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黄县人“王允中”,为官时曾有查禁鸦片的事迹

 胶东故事会 2024-05-12 发布于山东

本文要介绍的是一位胶东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作王允中,生活在清代中后期,籍贯为登州府黄县(现龙口市),是进士出身,为官期间曾有过查禁鸦片的事迹,同治版《黄县志》对其生平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就名字而言,王允中与明代黄县的显宦王时中(官至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很相似。而巧的是,王允中经过摸爬滚打,后来也坐上了较高的官位。王时中的大体情况,此前曾有过介绍。本文接下来还是集中叙述王允中的仕途经历。(注:在中国历史上,名为王允中的人物不在少数,查询史料需区别年代和籍贯。)

王允中,字精一,嘉庆九年举人(甲子,县志记载为甲子举人,其他资料有所出入),二十二年(丁丑)进士。根据史料记载,王允中在考取举人之后,实际上就已经开启官场生涯,只不过当时做的是“内阁中书”(从七品,掌撰拟﹑记载﹑翻译﹑缮写等文书工作,举人经过考授程序可以出任此职),并不起眼。而考中进士之后,其仕途才进入快车道。

起初,他被任命为吏部主事(正六品),后来经过两次升迁,成为了本部郎中(正五品)。“郎中”为六部各司的主官,品级虽不算高,但职权其实不小。尤其是吏部的郎中,接下来继续高升的概率相当大。王允中就遵循此例,被提拔为了直隶的“天津河间兵备道”(道台),成为了正四品的地方官。

天津密迩京师,公务繁多,所系非小。王允中上任之后兢兢业业,做了不少实事。除了捕盗、赈灾、鼓励文教等常见举动之外,他还有一项相对特殊的事迹,那就是查禁鸦片。

王允中上任“天津河间兵备道”之际,正值道光朝。当时,鸦片泛滥,有识之士痛心疾首,不断呼吁禁烟。清廷最终采纳此建议,下令各地尤其是沿海查禁鸦片。王允中接到诏令之后,很快行动起来,在大沽口一带收缴大批鸦片并加以销毁。此举也得到了清廷的褒扬。

对此,《黄县志》记载道:“时严鸦片之禁,(王允中)率兵赴大沽海舟,搜毁莫亚三等鸦片八千斤,奉诏褒美。”

由于政绩突出,王允中在道光十九年又被提拔为湖南按察使(正三品)。从史料记载来看,他在湖南任职期间还曾一度署理过布政使的职务。可惜后来他患病在身、久治不愈,仕途就此终止。

卸任之后,王允中回到黄县故乡,在民间依然发挥着余热。县志载:“(其)家居十余年,息讼周贫之事不胜纪”。影响力可见一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