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两位名医治心衰不同思路中,学习中医处方思维

 德寿堂图书馆 2024-05-12 发布于黑龙江

今天来讲医案。

这是山西省中医研究所的名医李翰卿治心衰的医案。李翰卿先生是当代伤寒名家,他有一个徒弟也是响当当的中医大家,叫朱进忠。

这次给大家讲的医案是朱进忠先生先诊治的,后由李翰卿先生纠正的。

查房时,一位心衰患者,畏寒肢冷,冷汗淋漓,心慌气短,朱进忠先生就开了真武汤加红参。红参12克,炮附子12克,生姜9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用量就是常用剂量。患者服后,效果不是太好。

后来请李翰卿先生来会诊,老先生说,你这个方子开得非常好,辩证也很准确,你把剂量减半就可以了。朱进忠先生就把红参减到6克,炮附子减到5克,都减一半的剂量。

患者服药后第二天病情就得到了控制。朱进忠先生问,为什么常规剂量没效,减半反而有效呢?李翰卿先生就说:这是重症心衰,心肾阳衰,阳气都快消耗完了,这个时候过分用温热类的药,就会导致阳气的离散,只能小剂量的温阳益气,回阳固脱,这样才能缓缓的起来。

我们今天就先来谈一下,心肾阳衰的时候,怎么来处理温阳和防耗散的矛盾。

在张仲景的《伤寒论》少阴病篇里有一条文: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这一条文最后一句就是对于服温阳耗散的药之后,阳气离散导致病人不治的警告。

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意思就是温散过头了,阳气本来衰微,现在温散过头了,把阳气耗散完了,所以脉暴出,死。如果脉微,变缓和了,就有生机。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张仲景先生治这种心肾阳衰的患者,也是死生各半,无十足的把握的。

李翰卿先生可谓读懂了伤寒,他处理这种病症,采用的是小剂量,“少火生气”,用微火来扶阳,不至于一下子把患者的阳气耗散完。

在这里也提醒一下民间火神派同行,不能滥用附子,临床随意把附子剂量加大,这是很危险的做法,尤其心衰患者。我在系列文章里提到过这个事。请参考》

【系列四】火神派的核心心法以及温病学大师的顶级心法

【系列三】《扒一扒火神派的偏执在哪里?》

【系列二】《扒一扒火神派的偏执在哪里?》

写到这里,一定有读者朋友站出来说,人家李可的破格救心汤不也是大剂量重用附子吗?

好,我们就来谈谈李可先生的破格救心汤。

李可先生也是山西人。他治心衰的处理方法,与李翰卿先生完全相反,李可先生的破格救心汤用的附子量超过100克。为什么李可的方子不会把心阳耗散掉?

巧妙之处在于,破格救心汤加了龙骨、牡蛎、山萸肉。龙牡从上重镇收敛浮散的阳气,山萸肉从下焦滋补肝肾,以救衰微的肾阳。这三味药与大量的姜附参,形成一个互相牵制的格局,就是使离心力与向心力平衡。

这就是李可先生的高妙之处。

中医之法,在临床上,有的时候这样治也行,那样治也行,在于取得平衡之势,让患者的生理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从而获得生机。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欢迎留言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