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与《史记》到底区别在哪?不妨看看毛主席的客观评价

 大连北溟子 2024-05-12 发布于辽宁

世人皆知,《资治通鉴》与《史记》乃中国史学巨著,璀璨夺目。两部巨制同为史家经典,誉满华夏。但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分别呢?据闻,伟人毛泽东曾对二书区别做过精辟评点。究竟是何高见,令人极为向往。

要之,《资治通鉴》宏大磅礴,团队执笔,官方支持,着眼时间脉络;《史记》则个人创作,实地考察,描写人物传记。前者帝王读物,立场鲜明;后者赤胆忠言,未避尘世。两部文化瑰宝之间又有何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不同点又在哪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此有何深入见解?让我们一探二书的分野。

《资治通鉴》与《史记》到底区别在哪?不妨看看毛主席的客观评价

一、《资治通鉴》与《史记》编撰过程迥然不同

谈到《资治通鉴》与《史记》的区别,不得不从二书的编撰过程说起。《资治通鉴》可谓群策群力的伟大杰作,乃是司马光、司马康等人历时19载耗尽心血所铸就。当年,宋真宗欲有一部浩大编年体史书,好将前朝沿革一一铭记,以昭示后人。遂下旨召集宰相、学者群贤,组建编修馆,动员天下英才,着手这一宏伟工程。

首当其冲的便是宰相司马光,此人学贯古今,儒雅沉稳,可谓宋朝鸿儒。及至得命,他虽喜出望外,却也深知艰巨。是以他先拜访范祖禹等老辈先生,征求意见,请教经验。得着点拨,司马光遂选拔一批学有专精的助手,广设门路,四处征聘。最终选定人马,除了司马光的哥哥司马康,还有刘恕、刘攽等青年学子,上下几代,人才荟萃。

《资治通鉴》与《史记》到底区别在哪?不妨看看毛主席的客观评价

可谓如此陆陆续续,历经数年,编修馆终于组建完成。众人于是鼓足干劲、分工合作。有的人负责撰文,有的负责搜集史料,有的则专司校对,一级级把关,层层作业,众志成城。可以说,《资治通鉴》付诸纸墨的每一个字,都凝结着这些学者的心血和汗水。

相比之下,《史记》的创作过程就完全不同了。司马迁乃个人独立著述,没有他人插手,全靠自己的毅力和才学。从年轻时代起,司马迁就游学四方,实地考察,广泛搜集史料和材料。后来他被任命为太史令,就更有了方便的官方渠道搜罗资料。于是他放开了手脚,四处访问,直抵会稽,远赴昆仑山,寻访当年英雄豪杰的足迹,就连一些陵墓也都实地考察。据说司马迁曾开口向汉武帝讨取阅读藏书阁藏书的权利,但被汉武帝拒绝了。

可见,相较于《资治通鉴》的团队作业模式,《史记》则更多凭借一人的孤勇和执著,靠独力完成。司马迁在创作中,不仅要跋涉穷究资料,还要独自完成后期的编撰工作。可想而知,其间的艰辛是何等难以想象。但正因如此,《史记》才更显出它的独一无二,也更彰显出司马迁作为历史学家的无上风骨。

二、立场观点有显著区别

立场和观点,是历史记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撰写者的身份地位有别,《资治通鉴》和《史记》在这一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资治通鉴》群修之作,呈现出鲜明的官方色彩。其主笔司马光,乃宋朝重臣,身负宰辽重任。他不仅出身名门,且曾仕宦多年,官运亨通。撰写之时,无疑代表了统治阶层的立场和利益。

《资治通鉴》与《史记》到底区别在哪?不妨看看毛主席的客观评价

从具体书写可见一斑。如对后周世宗的评述,司马光对其大加褒扬,竭力夸耀其"仁孝纯谨",才智出众。及至记叙其失利被杀一事,亦着墨不多,相当婉转。

又如描写赵匡胤创建辽朝的过程,极尽赞美之词,生怕得罪了这位开国大主宰。可见书中无不带有严重的阶级偏见和等级观念。

反观司马迁的《史记》,则大有不同。虽亦身为太史令,却非权臣宦籍。其人平民出身,不谄上也不侮下,对统治阶级从无顾忌。著书多有直言不讳之处,敢于揭露历史的阴暗面。

比如对汉武帝,司马迁就未加粉饰。明确书写其"无道"与"昏暴",罪行纷陈。对汉高祖的评价,更是一言以蔽之:"无赖"二字。由此可见,《史记》笔锋所指,是直击权贵的黑暗与污点。

不仅如此,司马迁对待历代英雄人物,也有惺惺作态,不离人情。在创作时曾亲自实地考察,以求还原真相。因而在描述时,对被统治者的不平遭际多有同情,能够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看问题。

其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别具慧眼,道出了他身陷囹圄的处境,却仍未失一股英雄气概。

《资治通鉴》与《史记》到底区别在哪?不妨看看毛主席的客观评价

对比两书的立场,《资治通鉴》无疑昭示了统治阶级的观点。而《史记》则更多代表了广大平民百姓的心声。前者基于国君视角,后者则追求客观真相。这一区别,不啻是两书最大的分野所在。

三、描写手法各有特色

回顾《资治通鉴》与《史记》,除了编撰过程和立场观点的区别外,两书在描写手法上也各具风格。

《资治通鉴》自有其独到之处。作为编年体史书,它着眼于时间的脉络,注重对事件的系年梳理。全书循序渲染,自三家分晋之后,按年号详细描述朝代更迭、王公兴衰。

细审其文,可见作者擅长用精练的语句,概括历史大势。如对武则天一朝,只用寥寥数语点到为止:"周朝由此以哀矣。"读者看后便豁然省悟,领会到了当朝的没落之由。

此外,《资治通鉴》还有一妙处,就是能在恰当的地方穿插评论,点出事件的教训。如在记述宋真宗退位时,作者慨叹"上下易位,其迁徙如此"。字字鞭辟入里,令人对朝代的无常更有深刻体认。可谓寓意深远,发人深省。

《资治通鉴》与《史记》到底区别在哪?不妨看看毛主席的客观评价

相较而言,《史记》的描写手法则更多着眼于人物形象。作为纪传体的典范,它着重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生平事迹。其中对英雄人物如项羽、陈涉的塑造,细节入微、生动传神。

举例来说,司马迁在记述项羽起义时,就写到他"发陉且惨,气踞牛斗"。只简单几个字,便将这英雄人物的威武凛然、英勇无畏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几可想见火攻中原的那一幕幕。

另一处对刘邦的描写也是出神入化,令人过目难忘。作者写到刘邦身怀绝技,善于指挥作战。遇敌则"目眭缭髯,气逆鼻钤"。形象逼真,令人百思不解这番本领何来。细究才知,原来是早年"操刀割凿"积淀所致。于是对其一生艰辛便了然于胸,引人由衷好感。

对照两书,可见《资治通鉴》注重宏观历史,《史记》则更关注微观人物。二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中国古代史书描写的两大主要范式。《资治通鉴》循序渲染、发人深思;《史记》细节入微、活灵活现。正是这种手法上的差异,使二书互为表里,各具独特风采。

四、对革命事业的影响不同

《资治通鉴》与《史记》不仅在创作手法上有所差异,对于后世的影响亦是大相径庭。二书虽同为史学巨制,却在近现代激荡革命年代中扮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

《资治通鉴》与《史记》到底区别在哪?不妨看看毛主席的客观评价

就拿《资治通鉴》来说,它自始至终都被视为一部官修正史,深受统治阶级的推崇和阐扬。作为编年体的典范,这部开国巨著被列为帝王读物,成为执政者治理天下的重要参考。但正由于官方色彩太过浓厚,其在革命年代反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排斥。

传统的封建王朝大都奉为圭臬,作为一部集大成之作,《资治通鉴》更是受到了极大的推崇。据载清高宗曾下旨,勒令该书要彩印珍藏。到了晚清,面对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康有为等人也曾大力推崇该书,希望帝王能从中汲取治国经验。可见其在统治阶级中的份量。

但相较而言,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反封建运动中,《资治通鉴》的地位则大不如前。作为革命党人,孙中山等人更多认同的是后一部《史记》。他们认为《资治通鉴》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观点存在严重的阶级偏见和等级观念,是旧制度的代言人。因此便有意无意地将其边缘化了。

与之相反,《史记》此时却成为了革命阵营的精神宝库。正如前文所述,司马迁作品中直言不讳、不避尘世的笔锋,深得革命者的推崇。孙中山曾在《建国方略》中称赞《史记》"发凌自由之呐",是"开人权之锋"。可见已将其视为启蒙之作,颇有革命性格。

更重要的是,《史记》中对历史人物的细致刻画和生动描写,也为革命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比如项羽被塑造成一个始终不低头的英雄形象,他临死前"举硎自刺"的场景令人热血沸腾。这种拼搏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让无数仁人志士无不油然而生崇高的革命情操。

由此可见,在激荡的革命年代,两部巨著扮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资治通鉴》被边缘化,《史记》则成为革命者的宝典。前者被视为旧时代的精神守望,后者则为新生力量所推崇。这种鲜明对比,正彰显了两书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资治通鉴》与《史记》到底区别在哪?不妨看看毛主席的客观评价

五、两书缺陷与影响至今犹存

虽然《资治通鉴》与《史记》都是中国古代史学巨著,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事过境迁,时代变迁,两书也难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这些遗憾直至今日,仍在持续发酵着。

先说《资治通鉴》。作为官修正史,它的最大缺陷便是立场狭隘、存在明显的阶级色彩。全书多从统治阶层的视角出发,对于旧时代的朝代更迭、王公更叠都着墨甚多。而对于普通民众的生活则很少涉及,甚至有意无意地将他们的遭遇抹去了。

因此,这部大作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历史的完整性。仅仅关注上层建筑,却忽视了下层的百姓疾苦。很多底层反抗的历史也因此无从记载,让人遗憾不已。正由于这一局限性,《资治通鉴》时至今日,仍被认为是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典型。

至于《史记》,则更多存在着史料的缺失和材料的片面性。由于个人力量有限,司马迁在当年搜集资料时难免有所疏漏。再加上其对时人的审视往往带有个人色彩,很多东西或许只是一面之词。

比如对项羽的描写,虽写尽其勇武英姿,却也未免美化失实。同时对他起兵的原因,以及最终自杀的动机,都显得语焉不详。这种描写方式容易导致历史的曲解。

《资治通鉴》与《史记》到底区别在哪?不妨看看毛主席的客观评价

再如对汉文帝的刻画,司马迁更是一味贬低,称其"二虚"。而史实上汉文帝作为一代明君,却留下了"孝武"的美名。由此可见,司马迁的个人立场也给记录带来了一些偏差。

此外,一些地方也存在错误和疏漏。如洞庭湖被误作江,秦昭襄王被误写为昭文王等。虽小失大旨,但终究影响了史实的传递。

总的来说,两书虽有不同的侧重,但都难免存在一些缺陷。《资治通鉴》带有官方色彩,割裂了下层民众;《史记》则因个人能力有限,存在失实、遗漏。这些历史遗恨延续至今,让后人对两书都存有一些保留。当代学人纷纷呼吁,要以更加客观公正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历史。只有这样,才不辜负两位史学大家的卓越成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