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村里的那些事

 冬歌文苑 2024-05-13 发布于北京

村里的那些事

我们的村庄因为有几眼水井故村名曰井峪村,说也奇怪,我们村庄地势比周围村子海拔都高不少,可这几眼水井常年不涸,汩汩涛涛,滋养了祖祖辈辈的乡民。

常言“先有井峪寺后有南博山”的说法,至于什么年代建的寺,无从查考,这就说井峪寺历史久远,远近闻名。之所以在此建寺,起码得有水喝,也说明此地适合人居,于是乎在明朝人口大迁徙的年代开启了我村的发展历史,进入了刀耕火种的年代。

在我们西山之巅,有片石城,虽说现在残垣颓废,数来也有百十来间,有考证说是天平天国时期捻军所为,也有说是古代几个村子人们躲避劫匪所建,无论如何只要有人住,就得有饮用水,而且水路得隐蔽就近,这无疑我们村子里的几口水井就成了唯一的水源。

据传说现在大桥(只有我们土著居民知道这一称呼)李家大门这一片是明末清初两朝尚书下庄村任浚的后花园。任浚明末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位极人臣,能把我村看做休闲、静养、练功之场所定有他的独到之处,这也足以说明我们的村庄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这又与水井密不可分。

谈到水井自然想到已故王淑孔(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老人,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八路军枪支,宁死不屈,在敌人押解的途中,纵身跳入西井的故事,成为我村红色故事之一。

再好的水源也有一定的承载量,随着人口的激增,村里的这几眼水井,不能满足人们的饮水以及农作物种植的需要,大旱之年,井水不能泛满水桶了,于是出现人们把小孩用系筐送到井底用瓢舀的情形。这样还是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乎南岭后窝漳沟(张家台地界)、北庙后三棵树下(南东村地界)边便成了补充饮用水源,不远几公里路,肩挑人抬,疲于奔波,以满足生计。

时光来到上世纪七十年代 ,淄博矿物局五二五厂建厂,我村才喝上了从南博山引来的自来水,后来又有村村饮水工程,在南山建起水塔,至此才基本解决了我村村民饮水问题。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村里的几眼水井静静的封存在那里,以满足村民的急需之用,同时也见证了人们的生活日益美好。

吃水不忘挖井人,如今的人们大多数为了祖国的建设背井离乡,但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怀揣乡井土,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变化。

图片/网络

作 者 简 介

王忠诚,山东淄博人,笔名沃土层,淄博某职业学校教师。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