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谈孔子的核心价值观—‘仁’

 凤凰山居士 2024-05-12 发布于江西
国学大师傅2020-06-01 23:13
孔子“仁学”中“仁”字的内涵

经过粗略统计,“仁”字在《论语》一书中出现达109次之多,孔子在这里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把所有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架构。说明“仁”字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何等重要的地位!那么,孔子所'仁’究竟是指什么呢?
通俗地说, '仁’如我们所熟知的瓜子仁、杏仁、核桃仁等植物种子的核心,小小一颗种子种下可长成参天大树。 '仁’代表生机,代表活力,代表繁衍,代表着生生不息。孔子把人心称之为仁心。颗颗 “仁心”是我们人类繁衍的种子,代表着我们人类的生生不息。“仁者爱人”,仁心即“爱心”。比如对我们父母无私的'爱’,这种“仁心”甚至 还可以扩展到人类以外的其它动物,俗话说得好,“虎毒不食子”,虎虽凶猛,尚且不吃虎崽。因为只有'仁心’物种才会生存下去,才会生生不息。
孔子提倡的“仁学”,即:“爱人”的学说。儒家的仁爱,是从对亲人的爱开始的,由此而推扩开来。“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仁者爱人”讲的是自我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爱’的学问。其核心要求我们首先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社会上的其他人,指人与人相互间要相亲相爱。爱心是心智成熟的第一道关卡,只有拥有爱心才能容纳整个世界,才愿意选择整个世界作为成长的背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天道无私,常予善人”。

孔子“仁学”的两个基本内容

“夫仁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就是要推己及人。要求我们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来体谅别人,要将心比心。自己喜欢的事要懂得和别人分享;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人们之间的友爱、更重要的是要我们相互理解、关怀和宽容。在1793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立法者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入宪法;在1993年,6500名各宗教领袖齐聚美国芝加哥发表《世界伦理宣言》,共同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确定为一条道德准则。由此可见,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确实是还具有普世价值。
“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精神价值内涵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概括起来便是“成人成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取得成功,才能造就自己的成功。在上位的向下拉一把,在下位的向上推一把。比如你要成为成功的总经理,你必须先培养称职的经理,经理必须培养合格的员工。大家互利互惠、共存共荣、同舟共济、和谐发展。能帮助别人,智慧才有存在的必要;有道德观,知识才有方向;有感情,才会温文尔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 达到'仁’的境界。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去做,子曰: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又说:“苟志于仁,无恶矣。”作为一个仁人志士,更要认真对待自己,时时提升自己的能力,将自己的生命无限地扩大。孔子的“仁学”,体现了他“仁以为己任”及明道救世的使命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读书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中国人君子品格的理论基础。
孔子的“仁学”即人学,关于人的学问,关于如何做人的学问,关于如何做一个好人的学问;我们大家人人都要学习的学问。《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仁者爱人

“不择手段”地去实现'仁’----舜窃负而走的历史公案
“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舜的父亲)杀人,舜窃负而走。”瞽瞍杀了人,舜怎么办呢?虽然瞽瞍是自己的父亲而自己又不可以私害公;但瞽瞍又毕竟是自己的父亲。面对这个两难的局面,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舜的天子之位不要了;窃负而逃,偷偷把父亲背上逃走了。这就是令后人褒贬不一的“舜窃负而走的历史公案”。“亲亲相为隐”与之相对的“大义灭亲”,孰是孰非至今争论未休。儒家孔子提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的思想,亲情伦理一直在儒家法律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 “亲亲”是儒家仁爱思想的立足点。“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百善孝为先”, 孝道、亲情高于法律之道,父子亲情比王天下更重要。
法家代表则认为,天子舜和儿子舜是一回事,家国不分,公私不别。“父子者,一人之私恩。法者,天下之公义”。二者相为轻重,公法与私情不可偏废,认为舜应该法办自己的父亲。并由此抨击儒家鼓吹人治而否定法治,凡此种种论调,使儒家至今饱受非议。殊不知,这是我们对儒家的一大误区!儒家“亲亲相为隐”思想体现了对我们普通小民的终极关怀,对家庭亲情的呵护,对普通百姓权利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统治阶级权力机器的限制。“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所以我们现代的人要学会理解并感恩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这里孔子希望用孝悌作为原点对人进行人性教化,引导人性向善,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理想社会。所以儒家对“舜窃负而走的历史公案”的结论:舜负父出奔即孝大于忠。舜是在捍卫孝道,捍卫'仁’,捍卫人类内心深处的善良。再者舜毅然放弃天子之位,然后以平民身份窃父而逃至海滨,这也是舜在自我流放,自绝于社会,自我罚责的方式来替父还债。所以儒家维护了舜在历史上的圣王地位。“亲亲相隐”制度也作为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沿袭后世。
这不由让我们想起孔老夫子不畏千辛万苦而周游列国,有人误以为老夫子是在四处跑官,而又处处碰壁,惶惶如丧家之犬。这是对孔老夫子的又一大误区!天下之无道也久矣,我们现代人似乎对孔子的误解有点太深了。俗话说,天上的神仙,地上的圣人,圣人者人世间最富有智慧的人。三王之治在道德,王霸之道在事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他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孔老夫子他心知肚明。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其实,孔子周游列国,不是为了去做官,而是在遵从三王之道,去散播仁爱的种子。由于孔子的周游列国,使他的思想学说在中原各国的广泛的传播。他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一代一代的薪火相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说的是志士仁人宁可牺牲生命来也保卫仁的原则,不可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原则。“人之性向善,人之道择善,人之成至善。 起于善而止于至善”圣人告诉我们志士仁人,可以“不择手段”的去捍卫'仁’,去实现'仁’。甚至不惜刀兵。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为'仁’,世间的一切最终都是落脚在善与恶之上---盖棺定论。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爱心善良似乎是一个过了时的字眼。在现代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至上原则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向往善良。因为善良才是我们人类的福音。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精神力量,善良也是一种精神的平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