱。歌颂母爱的人类们,你们有自我吗?知道自己是谁吗?想要什么吗?没有人会剥夺掉你的自我,只有你自己可以。同样也没有人能把你的自我还给你,只有你自己可以。‍‍‍‍‍‍‍‍‍‍‍‍‍‍‍‍

最后我还是要贴上《她首先是个人》中的那段话:全能自恋世界的根源就在母爱,就在把女人当工具当乳房根本不当人的母爱身上。只有当所有母亲都不是好母亲的时候,男性才能从巨婴状态中解放出来,人类才能从无休止的仇恨与对抗中解放出来。所以我说女性是希望。放弃你的女人身份,放弃你的母亲身份,先为了你自己而活,找到你自己的人生价值,再说去照顾任何人。知道男性为什么自我厌恶更重更深吗?就是因为他们自己都不喜欢自己这个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耀武扬威的傻样。

正文:

昨天在曾奇峰公众号的这篇文章上看到这句话:父母会让孩子重复自己的创伤,从而把孩子培养成最理解自己的人简直禁不住拍案叫绝,这是我听过关于代际遗传里最精确最深刻最直指本质也是最悲伤的一句话。顺便这篇文章挺好的,几乎就是父母操控子女手段大全了。

曾经的我只意识到过父母对孩子的打压(以下都是潜意识活动):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你的个人价值建立在我对你的评价即所谓的爱上;父母对孩子的嫉妒:我都是这么过来的凭什么你不行?怎么就你事儿多?你们这一代人怎么这么自我/自由?为什么我要讲孝道我被我父母操控你可以不用?以及所谓的利用对方的内疚感占据高位: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没有感动过?爸爸妈妈没长嘴,爸爸妈妈不配,爸爸妈妈这一生都是为了你,好的都留给你。我没有意识到过所有的父母几乎都在一边说着“我不要让我孩子受我小时候受过的苦”的同时一边完完全全复制了自己童年的亲子关系,仅仅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那个最理解自己的人。于是自然而然的,几乎所有的父母老了以后都会重复这么一句话:我终于理解我的父母了,我终于成为我的父母了,真是不养孩子不知道父母的苦。

我很早以前就写过关于弑母的重要性,你只有完成弑母了才能获得精神上的真正独立。弑父挺容易的,我认识的人几乎都在很早就完成了弑父,毕竟冷漠自私的父亲形象早就深入人心,而母亲是那个永恒的受害者,她们“都不容易”,母爱是无私且伟大的。但我也很早就写过,这个世界上的很多灾难来自于所谓损人不利己的男性气质这句话只对了一半,更高的权力来自于母亲这个角色,毕竟不管再恶劣的男性也是人家母亲的乖宝宝,是一点点被大爱妈妈培养出来的。

我们的文化是受虐狂文化,是带有一种牺牲自我的悲壮感文化。我们轻智重德,把善良和软弱混为一谈。我们人人都不能为了自己,必须为了他人,为了社会,然后互相捆绑互相操控,还把这叫做骨肉亲情,叫做孝道,叫做善良什么是善良?是我有能力伤害你但我不会伤害你,这才是善良。而不是我没有能力伤害你所以我不伤害你,只因为现在权力不在我手中,我就只是等着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那一天。嘤嘤嘤的软弱不好使的时候就秒变卫道士,这就是我们推崇的善良。

我们为什么会不知不觉的推崇这样的善良?因为巨婴国里的巨婴父母会沿袭上面一辈辈被对待的方式:剪掉孩子的翅膀。孩子没有能力伤害我,当然孩子就不会伤害我了。大家把“翅膀硬了就飞走了”当作是恶,是不孝顺,是人性的不可改变所以必须去压抑的必然。因为这种恐惧延伸出的支配欲贯穿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孩子要听话不过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个表现罢了,感觉自己控制不了他人的时候就开始道德绑架情感操控。说的直接一点,现在这个污名化人格障碍的运动的本质就是不接受他人不接受自己的操控,于是开始使用道德这个工具来攻击所有不被自己绑架的人。被这种文化熏陶大的我们人人都很擅长,这简直就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面的。

真正的爱是给他人插上翅膀,怎么会让人感到枯萎和压抑?爱是一种能力,它的前提是自爱,但我可以很坦诚的说,我几乎没有遇到过会自爱的有爱人能力的人。人人都有爱的潜能,只是成长过程中全部都随着真实自我的压抑而被抹杀了。你们无底线歌颂的母爱,很多时候不过是对自己基因/自我延伸的本能保护加上操控罢了。

动物都会因为繁衍而产生催产素以及各种激素,为母则刚是温和的母鸡为了保护孩子秒变比公鸡还好斗的斗鸡,它不过一个进化出来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只不过大多数动物还会在后代长大以后强行赶走后代,人类不会。人类拼命的拉啊拉,只因为我们全部处在这个恶性循环里。

自己被父母吞噬了自我,所以就要去吞噬孩子的自我,等孩子长大了以后再来吞噬自己的自我。这就是我们口中的亲情我很想跟很多父母说,你眼中的恶魔都是你自己一把屎一把尿的操控出来的,你自己喂养了一个吸血鬼,还怪这个人为什么这么没良心要吸自己血,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以后还怪石头为什么不长眼睛吗?

口口声声的说着不要孩子受自己受过的苦,却一点点的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最想摆脱却没能摆脱的父母的样子。因为我想把这张我认为的空白的纸画成我的样子,这样这个世界上就终于有一个人可以真正的理解我了。我曾经物质上缺乏了,所以就要给孩子买买买,我以前读的书不够多,所以我孩子要拼命读书。以为这些表浅现象的扭转就能根治好一切,殊不知本质根本就没有变化过。

一个人首先是一个人,再是父亲/母亲,男人/女人,孩子/兄弟姐妹,丈夫/妻子。每个人都要先切记自己首先是一个人,我的欲望是什么?我的渴求是什么?我想要什么?我的快乐源泉是什么?再去说满足其他社会角色。对母爱的无底线歌颂完全就是把母亲这个角色架空了,好像她就是什么生育机器,因为有了这个子宫而伟大,因为有了对孩子的牺牲而美好。

她作为人的欲望呢?她没有爱和被爱的需求吗?她没有性欲吗?她没有自己的爱好吗?她没有除了母亲之外这个角色的其他人生价值吗?最悲哀的是歌颂母爱歌颂的最厉害的往往是母亲们自己,自己把自己往火坑里推,还要去攻击其他自己眼中“不合格的母亲”,这本质也是一种嫉妒:凭什么我做了这样的母亲你可以不做?凭什么你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很多时候特别需要孩子的人其实正好是不会自爱的人,需要一个完全没有任何自主权的小生命依赖自己属于自己,找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感。我不是说需要孩子是什么错误,而是人们应该警惕自己每一个想法的根源。如果你是想把所有人生价值都建立在孩子身上,那我真的建议你不要去残害一个小生命,没有人承受得住那个重压。不要去说什么我可以为了孩子去死这种话,没有人需要你为谁死,孩子只是需要你好好的活成自己而已。先学会自爱,再去学爱人。

大家不要怕弑母的自己会变成什么十恶不赦的人,也不要去自责。否定妈妈对我们爱的方式不代表否定掉妈妈这个人,相反,站起来的我们还可以反过去教会妈妈怎么爱她们自己。一个人真正长大必须要经历一个过程,就是在心中狠狠骂自己的母亲,只有疯狂骂过自己父母的人才能获得独立和自由,因为这是一个把母亲和自己分离的过程。我骂妈妈不再等于我骂自己了。妈妈是妈妈,我是我。别人的碎片不再能代表我自己。

我之前写那么多和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相处其实也适用于和所有人的相处,尤其是在亲子关系里,那就是把握界限+放低期待。你是你,我是我,我们不是彼此的延伸。你说的话我认同就认同,不认同就一笑而过,我不再去你身上找肯定,不再因为你的否定而痛彻心扉。同时这个东西也不是单向的,孩子也不应该去操控父母。父母有自己的生活,我在这篇文章里写过,他们不需要来征求你的意见怎么过他们自己的人生,那不关你的事。更不要用反向操控来报复。

关于放低期待这点我以前写过,其实就是接受父母不爱自己,至少是不会爱自己。这没什么好悲伤的,不要去自怨自艾,什么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他们也是没来得及长大就老了的人,他们自己都不爱自己拿什么爱你?这也是我讨厌歌颂母爱的一个原因,这种歌颂让我们相信母亲生来就是会爱孩子的,那么那些意识到自己不被自己母亲爱着的孩子会产生深深的自卑和匮乏感。

有了这种匮乏感就老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所以母亲不爱自己,毕竟你们不是说母亲都是爱孩子的吗?然后一辈子都在跟这种缺失母爱较劲,在别人身上寻求母爱,同时觉得自己有什么缺陷所以不配爱。做父母的放过孩子,做孩子的也放过父母吧。

动机和结果不能分离,好心办好坏事不会因为这个所谓好心就无辜了。愚蠢的善良不是什么好事,甚至很多时候比纯粹的邪恶还可怕。这个世界上很多恶行都是被包裹在糖衣里面的,不带锋芒的自以为是的善良会导致恶果,就像我之前举过的给人一百个包子最后这个人丧失了自己找包子的能力反而来强迫你给包子的例子。大爱妈妈,也就是你们歌颂的母爱很多时候都是悲剧的根源所在。

我妈妈曾经是我最钦佩的人,也是我们这个家族有目共睹的最聪明的人。她从小就是她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无下限的去满足她妈妈的每一个需求。婆婆脾气那么大根本和其他儿女无法相处,于是妈妈就和她过了一辈子。但妈妈和我的相处模式不一样,我小时候非常不愿意和她在一起。现在一想她一直在我们的亲子关系中复制她和她妈妈的关系,把我培养成了这个世界上最理解她的人。

说起来六七岁那几年简直是我再也不想重来一遍的噩梦。我在好多文章里都写过我人生的救命稻草是我婆婆爷爷,是他们给我提供了一个小孩子需要的温暖和安定,让我不用在我父母每天的横眉冷对里胆战心惊。我那时候就意识到了我妈经常拿我撒气,但我选择了理解她。这是我作为bpd的天赋,也是诅咒。

我天生就能理解所有人除了自己。我觉得我妈太不容易了,伴侣是个作来作去的巨婴,自己妈妈又是个干涉自己生活的控制狂,她完全失去了自我。我现在都记得她在婆婆发飙时砰的关上房门,那是我唯一一次见到她对自己妈妈发火,见到她眼睛里有眼泪,见到她有情绪表露。除此之外的任何时间她都是没有什么情绪的,你根本不知道她内心在想什么,她就像一个橡皮泥被旁边的人捏来捏去踢来踢去。

说到这个我有个观点是孩子不一定需要父母的陪伴。陪伴这个东西可以是老人,可是其他小朋友,可以是书本,可以是玩具,是任何东西。是社会老是灌输父母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才导致了没和父母长大的小孩老觉得自己缺了点啥。就我自己来说真的很庆幸他们那几年没有陪伴我,跟还没有准备好当父母的他们呆在一起真的压力很大。他们俩都还是很懵逼的小孩子啊,因为觉得人总要生孩子的所以生了我,生下来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抚养一个独立的小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还无意间看过妈妈写给别人的信,那时她大概三十岁吧。她写到她完全没有生活的动力,不觉得生命有任何意义,而我是她唯一的方向和意义,不是因为有我她可能早就死了。我那时看了很心疼妈妈,不觉得妈妈这样的想法有什么不健康的地方,在我看来牵挂是必须的,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我也觉得没有妈妈我早就死了。我也没有活着的动力,我也不知道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就这样为彼此活着到了今天。

其实妈妈年轻时还不是现在这样,我所说的现在这样就是她越来越像她妈妈了。喜欢操控他人,还喜欢挑拨离间(哈哈哈哈妈妈对不住了),完全就是一个小婆婆。我们家厌女倾向很严重,我以前一直觉得很奇怪,明明这是一个“女权”的不得了的家庭,男性在我们家都被集体阉割了。在我们家女性和男性的关系就像人类和蚊子,蚊子能给你叮个包让你痒几天,但你可以一掌把它拍死。

现在我才想明白这个厌女是怎么来的。是婆婆怕别的“坏女人”把自己儿子抢走带来的。婆婆就是把儿子当情人养把女儿当自我延伸养的典型大爱母亲(婆婆,对不起)。女孩子花枝招展一点,会撒娇一点,主动贴着男性一点,追求自己的欲望一点,在她们眼里就是贱,就是恶心,就是没有自我。我每次和她们争论都会被“怎么可以反抗婆婆”而被压下去。但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她们的心理机制是怎么样的,潜意识里都是嫉妒,也是雌竞的一种。所以我知道她们永远看不见真实的我,因为她们不想看见。不管我怎么告诉她们我也是个很主动的很骚的很喜欢撒娇的女性她们就是不信。

我不想残忍的批判任何个体,因为所有个体都是环境的产物。我们的文化里不是教导女孩子不要主动要等着男性来挑选吗,不然就会掉价,就会怎么怎么,导致很多女性这辈子都没有和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在一起过。被爱对她们来说就是爱,却不明白这是人生最不划算的买卖啊!等发现这场不划算买卖自己“中计”了后,无处释放的精力就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化为了这伟大的母爱。

所以大家歌颂的母爱其实是什么?对自我延伸的保护,对失去自我延伸的恐惧而发展出的操控,以及无处释放的精力。有几个母亲的爱是导向分离的?如果是的话这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原生家庭创伤了。每次你们看到的什么弑母案或者孩子不堪母亲的操控选择自杀其实都是无底线歌颂伟大母爱的后果。

不要这样,女人你们不是生育机器,你们的价值不全在孩子身上,你们本身就是闪闪发光的个体。学会和孩子划分界限,在孩子哭唧唧的跟你闹“妈妈你怎么不陪我了”的时候回答ta妈妈也喜欢吃好吃的,妈妈也喜欢喝好喝的,妈妈也喜欢玩好玩的,妈妈和你一样,妈妈内心也是个小孩子。我们可以一起玩耍,可是最终我们都要有自己的生活。

弑父弑母会带来平静,真的,我建议每个人都做一做。去年一整年我都在剧烈冲突中度过,一想起这个逃不出的漩涡就感觉到很难受,看个《妈的多重宇宙》我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我太能共情那个女儿了。她就是我啊。我也好想毁灭这个世界,只是为了让妈妈体会一下你给我造成了多大的痛苦。现在的我才在人生中第一次感觉到真正站起来了,我终于是我自己了。我不是妈妈,不是爸爸,不是婆婆。我理解你们,但我不认同你们。并且从今以后我要用理解他人的力气多多理解自己,不然就会进入到我说过的“自卑导致自虐导致施虐”的恶性循环里。

我再也不会觉得自己是不配被爱的恶魔了。我再也没有“为什么我理解了全世界却没有一个人理解我”的这种委屈了。我终于摆脱自己那种是所有人的洋娃娃般的习得性无助,终于打开了自己。我也终于从内心明白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自己对自己的爱,最深的理解是自己对自己的理解,接纳,以及包容。

与其去歌颂母爱,不如歌颂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爱。

最后我要写一下我想对妈妈说的话。

妈妈,我从小就希望你变成一个你口中自私自利的混蛋,可是你一直没有做到。你说爸爸对不起我,其实他没有,他只是一个在缺失母爱中迷失了自己的小孩,他对不起的是你。我不认为父母需要为孩子牺牲自己,他有各种各样的女人是他的自由,在成为我的父亲之前他首先是他自己。他没能陪在我身边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我不觉得这个后果有多么可怕,我没有那么需要外界定义的父爱。相反他是这样的人正好让我有一般女性都没有的火眼金睛,我从小就知道男性的捕猎行为是什么样子。就像加缪说的,苦难才让我们成长。苦难之所以可以让我们成长,是因为任何苦难换一个视角来看都可以不是苦难。这也许在你看来是自欺欺人阿q精神,可是我们人活着不都需要一点所谓主观能动性来保持乐观吗?

我很遗憾你当年没有头也不回的走掉,有那么多次机会你都选择了为家人牺牲了你自己,如果人生能重新来过,我真的希望你去追寻你自己想要的幸福。其实孩子没有你想的那么需要父母,他们有自己本来的样子,有书本有艺术有大自然有良好的教育他们都可以自在的长大。要说你给我最好的礼物就是小时候你给我买的那些海量童话和小说了。那才是我敲开世界的大门。在书里面我才找到了我自己(当然还有家里的很多被你们放起来的小黄书)。

你觉得你现在老了,没希望做点什么了,可是换个角度来看,终于没有人那么需要你了呀。你的爸爸妈妈都不在了,爸爸也老了折腾不动了,我也终于长大了不再那么依赖你了,与其因为这种不被依赖和需要产生恐惧,不如克服这种不习惯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也不会再绑架你们,对你们进行健康上的“苛责教育”,每个人的身体都是自己的,每个人都知道可以怎么照顾自己。听从身体告诉你的,去把这一生命运残忍从你手中夺走的东西夺回来。哪怕还有一天好活都要好好活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学会爱,你就能走入整合期,在可以不改变中慢慢改变。

(学会在自己的眼光中释放,自己当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当自己的神。当所有人都背弃自己的时候还是能坚定的选择自己,相信自己,这种自爱的能量能抵抗住所有洪水猛兽的侵蚀。)

没有人是正常的:反社达才让人成为人
(这篇修改后重发的文章送给所有觉得自己不配的精神病们。“This is the life that we choose. This is the life that we bleed.” 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可以不把那些自诩正常的爹们放的屁往心里去。
教育不是教孩子服从权威,还把老师比喻成妈妈(重发)

(人类聚众的时候大多数时候就是乌合之众,现阶段的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中心化的权力机构。我热爱一个一个的个体,但真不热爱这个机构。)

当今教育的病态就是这个臭名昭著大机器最外化的表现

(我们本来应该教会小孩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去解读这件事情。可是我们的教育完全走向了反面,即不管你怎么看这件事你错了就是错了,失败了就是失败了,你要面对现实,现实就是人人都这么过你不这么过就活下不去。然后他们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更好的世界
(迈克尔杰克逊把自己受过的所有苦难都化为了对世间的爱。他这样的大孩子,连带很多其他可爱的心怀美好与慈悲的人类,才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值得活下去,值得去思考怎样让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世界,更适合小孩子生存与成长的世界。)
界限这个东西有多重要(重发)
表面上看起来我的理想主义很没有效率,人们意识不到的是伤害人作为人本身的所有驭人术都伤害的是根基。根基如果千疮百孔,连即刻效率这个东西也只是浮云,不过是鼠目寸光罢了。千疮百孔的根基下人是无法信任他人的,也没有人能在这样的根基下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最后的作品连及格都做不到。

嘴上说着不要,实则都在找妈妈当爸爸

(在可笑的父权家长制下双标爹们毫无疑问是更缺乏共情力和逻辑思维的。)

无法与父母分化的爹们

(爹和父母几乎完全没有分化开。因为完全没有和自己父母分化开所以外人不可以说自己家人不好。一边喝妈妈奶一边觉得妈妈是老巫婆在纠缠自己,想逃又逃不掉,造成自我厌恶却不自知。爹们对自己的同胞没有多少慈悲,一边某某主义一边憎恨着和自己一样未分化的小婴儿。无法和自己和解无法和父母分化开的玻璃心爹们时时刻刻都觉得自己在被攻击,所以需要先发制人。

让我们一起来做荡妇吧

(人们不是怕失败,人们是怕成功。荡妇其实就是成功。把思路打开,这世界上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少被核心家庭这些死板概念堵死。)

慕强是因为心理上还没断奶,我们可以把奶换成豆浆。

(如果把奶理解为父母之神在剥夺人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基础上给个体的折断翅膀之爱,豆浆则是平等个体间建立在互相接纳和鼓励基础上的插上翅膀之爱。这样人才不去仰视他人,也不去俯视他人,只会平视他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