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琴,为什么能够成为“精神寄托”?

 宛洛练琴思维 2024-05-13 发布于江苏

不少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突然发现,这么多年,自己居然没有一件可以产生“精神寄托”的物件或事情。

看似忙碌且充实的生活,实际上不知道为的是什么,不知道因什么而忙碌。

为什么“精神寄托”那么重要呢?因为它可以使自己找到生活的意义,找到生活中的“平衡点”,也能避免陷入情绪内耗之中。

练琴这件事,有积累性,可长期主义,也能调节情绪,有益身心,是个不错的“精神寄托”。


为什么我很喜欢“5分钟练习”法、“硬练”法等这些“极简”的练习方法呢?

因为管用的同时,方法原理也很简单。

“极简”的事物可以带来专注,同理,“极简”的练习方法,也不会让学琴者再三考虑,想东想西。

而是直接就想去试一下。至于管不管用,那是尝试了之后的事情。


有时候,并不是所练的内容太难,才导致的练不会,而是根本就没用心。

没有把心思,用在自己的练习与演奏上。

就像昨天我带几个一年级的学生去踢足球比赛。上场前,我给他们交待了好多遍,不要往自己球门里面踢,要往对方球门踢。

结果比赛中,还是有小孩踢进了自己球门,贡献对手一分。

所以说,学习、教育都是“相互的”,即使自学也是这样,被接收方不用心,不接收外来信息,是产生不了任何“反馈”的。


把自己能练的内容给练好,已经很不容易,很了不起了。

有些学琴者之所以越练越焦躁,越练越没有进步,是因为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

也就是,选择的作品或练习曲,过难或于简单了。

过于难,练起来挫败感十足,自然焦躁。

过于简单,虽然完成起来轻松顺利,但时间久了,并没有什么效果与进步,自然也焦躁了。


“奖励”法之所以能够激发学琴者练琴的热情,是因为有外物的吸引。

但一直只靠“奖励”法,效果会逐渐降低,因为不再有新鲜感了。

“奖励”法需要及时地与其它练习方法相结合,将对外物有热情,逐渐转变成,对练琴形成习惯。

因为只有形成了练习习惯,才能较稳定地练下去。


为什么要练好一个知识点或演奏技术,之后再去练下一个知识点呢?

因为学习的规律,知识、技能的设置形式,都是“循序渐进”的。

也就是上一个知识点,往往是下一个知识点的基础。

同理,下一个知识点,又是下一个知识点的拓展与精进。

就拿管乐器来说。先练好单个的音符发音,再想着一口气吹几个音。


“点缀”终归只是“点缀”,成不了“主旋律”,也代替不了核心内容。

昨天给一个小学生班级排合唱,学生唱功提升不动了。

马上快要合唱比赛了,为了让这个班多得点分,我就在外在形式上,丰富了一下。

排了个变化多端的队形,以及在唱完之后来个“小彩蛋”,给评委和观众,打个“感情牌”。

这就像练琴演奏作品一样。演奏水平有限,却总想通过一些技巧、装饰音“炫技”,其实效果并不好。

因为核心的内容没有,或者说不“牢固”,也就是“基本功”,基本的演奏技术。

那么即使运用的“点缀”再多,也难以用出来好效果。

还有“喧宾夺主”之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