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十大名面

 培训班背包 2024-05-12 发布于陕西

陕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十四个朝代在此更迭,炎黄故里、华夏文明、先秦文化、汉家文化、后稷文化、汉唐盛世、蓝田遗址、餐饮文化、仿唐文化等等。这里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有众多的人文景观,有别样的三秦美食,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和吃货前来探访。就单单一项陕西面食而言,它种类丰富多样,毫不夸张的说,即便顿顿吃面,陕西的面食都能不重样的吃上一个月,足可见陕西面食的多样性和受欢迎程度。从汉朝开始,关中地区开始大规模种植小麦,面食逐渐成为了陕西人糊口的主粮,直至今日,面在陕西人手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的千姿百态,“玩”出了天际,“玩”出了各种新花样。

在《舌尖上的中国2》纪录片中,开头的第一集,就一口气介绍了两款独具美味的陕西面食,裤带面和臊子面上了央视,攒足了大众的眼球,让人看了口水直流。下面就陕西众多面食中,给大家介绍一下陕西的十大名面,到陕西必打卡,不要错过哦!

图片

Biang biang面,拼音读作:BiángBiáng Miàn,这个字是一个古体合成字,有多种写法,在电脑上也无法找到,用输入法也无法打出成品字,常被代写为BiángBiáng面、BiángBiang面或彪彪面,英文拼写为Biangbiang noodles。陕西关中传统风味面食,是传统的陕西裤带面。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发出biang - biang - biang的声音,而得此名。此面软而不烂、长而不断、厚而不硬,吃着很有嚼劲。

据传说,古时有一位怀才不遇、穷途末路的秀才,到长安赶考时路过咸阳,途径一家面馆时,听见里面“biang——biang——biang”之声不绝于耳,一时饥肠辘辘,不由得踱步进去,面案上摆满了许多等分的面剂子,只见大师傅扯了一块面剂,拉住两头,顷刻间摔打成裤带般长短的面片,扔进沸水锅里,三四条长面就可以捞出一老碗来,碗底事先盛着佐料和一些烫熟的豆芽青菜,撒上些许蒜末葱花,浇上一大勺滚油,冒着油香,热腾腾的端上桌来。秀才正看得兴起,便大叫:“好香啊!店家来一碗!”,“这位客官要一碗……”店小二一声长长的吆喝,立马上来一碗,摆到秀才面前,饿了很久的秀才撸起袖子,拿起筷子,瞬间碗中罄净,吃得大汗淋漓。“好面,好面,店家,结账!”秀才喝道。一摸兜,坏了,光顾着肚子,竟忘了囊中早已空空如洗,无半点银两,顿时窘住,热汗顷刻间冷冰冰直流。一旁的店小二斜着眼耸着肩,一脸坏笑。“小二……”秀才讪讪,话刚出口便被店小二堵住:“客官,本店小本经营,概不赊账。”见店小二不通融,秀才又向身上摸去,上下左右全摸了个一遍,好像真能摸出几文钱来似的。店小二心想:“你个穷秀才,看你摸出什么来。”天呀,这不是有辱斯文么?秀才一边摸,一边思量脱身之计。他与店小二搭讪:“小二,你家这面何名?”“何名biang”店小二学着秀才的腔调说:'biangbiang面。'秀才随即问道:“biangbiang面?biangbiang二字咋写?”这家面馆可是远近闻名的老字号,其面做得特殊,面与面板摔打撞击,“biangbiang”也,故称“biangbiang面”。“biangbiang”二字咋写,店家做面,客人吃面,谁也不曾想过。见店小二答不上来,秀才顿时有了主意,他说:“小二,你与老板商量过,本人今天没钱,可否写出“biangbiang”二字,换这碗面吃?”店小二顷刻间回来,说:“成。”店家心想:“古来就没有“biangbiang”二字,看你个穷秀才怎么个赖账法。”“biang、biang、biang、biang……”秀才心里嘀咕,嘴上嘀咕。秀才读书,也最认书,古往今来偏偏没有这“biang、biang”二字。“书上没有,岂可生造乎?”皇上可以造字为名,秀才岂敢与之比肩?秀才满腹心酸,一腔惆怅。寒窗苦读,功不成,名不就,众目睽睽之下,落到赖账这般田地,天理不公啊!他一急,心里骂皇上:“什么'日月当空照’?民间疾苦,哀鸿遍野。宫闱倾轧,豺狼当道。贪官污吏,横行乡里。我秀才寒窗苦读,因无钱无人,打不通关节,获不取功名……日月何照之有!罢罢罢,你皇上能造字,我秀才何尝不能?”秀才一声大喝:“笔墨伺候!”只见他笔走龙蛇,大大地写了一个□!他一边写一边咏道:“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勾挂麻糖,推着车车逛咸阳。”一个字,写尽了山川地理,世态炎凉。秀才写罢掷笔,满堂喝彩。从此,“biangbiang面”名震关中。店主大喜,便请秀才吃面,一大碗面让秀才吃的津津有味,并连连称赞面好。秀才走时,店主便祝福道:“吃了我的biangbiang面,应试必能中状元”。秀才长揖道谢。后秀才果然中了状元,并到多地任职做官,从此biangbiang面的名声也随之多地传开。

如今的咸阳biangbiang面与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河南烩面、延吉冷面、兰州牛肉面、山东炝锅面、武汉热干面、广东云吞面、北京炸酱面被评为“中国十大名面”。

图片

油泼面,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秦汉时期称之为“汤饼”,到了隋唐叫“长命面”,意为下入锅内久煮不断。宋元时期又改称为“水滑面”,最早在案板街,炭市街经营。用烧滚烫的菜油浇在调料上,顿时热油沸腾,满碗红光,有鲜香味酸辣味、香辣味,食客就是排着长龙也要吃上这一碗。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有言:“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怒吼秦腔,吃一碗油泼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

陕西油泼面的主要食材有面粉、菠菜、辣椒面等。油泼面有宽有细,可粗可扁,可以像裤带面也可以用手擀面,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后捞在碗里,将葱花碎、花椒粉、盐等配料和厚厚一层的辣椒面一起平铺在面上,用滚烫的菜籽油一泼,刺啦一声,顿时热油沸腾,面条迅速搅匀,满碗红光。随后调入适量酱油、香醋等即可,也可另外加入腊汁肉、西红柿鸡蛋等,再来两瓣蒜,一起食用,香味更足,吃着更过瘾。

油泼面是陕西面食的经典代表。传说在古代,陕西关中地区的农民在田间劳作时,饥肠辘辘,为了填饱肚子也为了省时间,便将煮熟的面条撒上佐料并浇上热油,搅匀食用。这种简单而美味的面食便由此慢慢传承下来,并演变出了各种不同的做法和口味。

油泼面的味道鲜美,面条Q弹有嚼劲,配料的香味和调味料的酸辣味相互融合,让人回味无穷。

油泼面不仅在家庭中常见,也是许多餐馆和小吃摊位的招牌,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都能成为一餐口感独特的美食。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油泼面见证了中国人民的饮食文化,也成为了中国面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片

臊子面,又称哨子面、绍子面、嫂子面,北方传统面食,历史悠久,在陕西尤以宝鸡岐山县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据说起源于商周时期,清代已名声大噪。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岐山臊子面要求汤宽,即汤多面少,突出酸辣味,面条以韭叶为主。

臊子面也是陕西主要的传统面食,臊子以家常食材为配菜,面条主要以手擀面为主,陕北和关中都以此面为家常面食,经常食之,各地有各地的吃法,但大致基本相同。其中西安本地臊子面用大锅下面,和面时加入了少许碱面,以保证汤不混,面不浓。成品之后的西安臊子面,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

在关中无论喜事丧事、逢年过节、老人过寿、还是小孩满月或是家里来了亲朋都离不开这碗臊子面。值得注意的是,西安臊子面北郊地域臊子汤不勾芡,东郊地域纺织城、长乐坡一带臊子汤中一般都勾有薄芡。臊子面在陕西,各地有各地的风味,都是适合咱大众的口味。

图片

蘸水面,此面是料汤与面分开盛的,吃时将盆里的白面拉到碗里的料汤中。蘸水面的特点醋酸,辣子红,蒜泥香,汤汁鲜,面筋光,给人一种常吃都吃不够的感觉。当地人有言:“面白薄筋光,汤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越觉香”。

相传唐贞观年间,天下太平,百姓丰衣足食。杨陵一带有一农妇李王氏,在与丈夫拌嘴,生气之余,和面造饭,面硬加水,水多而面软,又加面,结果又硬,如此反复,揉了九九八十一遍,此时的面是和的既白又筋,无力擀开,只好连揉带扯,结果又宽又长,形似“裤带”下锅久煮,熟而筋道。农妇又烧了一碗料汤,端给其夫吃,因面大片宽,其夫无法在碗内搅拌,无奈将面蘸到汤汁中,不料吃后连说“嘹!美得很!”,此事被丈夫传到村中,周围村民也效仿食之,赞其味甚美。后传入京城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微服游玩,品尝了这款美食,并赞不绝口,赐书“蘸水裤带面”。此时不论皇亲贵胄,还是士农工商皆食之赞美。

蘸水面讲究一青和二白,青则是菠菜、苜蓿、豌豆苗等绿叶蔬菜。宽宽的裤带扯面,约宽3至5厘米,长约1.5米,厚约2至3毫米,白白的面,盘绕于青绿之中。趁热端上桌,菜青面白,又波清雾白,面、菜、清汤单独装一个盆中,其它多种口味的料汤,有西红柿、蛋花、姜、蒜、红辣椒、口蘑、玉兰片、海参、干贝等可随自己口味调制多款,微酸,略辣,从大面盆里夹出裤带宽的面片,泡在料汤中,一口一口地咬着吃、嗦着吃,口感与味道并存于口腔中,吃着特别美,特别过瘾,一口一口的满足感,真是给肉都不换。

图片

饸铬面,饸饹,古称'河漏'、“河捞”、“和乐”、“餄餎”等。饸饹面是北方传统面食之一,也是陕西传统面食之一。荞面饸饹,位列北方面食“三绝”之一,同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齐名。其美味可口,香气逸鼻,深受欢迎,广泛流传于山西、陕西的陕北和关中地区、河北、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河南一带。

在陕北各地都有食饸饹面的习惯,不管是婚丧嫁娶,生辰满月,款待亲朋,节庆庙会等,必有饸饹面。根据饸饹面的吃法分为臊子饸饹面、羊肉饸饹面、汤饸饹、干拌饸饹、凉调饸饹、泖饸饹等。根据饸络的主料不同,有荞面饸饹、白面饸饹、榆面饸饹、黄面饸饹、杂粮饸饹等不同面类。因地域而出名的有韩城羊肉饸饹、淳化饸饹、铜川北关饸饹、临潼斜口荞面饸饹、延安羊肉饸饹等等。韩城有句俗话说:'荞面凉冶沿,离不开三样好调料,油泼辣子、蒜、芥末',充分说明了韩城人钟爱饸饹面,就算是炎热的夏天也要把它做成凉面来吃。

饸饹自古就是民间日常粗粮细做、荤素搭配的饭食之一,传说在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指派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了统计上报,而'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小吃上报朝延。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引康熙皇帝心中不悦,便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有“和乐”之谐音。

制作饸饹在揉面的时候,还需要加入少许盐和碱,面团要揉得恰到好处,再盖住让面醒一下。醒好的面再次和匀揉筋道,接着把面团按需要分成等份的剂子。做饸饹面俗称轧饸饹,压面的工具被称为饸饹床子,是一个直径15厘米左右底端像筛子一样的圆柱形的铁管,放入剂子,再用带着长长的力臂的木头墩子在上面使劲压,剂子透过底部的筛子网眼被压挤成细长条,直接入开水锅煮熟,就成饸饹了。

根据元代王桢著的《农书·荞麦》节中有“北方山后,诸郡多种,磨而为面或作汤饼,渭之河漏。”关中地区做饸饹选料很考究,主要用关中千阳、陇县、白水、长武、蒲城诸县的新鲜荞麦现磨现做,饸饹的制作过程主要分和面、煮条、拌油等程序,两个环节,一个是制青石水,选一块鸡蛋大小的青石用火烧红,放入凉水中一激,“嗞喇”一声,青石水就成了,舀一小碗洒入面盆再揉和成面团。关于青石水揉饸饹面,路遥在他的《平凡的世界》里也曾提起,据说加入了青石水的饸饹吃着筋韧且耐嚼,尤为好吃。

图片

麻食,也有叫作“麻什”、“麻食子”、“麻什子”、“疙坨”、“手撇面”、“捻面卷”、“猫耳朵”、“空心面”、“次面子”或“鱼儿钻沙”等。

元代《饮膳正要》就有关于秃秃麻食的记载。麻食的做法是将和好的面撮成细条后,用手揪成指甲盖大小的面疙瘩,放在案板上用大拇指搓成的。陕西麻食是陕西主要传统面食之一,陕西麻食制作起来很讲究,从生到熟要经过熬煮汆炖烩焖各个阶段,其做法是把肉丁、豆腐丁、萝卜条、青菜等等煸炒到七八成熟时,加入肉汤,烧开下入搓好的麻食,慢火煨煮,就成了陕西人的家常便饭“烩麻食”。

关于麻食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忽必烈打仗的时候,为了轻装上车,便把他的一个孙子寄养在固原一位富商家里,几年后战争结束,忽必烈来找他的孙子,经过一座山突然下起了大雨,连忙到一户老人家里躲雨。饥肠辘辘的忽必烈因为赶路,感觉身体不适,老人见他人气度非凡,有贵人之相,连忙洗手煮饭,用荞面和成面团,搓成筷子粗的面条,掐成指头蛋大的方块,放在草帽边上搓滚成面卷,下锅煮熟,并加以调味,饿急了的忽必烈连吃三碗,便问老人:“此食何物?”就在这时,从外面飞进一只麻雀,老人一看那面卷儿很像麻雀下的蛋,顺口就说了句,叫“麻食子”,从此以后,“麻食子”这个名字就渐渐的传开了。

陕西烩麻食在西安及周边地区十分的流行,手工麻食口味筋道,汤料味道浓郁,汤中配上自己喜欢的时令蔬菜,更是可以做出百变的花样。虽说万变不离其宗,它总归是麻食,但可以尽着自己的性情变汤变菜,吃着特舒坦。

在陕北,麻食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疙坨,这个称呼在贾平凹的《陕西小吃小识录》里也曾提到过。陕北的疙坨以荞麦面为主,又称荞面疙坨。在陕北的传统说唱中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段:“荞面圪坨羊腥汤,好比那帅男俊女配成双。荞面圪坨羊腥汤,天荒地老得久长。荞面圪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荞面圪坨羊腥汤,常常吃来常常想。”这里提到的羊腥汤就是过去大锅煮过羊肉沾点腥味的羊肉汤,现在称羊肉烩圪坨,它是羊肉汤和荞面之间的完美结合。是艺人口中帅男俊女的组合,是死死活活不分离、天荒地老得久长的绝配,一道美食能扯得上生死相依的爱情,可见这道美食的好吃程度和蕴涵的地域文化。

图片

羊肉面,陕西陕北传统小吃,陕北榆林和延安广为流传的经典面食。最为有名的当属陕西绥德四十里铺羊肉面。四十里铺羊肉面的羊肉,肉质鲜美肥嫩,是羊肉中的极品,面主要是揪面片,有肉有面有又汤,用筷子擓着吃最香,最过瘾。

在陕北有句民谣:“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四十里铺的羊肉面不一般~”。由此可见,羊肉面在陕北人眼睛里是多么重要的饮食,它得是有多好吃,才能让人,人人传颂。羊肉面不仅是陕北人的最爱,也是面食爱好者必不可少的顶级美味。有人说陕西人容易满足,有一碗面条就十分知足了。所以,四十里铺的羊肉面就成了整个陕北、乃至陕西,最著名的名吃之一。

现如今四十里铺的羊肉面,像云南的蒙自米线、北京的阳坊涮肉、河北河间的驴肉火烧一样,在陕西的不少地方,都有“绥德四十里铺羊肉面”的牌号。

图片

驴蹄子面,主要流行于秦陇晋豫一带的面食,在陕西尤以关中乾县的乾州驴蹄子最为出名。为什么叫“驴蹄子”?因为这款面的面条形似驴蹄子,口感筋道,耐嚼顶饱,像“驴”一身的倔劲儿而得名。老碗拌着千年流传下来的面食,一碗下肚,一股豪气由然而生,秦人的剽悍在削筋面表现的淋漓尽致。有的人也把他叫拨刀,乾州人称其驴蹄子。

驴蹄子面的起源,据说与修建乾陵有点渊源,武则天把梁山选为其陵地(今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的梁山上),并进行大规模修建,唐高宗李治驾崩后,乾陵尚未修建完毕,工匠们必须加班加点,无暇省出时间来做饭,于是用玉米面和成硬面团,压成厚片,接着用刀直接切成面片,既省时,吃了也耐饥,因其口感劲道,形似驴蹄子,被人们称作“驴蹄子面”,后来这一制作工艺被广泛流传于当地民间。

相传,苏东坡在陕西为官时,特别爱吃这种面条,并赋有诗曰:“甚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 早在唐朝时期,以西安为主的面食制作,已享誉当世,并声名远播。

图片

疙瘩面,别称“猴儿上竿”,因为煮熟的面条簇拥成团,宛若花蕾,而得此名。陕西三原的地方特色小吃,面条细长柔韧,臊子油而不腻,浇酸而香。细品慢咽,回味悠长。面的形状类似于女孩子盘的头发,陕西方言中形容一团东西缠绕在一起的,就叫“一疙瘩”,于是便由此而得名。

疙瘩面的吃法也很讲究,食用前,先舀一小碗酸汤,谓之“渴汤”尝鲜。疙瘩面在三原也叫“一面三吃”,因为吃时要重复几次用筷子加面条,陕西人将这个加面条的过程叫做“挑面”,据说挑面寓意深刻,过年图个好彩头,“一挑金银财宝,二祧好运彩头,三挑平安吉祥”。

清朝光绪年间,在三原城内有家叫“悦来馆”的餐馆,以经营面食为主,但生意却不是很红火。当时店里有一名绰号为“帽盖李”的小伙计,他为人精干,很有经营头脑,善于创新。凭借三原盛产小麦的这一原料优势,遵循当地商贸饮食讲究及其生活习惯,不断摸索,经过反复试验,创出了一种面条,在餐饮界引起了一时的轰动。小店生意从此由平转盛,顾客盈门,“帽盖李”也因此,成为了这家小店的大掌柜,靠着这款面和经营手段发财致富。他创的这款面条,面细如龙须。盛入碗内,面丝缕缕,簇拥成团,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所以依据它盘绕的形态,有食客便叫它“疙瘩面”。

每逢夏季暑热,香气四溢的疙瘩面,都会让人食欲大增。随着其加工工艺不断的改良,三原疙瘩面如今已是享誉三秦,闻名全国,依旧延续着它得经典传奇。

图片

旗花面又称奇花面、一口香、起花面。特点以“薄、筋、光;酸、旺、香”著称,陕西武功传统小吃,盛名远扬。因碗上飘着五颜六色似花非花,故曰“奇花面”;因配菜繁多,也有人叫“七花面”。吃起来酸香开胃又解油腻,因面“挑起如旗,放下似花”而得名“旗花面”。

旗花面的精细可以用七个字来概括,“汪、煎、清、稀、细、软、工”。“汪”指油汪汪的汪,汤要飘香。“煎”是典型的关中话,意思是要趁热吃,不能温吞吞的。“清”,指汤要清亮,不能混浊。“稀”就是汤要多,面要少。“细”指面条工艺考究,精工细做。“软”指的是面片薄光软和,不能煮得过硬。“工”说的是面片端上桌的时候,其形态美观,诱人食欲。

据说旗花面起源于明朝弘治年间,皇帝有一宠妃得了怪病,整日茶不思饭不香,身体日渐消瘦,太医也束手无策。皇帝不得已张榜纳贤,当时民间有个名叫张味的人,得知此事,便揭了着皇榜,心想这妃子可能是平日吃得太好,引起积食,所以才没食欲。如果给她做碗旗花面,定会勾起食欲。意外的是,娘娘见了张味做的旗花面,食欲顿起,一碗吃完喊着还要吃。皇上闻言大喜,遂降旨奖励张味,并把“旗花面”列入宫廷膳食。明代武功人康海是弘治年间钦点的头名状元,官居翰林院修撰,喜食面食,他让府里的家厨向做膳食的御厨学会了这款旗花面的做法。后因权宦刘瑾一案被受牵连罢官,带着家厨等仆人一并回到陕西老家武功县,招待亲友乡邻时,命家厨做了一顿“旗花面”,众人争相品尝,赞不绝口,此面因此在武功一带传开,并代代相传,成为当地广受喜爱的名小吃。

陕西十大名面你觉得怎么样?还有哪款你还没来得及品尝?陕西的面食多得很,美得很,撩得很!少则百多则千,特色鲜明,各具风味,经久不衰。陕西的面还有连锅面、片片面、窝窝面、延安香菇面、风干羊肉剁荞面、杂碎面、梆梆面、踅面、礼泉烙面、耀州咸汤面、和杂面、抿节面、户县摆汤面、彬县御面、扶风一口香、哈水面、砂锅面、罐罐面、爆肚面、汇通面、厕所面、擀面皮、米皮、凉皮、和汤面、和菜面、拨刀面、大刀面、红豆面、手擀杂面等等。你还知道哪些?在你一睹陕西盛世颜时,别忘了细品三秦面食篇。点赞关注不迷路,这里还有更多不一样的美味,别错过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