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要不去关注他人的动态,不去揣测他人的想法,不去设想没有发生的事,不去纠缠发生过得事,才有舒服和自由。

 大侃说 2024-05-12 发布于山东

不到4点就醒了,躺着辗转反侧不如起来,辗转法则中的梦已经记不起来。就像辛波斯卡的诗:

梦有自己的钥匙。

现实世界却自行开启。

而且无从关闭。

成绩单和星辰

从中涌出

蝴蝶和熨斗

纷纷落下。

闲置的帽子

和云的碎片。

这一切来自一个迷,

永远不能解开的迷。

被念头困扰,不如读读诗。做着诗人的梦总比辗转反侧要好。我写不出,那不重要。那就写出你想写的。

自从体验了克里亚瑜伽,就爱上了它。可以轻松的体会到心流的状态。做着诗人的梦进入冥想的时刻。生活在于体验,体验不是修行的目标。修行的目标是转化自己。到底转化什么?

转化自己的认知。有了认知才有局限,放下自己的知道,就有了无限。老子说:知不知,尚亦;不知知,病亦。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是一种病态。

鸟鸣的准时到来,它们不认识时间,什么让它们有了觉知。我们认识时间,又是什么让我们失去觉知。它们只在意是否吃饱。剩下的就是尽情的鸣叫。我们吃饱后,又有了其他的欲望,这就有了不同。欲望会成为发展的动力,欲望也会成为限制和万物互动的觉知。

平衡才是修行的转化,不是追求幸福和快乐。萨古鲁说:幸福是一种内在愉悦的深刻感受。如果你的身体感觉舒服,我们称之为“健康”;如果它感觉非常舒服,我们称之为“愉快”;如果你的头脑感觉愉悦,我们称之为“平静”;如果你感觉非常愉悦,我们称之为“喜悦”,如果你的情感变得喜悦,我们称之为“爱”,如果它变得非常愉悦,我们称之为“慈悲”。

内在愉悦时,才有了平静,喜悦,快乐。一切源于内,终于外。认识自己就是探索自己的内在。可以把鸟鸣当成噪音,也可以当成乐音。在于自己看待的方式。我是在它们的陪伴下写出这段文字;还是写这段文字时感受到它的存在。我不知道谁先谁后,只知道生命的存在会响应宇宙。

我们来自宇宙,最终归于宇宙。都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和它们没有不同。我们不高大,也不卑微。内在足够宽广,外在就有了无限。心会超越视野所及的界限。用心去看,用心去听,就有了触动。

如果心是烦躁的,那么平静就不存在了;如果心是怨恨的,那么爱就不存在了;如果心在比较,那么人生也不是自己的了。

只要不去关注他人的动态,不去揣测他人的想法,不去设想没有发生的事,不去纠缠发生过得事,才有舒服和自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